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天下大同王筱喻《天下大同》围绕着孔子文化和儒家文化在当代的复兴与发展来展开描写,比较全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生动关系,展现了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文明与世界文化文明的对话关系,从而表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走向世界的风貌。作品启示人们弘扬儒学绝不是简单的复古,需要是从中国文化和历史传承中吸取那些能够穿越时空持久生辉的伟大精神。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创新性转变,并大力实践和弘扬这些精神。
-
文化即生活谢国先《文化即生活——民族学旁观集》一书为“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文库”丛书之一,收录作者1996年至2020年期间发表的21篇文章,涉及民间文学、人类学理论、民族艺术等领域。作者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基本指导,以生计活动、主体意识、神话传说等为具体研究对象,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文化的发展规律、变革机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文章中的观点,如民间文化存在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大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作为整体构成部分的文化的变革必定带来文化整体的变化、神话传说等传统艺术是维持群体精神健康的重要手段、文化研究的目标是实现不同群体的互相理解和尊重等,来自作者的田野考察经验和理论思考,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新疆赋》校注(清)徐松 撰《新疆赋》为清代嘉道之际著名地学家徐松(1781-1848)所撰,至光绪八九年间(1882-1883)由四川刻书家王秉恩(1845-1928)以室号“元尚居”名义,将其与和宁(1741-1821)《西藏赋》、英和(1771-1840)《卜魁城赋》一起,合斠汇刊为《西藏等三边赋》一书,从而成为公认的清代边疆舆地赋代表作。本书主要以《新疆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集中校注,并兼及对徐松家世和生平的稽考,以及赋作撰写时间、流传版本、主要内容、特色价值等方面的阐述。 《新疆赋》文采飞扬,以极富韵律的赋,叙述新疆的历史沿革、州府建置、屯田盛况、各营驻防、边卫设置、马政概况、珍奇物产,最后盛赞清政府的化育之功。
-
品读中国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本书是一部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如何在锦绣大地上创造辉煌文明的普及性读物,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邀请著名文史学者、地理学家联手打造。全书由自然编、人文编、中外编三部分组成,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讲述广袤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物和人文创造,述说大江大河所孕育的厚重文明,展示人文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深入浅出地揭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
桂林摩崖造像刘勇编著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编地处广西北部的桂林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有岭南持续时间长、数量多、题材为丰富的佛教造像。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启动对桂林摩崖造像的调查,本书就是这次调查的终成果。本书对桂林的210余龛、700余个体的造像进行了记录和数据采集。通过对纪年题记及与其他地区有明确纪年的造像进行比较,将桂林摩崖造像分为六期,主要受到了中原地区佛教造像风格的影响。这些材料为广西地方历史、佛教文化、古代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材料。
-
中国文化安全研究韩源,董海浪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呈现的一个走向就是研究议题的具体化和专题化,本书选择和提炼当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比较突出和典型的问题展开研究。上篇是理论研究,围绕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功能三个关键理论问题展开;下篇是专题研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学校意识形态教育、中国国家舆论安全、中国文化安全问题与对策等四个国家文化安全实践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
先秦士人精神形塑研究李素英 著士人向来被视为传统社会的精英分子,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扮演了至为重要的角色。独立自主的士人阶层崛起于春秋战国之交。当时士人人数众多,流动频繁,但世人和士人阶层自身对于其角色使命、人格修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先出现的儒、道、墨三家都为士人精神的形塑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为先秦士人精神奠定理论基础的,主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儒家特别专注于士人精神的启导与士人队伍的培养,而士人也成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脊梁。本书以儒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在士人阶层崛起这一事实的基础上,探讨先秦士人精神中特色的品格——传承创新的文化自觉、以道自任的价值追求和修身正心的精神修养,并寻求其形塑过程中时代因素与文化传统的交互影响。
-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中国纪录片的地方性实践雷璐荣本书以“地方纪录片”为研究视角,关注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传播趋势下“地方”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以“地方”研究为理论切入点重新解读“地方纪录片”的内涵,并将其与“跨文化传播”视角相结合,分析当下中国纪录片地方性实践的学理支持与现实方法,进而为中国纪录片发展提供创新视角与有效路径。
-
中国可持续旅游政策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研究郭祎 著作者围绕“中国可持续旅游政策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分别对中国可持续旅游政策体系结构、可持续旅游政策创新扩散的特征、影响可持续旅游政策创新扩散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
中国休闲城市发展报告吕宁 著疫情席卷全球,国内经济环境动荡但趋势向好;政府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扶植经济新业态;稳定把控需求侧管理,接轨国际增长出口贸易。就行业发展状况来看,因疫情下出入境旅游停摆,国内旅游休闲市场构成调整;旅游生态圈持续扩大,全域旅游、文旅融合、夜间旅游三翼齐飞,旅游休闲供给侧百花齐放;“零接触”服务应运而生,数字经济成长壮大,拓展需求侧休闲方式与行为外延。第二章对休闲城市评价体系的建构以及对289个城市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排名分析。第三章对休闲城市区域发展特征进行分析。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报告区域划分是依据党的十六大之后的经济区域划分进行更新。同时对289个城市根据中、东、西部进行排名分布特征分析,并对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休闲空间与环境、休闲设施与服务、休闲经济与产业、休闲生活与消费等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四章是休闲城市发展对比分析,对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在2021年版本的排名发展变化与2020年版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城市休闲发展排名下降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给出提升建议。第五、六、七、八章分别就非遗旅游、文旅扶贫、网红营销以及虚拟旅游典型案例的发展背景、其建设方案和特色亮点展开论述,为我国休闲城市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后一章是中国城市休闲发展展望,从城市休闲产业行情变化来探讨中国城市休闲发展趋势和提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