文化
-
藏羌彝非遗档案·藏族卷谢梅 汪静泉本书囊括了藏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涉及文学、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医药、传统手工技艺等诸多方面,涉及项目近30个,对每个非遗项目起源、历史、现状、传承等各方面做了详尽介绍,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乐谱等,内容丰富详实,是对藏族的非遗项目首次进行的系统式梳理,以及最为权威、全面的一次档案式的记录。
-
藏羌彝非遗档案·羌族卷谢梅 汪静泉本书囊括了羌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涉及文学、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医药、传统手工技艺等诸多方面,涉及项目近30个,对每个非遗项目起源、历史、现状、传承等各方面做了详尽介绍,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乐谱等,内容丰富详实,是对羌族的非遗项目首次进行的系统式梳理,以及最为权威、全面的一次档案式的记录。
-
民间工艺的审美流变汪榕.民间工艺是民众智慧的结晶,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机械技术广泛应用,消费市场开放扩大,给民间工艺存续及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民间工艺从实用性为主的生产生活技术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民众传统生活方式和质朴审美趣味的体现,一些具有独特价值的民间工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对象。民间工艺在适应时代需求过程中产生的审美流变,反映了社会变迁对民间社会的深刻影响,体现了民间手工艺人在历史传统与现代生境双重关系中的能动性,也是地方性民间传统社会谋求与主流话语体系进行双向对话,与更大文化圈层进行艺术交流、寻求认同与共鸣的载体。
-
藏族生态习惯法文化的传承与当代变迁常丽霞 著藏族生态习惯法文化作为中华生态文明和中华法文化形态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是建构民族地区生态善治重要的固有法文化资源。作为地方性知识传统,其内容体系涵盖了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自然崇拜与自然禁忌、自然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制度、风俗中蕴藏的生态习惯法文化以及资源纠纷的解决方式等方面。藏族生态习惯法文化不断更新、成长,其在当代的传承、变迁,是在与国家法或协作或并行或冲突的互动实践中,在民间秩序中不断生成、调适、重构以获得成长的文化过程。藏族生态习惯法文化重要而独特的当代价值在于立足国家法制统一的基本前提和法律文化多元的基本格局,以其历史经验、文化记忆以及实践理性与国家法互为背景、互为过程、互相建构,在完成其自身扬弃、优化的文化过程的同时,与国家法协同建构民族地区生态善治。
-
中华龙文化庞进 主编中华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广泛,本书立足中华文化,以高雅与通俗、提高与普及有机结合为原则,以“龙与中华民族”“龙与中华智慧”“龙与中华民俗”等九章内容,近百万字篇幅,深入探讨龙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展示龙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
少数民族非遗蓝皮书肖远平,柴立,王伟杰,王月月,李霞本书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为主题,收录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1)》的基础上,继续对我国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进行了分民族、分地区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各类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基本现状,利用文献资料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指出了未来少数民族非遗发展的多元化模式和可行性路径。
-
云南大学1959—1962年傣族叙事长诗调查资料集云南大学文学院本套丛书以1958年、1962年、1963年、1981年、1983年五次大规模云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的一手资料为汇编对象,以云南大学所藏大量稀见原始档案为底本。这一批资料包括1958—1983年民间文学调查搜集整理的2000多件稀见的作品文本、手稿、油印稿、档案卡片和照片,涉及18个民族,包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史诗等多种文类,其中如《千瓣莲花》《章响》《创世纪》《逃婚调》《日午牛牛》等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批资料曾有过内部的油印本,但一直没有公开出版,成为几十年来学界翘首以盼的重要学术史资料。本书以1959—1962年云南大学西双版纳民族民间文学调查队所搜集整理、翻译的傣族民间叙事长诗成果为主,主要包括:《章响》《苏文》《玉喃苗》《乔三冒》《苏年达》《千瓣莲花》《召香勐》《帕松敏》《姆莱》《欢笑的南览河》《召波啦》。
-
民俗游戏的人性景观陈丹书稿第一章讨论了游戏的基本理论,并探究了古代典籍中隐含的游戏观。第二章讨论了民俗游戏的基础知识以及本书的主题选择。第三章分析了身体运动游戏中蕴含的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含义,揭示了运动游戏中渗透的逻辑智慧、审美情趣、社会交往与精神象征的意义。第四章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悠久而曲折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积淀的富有民俗特色的逻辑思维和情感智慧。第五章介绍了技艺制作和象征性意义表达的游戏中体现的工艺和人文意义。第六章论述了社会交往游戏所体现的个体和群体两方面的社会性心理需求和文化的意义建构。第七章探讨了游戏的历史和当下、虚拟和现实。第八章论述了游戏精神与承担精神在中华文化中的矛盾纠结。
-
非遗广西·炮龙黎炼,黎学锐宾阳炮龙节是流行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一带的传统节日,是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间节庆,节庆活动包括游彩架、吃灯酒、舞炮龙等。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宾阳炮龙节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书从起源传说、精神特质、文化底蕴、乡土情怀等方面,图文并茂地展示宾阳炮龙节的底蕴与风采,反映其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的脉络,探究其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
-
韩镜清北大听课笔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韩镜清北大听课笔记》是他1932年在北大上课时的笔记。笔记主要分为中国通史、佛教史、中古思想史、语言学报告四部分。《中国通史》部分以专题形式展开,如实记载了当时傅斯年、李济、胡适、汤用彤、钱穆、傅斯年、顾颉刚等史学大家从制度史、经济史、社会史等不同角度对中国古代史的梳理。讲课者皆大师级学者,据初步统计,讲《印度佛教史》的是居士佛教大学者吕澂,多次讲课;《中国通史》共三十余讲,讲课者有十二位学者:傅斯年、李济、胡适、钱穆、顾颉刚、陶希圣、方壮猷、汤用彤、赵万里、张星烺、陈受颐、徐中舒。其中钱穆讲五次,陶希圣讲四次,胡适讲三次,赵万里讲三次。听课的韩先生细心速记,全用繁体字,有详有略,而其对经典、概念表达的精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笔记极为珍贵,与讲课人的有关撰述相比有同亦有异,故其文献的价值很高。我们从中可以得知当年北大哲学系大师云集的盛况,以弥补北大校史的不足;可以窥见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人文学术界在中国佛教史、中国通史研究上的名家观点及其活跃的学术氛围,感受到当时学术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语)的风貌;更能直接看到韩镜清作为一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充分领略,堪称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