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吴素雄著本书通过对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集团化进行实证研究、科学评价和系统分析,全面阐释了区域集团化管理的组织模式、功能优势和运行机理。本书将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集团化供给引入新医改,有助于理解中国特色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践模式。本书在研究中提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集团化”“集团多重法人治理向单一法人治理转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不完全整合”理念,有助于深化和拓展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健康治理道路和理论体系。
-
非洲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与中非合作闫坤等著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数字经济成为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非洲在数字经济领域明显落后,在全球的地位主要是提供一个较具潜力的市场而已,亟需提升发展速度国际话语权。本书系国家智库报告,作者围绕非洲国家数字经济与中非合作这个主题,梳理了全球格局下非洲数字经济的发展脉络,阐述了非洲东部、南部、西部与北部数字经济的现状,剖析了非洲数字经济发展的潜力与路径,分析了非洲与欧美国家合作的困境,并研究了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前景,最后,提出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
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史研究张雄本书是由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会长张雄教授主持的一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课题“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史研究”的结题成果,2022年年底获得国家免检成绩。是一本最前沿的理论创新之作,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精神,来梳理和整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遗产。该书旨在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分析我们较为熟悉的叙事,由此在感性及表象的事实的基础上,再次翻转为新的反思对象,通过对一种“在场形而上学”的文本解构,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原在思想的预设得到显现,为当下中国改革实践的理路创新提供必要的思想明证和价值导向,为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获得全面深化改革的话语支撑,提供学科交叉的重要思路。
-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顾海良全面把握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是全面理解19世纪40年代及之后的40年间马克思实现的经济学科学革命意义的基点,是认识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也是现时代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者,马克思经济思想或称作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这里提出“马克思经济学”的概念,是为了区别于后来建立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基础上的、由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书通过对马克思著作中有关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全面梳理,完整、准确地阐述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主要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研究,体现这一学术和学理旨向。本书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有关马克思及马克思之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成果,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理论流派和思潮,特别关注历史上有关的重要理论争论和新的理论探索,评价理论争论各方的主要观点、历史背景、论争结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本书在对以上两个方面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总体上阐明马克思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基本观点、相关研究和争论的结论性看法,对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必须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经济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等,作出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回答。
-
特立不独行马驰本书为作者30余年来所撰写的研究论文的自选集,大致勾勒出了作者这些年在西方文艺理论、美学、文化研究方面的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编,其中,上编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的探究;下编则是对包括美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思潮流派及其思想路径和代表人物在内的西方文艺理论的探讨。本书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文艺理论的研究路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代文艺理论界的思想特征。
-
政治发展比较研究房宁,郭静主编本书汇集了“亚洲工业化时代政治发展比较研究”课题组成员十余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该项目自2008年启动,主要是在对象国家和地区开展较大规模的田野调查,以现场观察、访谈为主要手段开展专门化、系统化的比较研究。由十余位国别区域研究和比较政治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术精英组成的调研团队,足迹遍及亚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对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状况,剖析多国工业化时代政治进程的演进机制。这一研究项目开启了中国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新范式,把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从案头带到了现场,推进到了实证性研究的新阶段。
-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英]戴维·麦克莱伦本书根据各国学者的研究,介绍了青年马克思的成长过程,展示了马克思早期著作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渊源,阐明了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包括了几乎所有后来马克思提出的论题。对于那种把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分割开来的态度,本书也作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批判。书中还注重对学界比较关心的有关马克思思想的热点问题行分析和探讨。
-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曾康霖本书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过程,特别是评介了十八大以来,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界、业界、政府高层所付出的努力,尤其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纳入了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设之中,从理论上进行了讨论,从实践中进行了证实。可以说,这是一本梳理市场经济从理论到实际的发展过程的读物。应当说让专业人士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体制或制度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以扩展、提高人们的认知。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历史经验赵朝峰 著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民生事业。党和政府作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主体,其灾害救助思想、灾害救助体制等直接影响灾害救助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灾害救助工作,在灾害救助思想理论、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日臻完善, 程度地保护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实现了中国灾害救助 伟大的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了突击力量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基层组织、广大党员则起到了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
见证陈文胜等十八洞村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村落,是国家级贫困县花垣县的一个苗族聚居村。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大山深处的十八洞村,深入苗寨访贫问苦,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十八洞村因而成为 “精准扶贫”首倡地。本书对十八洞村展开全景式、立体化的描述,通过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到来、产业如何变迁、村庄如何治理、苗寨文化如何延续与变迁等方面进行讲述,再现了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如何在一个偏僻村寨落地生根与开花结果,生动刻画了十八洞村人摆脱贫困奔小康的历史缩影与现实样本,清晰呈现了精准扶贫理念给中国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带来命运变化的现实图景,从现实微观层面诠释了“中国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制度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