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孟子直解(明)张居正《孟子直解》是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给万历皇帝讲解《孟子》时,留下的讲章经修改后进呈给皇帝在宫内阅读的稿本。本书以当时通俗的白话文写成,更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孟子》入门的好读本。 书稿采用了元代画家王振鹏《养正图》和清代画家孔继尧绘制的《孟子圣迹图》,以及明代仇英绘制的《纯孝图册》,这些图片首次在出版物中整体呈现出来。尤其是《孟子圣迹图》,这套图原本为《圣祀图典》中的版画,插入这本书里,灵活生动地呈现了孟子在战国时代形形色色的周游列国场景。另外,书稿对《孟子》原文及张居正解读中的疑难字进行了补充注释,为生僻字注音,便于读者理解全文。本书不失为一个古籍创新的范例。
-
碑刻康桥 编著碑刻绵延两千多年,品类繁多,大多雄壮瑰丽,文字精炼,书写精美,雕刻精湛。解读一块古碑,就可以解开一段远古的密码。碑刻,也是书法艺术的载体,这些凝固的墨迹,构成一部完整的书法发展史。《碑刻:凝固的墨迹》精选了禹碑、瘗鹤铭残碑、刘碑、晋祠铭碑、圣教序碑、岳麓山寺碑、景教碑、昌黎伯韩文公庙碑、孔子行教像等在中国碑刻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作品,逐一介绍相关文化常识,解析每一块碑刻的来龙去脉,诉说沧桑岁月中的故事,描述保存状况,并展现考古方面的结论。千年遗构、百年旧影。书中所选千百年间积累的图照,具有原初性和现场感,展现了震撼人心的古典之美。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次碑刻之美的巡礼。
-
山海经校注袁珂 后浪本书为袁珂先生在系统研究《山海经》基础之上,经过校勘、考辨、注释,为读者与研究者提供的一部传统文化典籍经典之作。《山海经校注》自出版以来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于1984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一等奖,是研究中国上古图腾社会珍贵史料、领略古代神话传奇的著作。与一般校注类著作相比,作者以其深厚的神话功底,旁征博引,对《山海经》中相关神话的解读颇有独到之处。注释除引经据典外,还注重《山海经》本身的内证、新近文物出土的学术成果,以及金文和甲骨文等方面的运用,不但解释了中国远古神话的问题,而且对于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随文所配插图,更弥补了古本《山海经》有图,而今已亡佚的缺憾。
-
纯粹·他山之玉(印)斯瓦米·尼伟达南达《他山之玉:印度文化导论》讲述的是印度传统文化,包括各种学术经典与思想流派的介绍。通过对印度的正法的解说,介绍了吠檀多典籍和四大研修系统,描述精当,义理纯正,为我国读者开启了解印度文化与思想的一道窗口。作者斯瓦米·尼伟达南达是印度现代思想的一位先驱,也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同时是杰出的作家、深刻的思想家和雄辩的演说家。他书写了许多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书籍,在当今的印度文化圈内仍然广受欢迎。
-
中国织染史话赵翰生 著隐藏在衣服中的历史中国是养蚕治丝的发源地,历代生产的丝织物,以精湛的制作、高超的技艺,使中国一直在世界上享有“东方丝国”之称。中国传统的丝织技术与传统的麻、毛、棉纤维的纺织技术,相互借鉴,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曾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读者徜徉于中国织染文化的瑰丽历史和生动故事中。
-
巴蜀文化概览罗明礼 郑宇 陈开富本书为通俗读物,用英文撰写。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物化天宝”“天府之国”的真正内涵,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以英语作为语言载体,从起源、历史、宗教、文学、教育、科技、艺术等视角,尽可能详实地展示灿烂悠久的巴蜀文明。全书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入蚕丛、鱼凫、柏灌、杜宇和开明的上古传说。第二部分展现历经三国风云的蜀汉文化、神秘的三星堆遗址、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的都江堰、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和险峻的茶马古道。第三部分包括人类开凿的第一口千米深井“燊海井”、世界纸币之祖“交子”的诞生,以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文翁兴学。第四部分讲述古朴清幽的道教发源地“青城山”,以及佛教在巴蜀文明的深远影响。第五部分汇聚了以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杜甫、苏轼为代表的文学群星。第六部分涵盖了川剧变脸、绵竹年画、蜀锦蜀绣、德孝文化等“天府之国”特色文化遗产。本书梳理、再现巴蜀文化之精髓,让读者在提升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
-
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报告刘志明,杨斌艳 主编《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自2021年起开创的中社智库年度报告系列出版物,本报告是该系列的第二册。舆情调查实验室期待基于多年在传播影响力研究方面的积累,以调查研究、指标体系研究为取向,基于大数据,聚焦于舆情调查实验室长期关注的传播领域,持续进行中社智库年度报告的发布。本报告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舆情研究。这是舆情调查实验室持续深耕的重点领域,主要服务于国家大战略。二是文旅行业的新媒体传播影响力系列,拓展了研学、非遗、品牌等新方向。与文旅行业深度合作,从舆情到传播影响力,这是实验室团队通过下沉一线,与《中国旅游报》团队一起持续十年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成果。
-
读库2302张立宪1978年,大学毕业十二年后,李景阳考上了社科院研究生院,成为“文革”后的批研究生。作为亲历改革开放初年的知识分子,他总结那时的时代精神:开放、反思和奋起直追。论物质丰富的程度,那时不如现在,但那是个不满足于现成结论、思想活跃、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年代。他将自己经历的事情陈述出来,写在《改革初年》里,是希望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有所了解,从而晓得我们今日的事业是怎样发轫和起步的。1988年和1992年,上海曾两次举办国际动画电影节,现在很多年轻动画人只听过它的“传说”——今天津津乐道的很多经典名作、冷门佳作乃至邪典之作,早在三十多年前就登上过中国的大银幕,如今已功成名就的艺术家当年来上海参加动画节时还名不见经传,比如《家有鸡妻》《鳄鱼街》,比如巴瑞·普维斯、山村浩二。傅广超和空藏动漫资料馆团队关注中国动画史多年,曾写过《哪吒闹海》的幕后故事(刊于《读库1701》),《两届而终》是他们回顾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从筹办到落幕的全过程,以期今人不遗憾“美术片后的荣光”,而是受到前辈精神遗产的鼓舞。出生在聋哑人家庭的唐帅,从小不被允许学手语,四岁时因父亲的一场阑尾炎手术,他意识到会手语的重要性,开始找机会学。二十岁时自考法学专业,做法律手语翻译,参与聋哑人案件事宜。亲身经历让他更了解这个群体的困难,特别是他们参与法律诉讼的障碍和无奈,明白了真正要减少其犯罪率,靠的是普法,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还要培养聋哑人律师。2021年,叶小果去重庆跟这位全国手语律师人聊了聊,《无声之辩》里能看到“替那些说不出话的人说话”所要付出的努力。《读库1201》刊发过萨苏讲动物园故事的《兽性大发》,这些动物园里的动物,慑于人类制定的种种潜规则,大多时候是很讲规矩的,但偶尔也会忘记身份,率性而为,每次都会引起不大不小的乱子。《兽行记》里的六则小故事也是围绕动物园,记录的是这些秉性各异的动物做出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无一符合常规罪犯的思维但又自成逻辑,时时提醒人类别小瞧它们。当下这个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的未知,复杂新问题层出不穷,整个时代正在发生本质的变化,从工业经济转型为知识经济。怎么理解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吴晨在文中,将“棋盘与网络”作为一系列变化和转型的比喻,阐述个人与群体、精英与多元、分工与跨界、命令与自主之间的关系,指出知识工作者重要的产出是创新和创意,而领导者为发掘培养人才,需要提升自己的修养并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谢有坤是张爱玲迷,2018年开始在个人电脑内建立“张爱玲作品全文数据库”。他的朋友、上海图书馆的祝淳翔老师曾考证1946年作家苏青主编《山海经》的出版经过,提到此刊第十版上有《上下其发》一文署名“连云”,有人说“连云”是张爱玲化名,祝老师表示怀疑,谢有坤记在心上。此后重读张爱玲,竟越看越觉得是她写的,便将点滴证据梳理出来,在充分比对了张爱玲与连云的文字之后,写成《〈山海经〉里的男化张爱玲》,供方家参考批评。
-
佛像康桥 编著北方多石窟,南方多禅院。一个洞窟,一座佛塔,一处禅院,就是一个超凡绝尘的世界;一尊佛像,一抹微笑,一缕阳光,就是一幅永恒的画面。《佛像:永恒的微笑》精选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义石窟、天龙山石窟、灵泉寺石窟、响堂山石窟、千佛崖、佛光寺、杭州烟霞洞、正定隆兴寺、大同华严寺、杭州飞来峰造像等在中国佛像制作史上颇具代表性的古迹,逐一介绍相关文化常识,解析每一尊佛像的来龙去脉,诉说沧桑岁月中的故事,描述保存状况,并展现考古方面的结论,尤其是佛教造像艺术在传播过程中,时代变迁与地域变化带来的本土化过程。千年遗构、百年旧影。书中所选千百年间积累的图照,具有原初性和现场感,展现了震撼人心的古典之美。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佛像永恒的微笑。
-
云南旅游文化王晓梅,李雪,田晓燕本书为介绍云南旅游文化的中英双语教材。全书分昆明篇、丽江篇、大理篇、西双版纳篇、香格里拉篇和其他篇六篇,从自然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方面介绍了上述地方的独特之处,如昆明老街、斗南花卉市场,丽江古城、纳西古乐,苍山洱海、大理民居,西双版纳动植物资源,纳帕海、普达措国家公园等。全书结构安排清晰合理,语言表达较为流畅,书稿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云南主要城市的基本信息,便于相关专业的学生快速了解这些城市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