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谭君强著<br>叙事理论着重研究文学作品的叙事过程、作者经历、读者理解的关系问题。书中引用大量中外资料,详尽探讨了上述问题,特别提出写作主体与叙述主体不加区分,任意将作者与书中叙述者等同起来,将会弊端丛生。书中构建的审美文化叙述学更是对叙事理论的重要贡献。
-
明天会怎样(法)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法)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Elisabeth Roudinesco)著;苏旭 译前言维克多·雨果在他的诗集《黄昏之歌》的一首诗中问道:“明天会怎样?”在诗集的前言里他指出:“今天,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社会还是个人,都被黄昏笼罩。结果将如何?将来又会怎样?”这就是我们这本书的命题。本书的出版是我们二人长期交流的结果,这种交流始于30年前。在书中,我们探讨了对哲学乃至整个人类的看法。我们各抒己见,交流感情,但互不影响,也不对立。二人的观点时而一致,时而不同。总之,我们是在互相补充,而非互相吹捧。我们先把谈话录音下来,然后请人整理出文字材料,我们再进行修改和润色,使之成为顺畅的文章。这是一本由二人合写的书,其中保留了各自的特色和风格,但又能融为一体。是我向雅克·德里达提出进行这次对话的。开始时,我担心我对他的崇敬会影响对话的效果。他的语言天赋、推理能力、抨击时政问题的胆量,以及通过在世界各地的演讲而积累的智慧会使我无言以对。但很快,我发现我们的对话“效果甚佳”,这使我想起了英国文学中的一句名言,叫做“创意”。我提出了9个问题,我认为其中的每个议题都涉及到一个或数个当今时代的重要问题。我们对问题逐个进行思考,并从哲学、历史、文学、政治和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我们的见解。我们在第一章中探讨了如何继承20世纪70年代的知识遗产的问题,今天,这些精神财富已黯然失色。第二章谈论的是大西洋两岸存在的多方面的观念差异(性、种族、文化等)。在第三章里,我们探讨了西方国家的家庭变化。第四章是对人类自由的思考。第五章的主题是关于动物的权利以及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动物。第六章谈的是共产主义受到挫折后的革命精神问题。第七章的话题是排犹主义及其未来。第八章主要涉及到了死刑以及废除死刑的必要性。此书在最后一章中充分肯定了精神分析的作用,而且精神分析始终贯穿于我们整个对话之中。 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
-
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刘介民著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比较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侧重有关比较文学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等形而上方面的问题。今次对徐志摩做较多全面系统的个案研究,对于我来说是一中尝试。要深入地研究作家、作品,必须充分占有多方面的第一手材料;立根于原典性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对原典资料的悉心梳理作切实可行实的思考和探索,掌握人生的重要历程和作品的来龙去脉,才能获得真实的研究成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一切要以事实为根据,以徐志摩的人生经历、思想过程、文学作品、交友游记为根据,信而有证。其次是在深入体察徐完蛋摩的思想和行为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期望能较公正地反映徐志摩的创作思想和理论意蕴的发展、演变轨迹。\t\t
-
北京人什么样刘晓春著北京,作为一座城市,与全国乃至世界所有的城市一样,有它相对独立的地域特征、文化传统。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这种差异或不同又带有某种根本的性质。与其他任何城市间的区别、差异不一样的是,几百年来的国都地位,早已使北京的特点超越了地域、文化等局限,它是独一无二的。又是有代表性的;北京的诸多特点,是集中了各地的特点,有些方面,甚至可说以整个中华民族特征的集中的体现。所以北京的“地方性”又是不突出的,是综合的,也是复杂的。这种文化上的多元性,表现在几乎所有的方面。比如北京宏伟的建筑,很难说是某地域、某地区、某民族的风格;有些传统性的东西,也很难说属于哪一文化圈或由某个特定的流派所构成。比如语言,这本应该是地域性极强的,但即便是当初的“北京土语”,也包涵蒙、满的语汇,甚至还夹杂看某些南方方言。北京,从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它的人口构成,总是处在动态之中。太远的不说,从元大都到明朝的迁京,从满人入关到解放军进城,北京人口结构的变迁在许多时候具有根本的性质;改革开放以来就更不用说了,在北京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今天,“北京人”就更具有了全新的概念。由于上述诸方面的原因,整体上的把握北京,把握北京人,就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了。而从目前来看,由于某种历史、传统、地域的原因所产生的差别,并没有完全消失,北京人,作为某种地域意义上的群体,确定还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特征,那么,对北京人的解剖分析,也就必然是有意义的::不管有多难。有关北京、北京人的论述见过不少;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北京、北京人有过异常精辟的分析。像鲁迅、萧乾、老舍、沈从文、梁实秋等等,当代的邓友梅、汪曾祺、王安忆等的论述尤其详尽。然而,这些论述或分析,尽管是权威的、指导性的,但一般来说是各有侧重的、相对零散的。从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多方面地把握北京人,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大的课题。《北京人什么样》,正是力图在历史与现状的相互参照下,全方位地把握北京人。本书有别于他人的,主要在于更多地从深层文化及时代变迁入手,比较注重探讨北京独特的历史地位对北京人的熏陶与造就。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一家之言,固然有它一定的价值;但另一方面,既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涉及到我们民族、国家的诸多文化范畴,那么我们认为这部作品,无论从观点还是方法上,都有许多尚待商榷的地方。这也正是我们一方面采取鼓励的态度,另一方面又有所保留的原因。此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作者在书中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某种地区性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对此我们也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因为毕竞这种自豪或优越感,历来是存在于几乎所有地域、地区的不同层次的人群之中的;某种对自己所在地方、城市的挚爱、偏爱等的情感,有些时候是很微妙的::因而也是很难加以理性的批判的,但或许这无意中流露出了本地人的又一种心忠。总之,作为某种尝试,我们认为作者的努力是可喜的;同时书中的某些观点还是比较理性和客观的,对于了解北京人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希望的是,这种讨论也好,研究也好能更进:步地深入。因为北京和北京人,正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对自己的认识、解析,检讨、反思,必然有助于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相信,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的明天会更好更美;北京人也一定会更文明和能干,无愧于首都市民的称号。
-
愚蠢的白人(美)迈克尔·穆尔(Michael Moore)著;周遵友,张允,李稚阳译2002年,《愚蠢的白人》在美国横空出世,一经出版就登上了《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亚马逊网上书店的排行榜,更在前者的榜首盘踞十几周之久。在911之后人心惶惶的美国,这得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才可以如此迅速并且持久地吸引人们的注意?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人写文章抨击自己,总是很容易就受到欢迎。然而批评的文字,尤其自我批评的文字总难免过火或者失之偏颇,而这本书的言辞之激烈,态度之严苛,结论之惊人,尤在各种同类图书之上。《愚蠢的白人》受欢迎可以说是意料中事,但如果一本书受到持续的喜爱,并且让看过它的读者说出“我们的国家大难临头了,不开玩笑”这样的话,这本书的受欢迎就远不是哗众取宠的迎合可以概括的了。对于美国,我们似乎总觉得很了解她,但有时候又觉得没那么看得懂,也许看一个美国人自己对于祖国的评判,无论是在荒诞下面看到激情,还是在激情下面看到荒诞,都是别有裨益的。
-
危险的愉悦(美)贺萧(Gail B. Hershatter)著;韩敏中,盛宁译《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危险的愉悦》是一部上海娼妓业史话,但它是产生于后结构主义时代的史学著作,得益于20世纪后半叶丰富的理论探索、思想对话与多重视角,作者尤其受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研究、后结构主义、后殖民研究中“下属群体”概念等的影响,将“史料”和自己所生产的“历史”都看作是无比生动的、复杂的、开放的“过程”中的对话、商谈、记忆、建构、创造活动。全书分五大部分,共15章,论述从晚清到20世纪90年代初100年间,“娼妓”问题在各个层面上如何扭结了民族意识、政治权力关系、商业和经济利益、强国方针、社会改革、民族心理、欲望和恐惧、社会性别构造等等的丰富的语义场,成为相当核心的中国政治、经济、历史和精神文化的象征符号。《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危险的愉悦》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琼·凯利妇女史著作纪念奖,这是历史学会首次将此奖项授予写美国以外地区妇女历史的作者。
-
现代都市的单身群落葛红兵,胡榴明著害怕、无奈、悔恨、病态心理……单身仅仅只是一种个人的选择吗?追求幸福又害怕得不到幸福,追求完美又没得到完美,心灵的创伤与内心的渴求斗争,爱与性的挣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单身,难道亚当和夏娃最终还要受到上帝如此的惩罚,从此分道扬镳?让我们走进——现代都市的单身群落。 单身者们究竟如何生活、感受、思考,如何面对那空寂的房间和内心的落寞?著名批评家葛红兵先生和一贯关注单身族的胡榴明女士以忠实的采访记录,以深入的理解和评析,为我们打开一个看起来有些神秘的世界。
-
朱舜水与日本文化(日)町田三郎,潘富恩主编中日两国学者就明末清初时期我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朱舜水的时学思想及其到日本后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并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
老外侃中国(英)郭莹著郭莹,英籍华人,专栏作家,著有《相识西风》;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评论员;她专程赴欧洲、北美、澳洲、港台及中国大陆,采访了数十位在中华地区生活过的西方人,完成《换双眼睛看自己:老外侃中国》实录,记录了老外在中国、港台生活学习、婚恋及与中国人交往的经验。郭莹的丈夫是英国的汉学家布莱恩.霍顿(BrianHolton),《水浒传》苏格兰文本译者,并被誉为英国汉英翻译最出色的前三甲之一。
-
巴伽活佛温普林著美丽的阿须,多少动人的传说。活佛、草原、康巴汉子,酥油、奶茶、阿佳拉……也许她不是香格里拉,但她的静谧,如梦似幻……巴伽活佛是阿须草原格西·噶举朵杰丹增第六世转世活佛,他是草原上的“精神英雄”,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作者记录了自己和弟弟温普庆在康巴大地上的一段丰富的游历,特别是和巴伽活佛的深厚友谊,他与巴伽活佛多年来心与心的交往,已经直接深入到藏人生活的核心部分,那就是西藏佛教。应该说他已经很接近一报普通藏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对于一报藏人来说,宗教不是一件色彩强烈的外衣,宗教纯粹与他们的血缘有关,因而也就成了他们生活的根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