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百世风骨蒋伟国 著言子,字子游,又称叔氏,春秋时期思想家,“孔门十贤”之一,也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言子及其后裔专题研究的结集,共收录文章10篇,都是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收录与言子有关的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收录编研性的文字22则。通过专题研究与释读介绍的结合,立体呈现言偃的形象及其家族文化绵延2500年的整体风貌,还原言子在地方文化、江南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
中国古建筑构件文化花景新暂缺简介...
-
瑶族宗教经书文化内涵研究张泽洪瑶族是南岭走廊接受道教影响较早的族群。本书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广泛收集国内外馆藏瑶族经书,将瑶族经书与道教科仪文书进行了充分比较,并将其嵌入道教与瑶族宗教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从宗教经书的视角对道教传播瑶族社会的过程进行深度解读。以小传统的民间经书的比较分析,反映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道教沿南岭走廊传播浸润影响瑶族社会的文化镜像。本书对瑶族游梅山书文化内涵的解读、对瑶族度戒来自道教授箓的分析,生动揭示出瑶族接受道教的文化涵化现象。从原始宗教走向神学宗教是世界宗教史的普遍规律,本书为宗教学的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与神学宗教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具有东方宗教特色的典型例证。
-
经典常谈朱自清《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期间创作的中国古代经典普及读物,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思想内涵,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快速了解国学经典不容错过的入门读物。朱自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将中国古代典籍精华浓缩为薄薄的小册子,流畅亲切、平实易懂、引人入胜,让我们在一个个传奇故事、鲜活形象中,轻松掌握国学经典的精髓。图文详注版《经典常谈》增补385条古文及生僻字词注释、成语典故、背景知识,帮助读者补充大量国学知识!25张图表示例,清晰呈现古代经典的结构体系!13篇章节导读详尽补充典籍基础信息!
-
西神鸿爪刘焕明、冯闻文、刘耀本书主要是对1911—1949年间无锡旅游文化史料的整理。全书除注意收集无锡胜景名所的游记外,更注意挖掘时人参观无锡工厂的史料文献,力图呈现旅游文化互动的一面。全书务求充分展现无锡城市发展的一个历史片段,以及江南地区旅游文化发展的历程。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的无锡旅游业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纯粹·桑奇三塔扬之水本书是我国名物学家扬之水对古老历史遗存——桑奇三塔艺术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桑奇三塔是印度早期古塔建筑艺术的重要遗存,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古塔遗迹,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作者对桑奇三塔的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做了深入浅出的细致解说,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桑奇三塔浮雕,并配以大量相关清晰美观的图片,包括一些中国石窟和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博物馆所收藏的相关图片,极具艺术价值。
-
中华法制文明史张晋藩早在黄帝时期,中华法制文明的曙光便已投射在中华大地上。自夏朝立国,迄至末代王朝——清朝的覆没,经历了四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没有中断的历史发展过程。就中华法制文明而言,其特殊性、完整性、包容性均为世界法制文明史之最。中华法制文明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概述如下: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重尊卑伦序,引礼入法;重以德化民,德法共治;重安人宁国,移风易俗;重九族相亲,协和万邦;重法为治具,彰善瘅恶;重天人合一,中平和谐;重文化渊源,百家争鸣;重理性思维,鉴古明今……在新时代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法制文明将发挥其创造性的史鉴作用。
-
海南疍民与南海历史文化周俊 著《海南疍民与南海历史文化》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历代海南疍民对南海诸岛的开发与守护》主要从海南疍民的历史来源,海南疍民对南海诸岛的开发经营,海南疍民对南海诸岛的海疆守护,海南疍民民间文化中的南海因素等,来看海南疍民与南海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下编《我的南海记忆——海南疍民口述史》分为西沙海战篇、守岛维权篇、生产生活篇,通过这些海南疍民的口述,来印证海南疍民世世代代经营、开发并守护南海诸岛的事实。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故事,使人们感受到他们对南海——祖宗海的那份深深的热爱与依恋。
-
丝绸之路文明史武斌本书是一部全面描述丝绸之路的通史类著作,突破了分述陆上和海上、草原与西南各条丝绸之路的传统框架,全景式展现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繁荣的历史,着重论述了各个朝代对丝绸之路的经略和管理,以及不同时期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所发挥的作用。全书分为3卷,包括9编55章,共135万字,配有500多幅历史图片,精选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交流的丰富资料,按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编排,生动、翔实地反映了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文化交流的突出成就,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技、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为读者呈现以丝绸之路为载体的中外文明交流史,展现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
-
雪豹彼得·马西森(Peter Matthiessen)1973年,彼得•马西森和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一道,深入喜马拉雅腹地探险。在神秘的夏尔巴人的帮助下,他们艰难跋涉两个月,徒步四百公里,前往人迹罕至的多尔帕高地,寻访神秘的水晶寺,调查喜马拉雅岩羊,还想一窥稀有而美丽的雪豹。在当年,这趟旅程可谓危险重重,对体力和精神都是极大的考验。而对于刚刚经历丧妻之痛的马西森而言,这也是一场非凡的“心灵之旅”——雪域高原的壮丽风物,接近神性的山民,禅修的启悟,也在慢慢抚平他内心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