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文创IP价值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王田力本书对文创产品、文创IP以及文创IP的价值等概念进行详细界定,并且对游戏类文创IP、社交类文创IP、文艺类文创IP和影视类文创IP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划分。从宏微观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特征和产业发展对文创IP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文创IP价值评估方法,分别提出游戏类文创IP、社交类文创IP、文艺类文创IP和影视类文创IP价值评估思路和价值评估模型,并运用游戏类文创IP、社交类文创IP、文艺类文创IP和影视类文创IP价值评估模型进行案例分析。
-
老天津名人轶事由国庆 著暂缺简介...
-
风雅录孙寒波 著本书是一本关于宋代士大夫生活美学的作品。作者在大量文集、诗词和图像等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宋代士大夫的日常生活,通过对欧阳修、郑毅夫、苏轼、黄庭坚、李清照、陆游、杨万里等人的文学书写,以文化随笔的方式来介绍宋代士大夫生活美学的各个层面,勾画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休闲娱乐等。他们身上那些真实的风雅生活,不断丰富着我们对历史与文明的想象。该书通过诗词史料探索宋代士大夫的生活史,也是该书的重要特点,即通过他们的诗词来对其“闲适生活”进行精描细画,努力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变迁研究邵坚宁 著本书构建了一个适用于中国制度情景的文化产业政策变迁分析框架,基于1978—2020年国家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文本,采用政策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计量分析法对分析框架进行验证,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变迁历程、变迁特点、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建议,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应处理好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单一目标与多元目标、当下形势与未来趋势、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正面激励与负面处罚、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的“六对关系”,对于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和管理机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
长白九章斯雄本书为文化散文,作者穿行在白山松水之间,以媒体人的独特视角,聚焦吉林力图在“全面振兴、 振兴”率先突破征途中的九个具象又有知名度的点位,构成九个章节,透过自然风景和历史烟云,深挖背后隐藏的故事和密码,展望未来的努力方向和美好愿景。作者以冷峻独到的笔触,既描摹人参、燕麦、玉米等黑土地保护所焕发的旺盛生命力,又探究伪满皇宫、二人转、丰满水电站等历史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既直面北大湖、金场子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土,又勘踏查干湖、玛珥湖等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得益彰的现场,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长白山下的山川风物、风土人情,特别是丰富又复杂的人的精气神,文字凝练优美,真诚而深沉,读来让人心有所感、心有所思、心有所悟。该书把文图内容具象化,配有有声朗读版和微视频,为读者创造出多感官、多时空、多体验的沉浸式阅读氛围,充分体验文字之美、声音之美、画面之美、思想之美。
-
遇见 青溪《遇见·青溪》编委会 编新江南文化系列丛书的第一本。 《遇见青溪旅行口袋书》以游者视角切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上海奉贤的青溪古镇青村的历史文脉、乡贤名人、古宅古建、文创业态,展示了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人文风貌,以及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整本书从篇章编排到装帧排版,都蕴含着浓浓的古韵古风,彰显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古镇人民的文化自信。
-
西湖宋韵文化品读暂缺作者本书选取了西湖宋韵相关的文化遗迹、纪念场所、博物馆、诗词绘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介绍,通过文字和图片形式展示西湖宋韵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文人士大夫的济世情怀、以“西湖十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等,旨在展示宋韵文化的独特魅力。
-
王制到民时霍耀宗著先民对自然节律的把握,其源起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通过对《夏小正》《诗经·七月》《逸周书》《管子》《吕氏春秋》十二纪,以及各种出土材料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自先秦开始,民众对月令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日益深厚,官府“以时序政”的模式不断成熟,知识精英也从不同层面推动月令文化品质的提升。这为《月令》被采择编入《礼记》,实现由诸子百家言向经学的跃升奠定了基础。汉代倡行“以经治国”,在行政改良、法制损益、礼制改革等方面,不断援引《礼记·月令》,从而将天子施政的立意,从朴素的“因自然”提升到神圣的“顺天意”高度。然而,随着国家力量的变迁、社会结构的演化,地方豪族不断兴起,并逐步取代基层官吏,成为地方社会日常生产的组织者、生活的管理者。他们组织依附民及族民,依时有序地开展农业生产、手工副业、商品买卖和文化教育等。这种转变在《四民月令》中得到具体而集中地呈现,此后,一系列“地方岁时记”不断涌现。由此,秦汉月令实现了从“王制”到“民时”的演变。
-
魔都[日]村松梢风 著;徐静波 译本书是一部编译作品,从日本作家村松梢风所著的多部作品中选择与上海有关的文章汇编翻译而成,主要为作者于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游历见闻。在本书中,村松梢风深入感受了上海的繁华街区、娱乐场所,参观了中国的新式教育机构,与中国进步文人进行了密切来往,游览了杭州、苏州等地的园林风景。其惊讶于国际大都市上海包罗万象的特质,使用了直观、生动的文字来描绘自己在上海的见闻,并第一次使用了“魔都”这一意象指称上海,体现了旧上海复杂多样的历史面貌。新版补充了《魔都》初版作者自序,并新添《上海的朱福昌》一文。
-
汉语词汇的流变张联荣汉语词汇伴随中华文化走过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如空气一般存在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因其司空见惯,故而少有人探究其辗转演变。本书即从词和词义、词义变化、词义关系、名称的新陈代谢、汉语词汇的变迁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简要概述汉语词汇从古至今的流变过程。这过程漫长悠远,其轨迹亦是纵横交错,正如流水汩汩向前,看似散漫无章,实则有源可溯。作者力图提供一个大致的线索或者说提示,引读者身临汉语言神奇有趣的世界,一窥汉语词汇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