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世俗时代的政治哲学王寅丽阿伦特的存在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剑桥史学派的波考克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修正综合”,从哲学和历史的不同取向,建构了一种新共和主义的政治想象。本书是以阿伦特和波考克的新共和主义作为与古典共和传统对话阐释的典范,对政治哲学和思想史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也对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马基雅维里、美国革命等经典共和主义人物、相关论题以及经典文本做出分析和阐释。
-
政治学要义亨利·西季威克《政治学要义》首版于1891年,本书依照1919年第四版译成。全书以个人功利主义为视角,分两部分对现代国家的政治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如何把功利主义原理运用于政府的行为方式中,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政府的结构及其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虽然书中的少数内容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从整体上看,其论证的主题和方式都是非常现代的,并展现了当时的学者对某些政治问题的看待视角,理清了某些制度规定的发展源流。该书内容既具有古典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又涉及当代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既采用了传统方法,又具有当代特色。
-
百年献礼 光辉永续外交笔会本书由外交部老干部笔会组织撰写,为纪念建党100周年而作,内容以回忆建党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老一辈外交家亲身经历的外交事件为主,穿插个人感悟与个人成长。全书歌颂了党对外交事业的英明领导和取得的卓越成绩。
-
中日关系胡令远 臧志军, [日]川岛真 主编本书是2014年—2018年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关系战略报告书》五年合集。每年度的报告书由中日两国学者共同研究并撰写,以报告书为媒介打造中日两国学者、智库长期合作交流的机制化平台,既注重建言献策的政策性效果,也注重从中长期、战略性视角考察研究对象,其间注意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理论变迁变化的观照,体现出大学智库的研究特色。年度报告书已形成系列化,即由点到面形成变化轨迹,将为后人留下考察史实与认识之间的张力与规律提供方便与空间。
-
非洲留学生眼中的新时代中国中国非洲研究院,张梦颖,王南本书介绍了非洲在华留学生通过在校学习、社会实践、旅行和参观,不仅深人中国城市与乡间,近距离了解和感受了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和人文交流等多领域硕果,而且对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脱贫攻坚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本书共收录33篇非洲留学生征文,按照文章内容分为中国见闻篇、中非友好篇、中非合作篇、“一带一路”篇和互学互鉴篇,详细介绍了非洲留学生眼中的新时代中国、中非关系和中非命运共同体等议题,表达了非洲在华留学生积极投身中非友好事业、传承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的坚定决心。
-
泰国研究论丛王清远,朱振明本书是一本研究泰国文化的论文集。本书是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泰国研究论丛》系列出版物的第二辑,《泰国研究论丛》(第一辑)已于2020年9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论丛》所收录的文章将涵盖泰国政治、历史、经贸、旅游、文化、 教育、艺术、社会等各领域。《论丛》主要栏目分类为一、政治与外交;二、经济与发展;三、文化与教育;四、华侨与华人;五、中泰关系。《论丛》的出版将帮助了解泰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促进中泰交流与合作。本书可作为从事泰国研究的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及泰语专业学生的拓展读物。
-
英国议会主权面临的挑战(英)艾丽森·L.扬 著,薛小建,卞苏 译英国1998年《人权法》第3条和第4条要求法院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对英国主要立法作符合《欧洲人权公约》的解释,当这种解释努力失败时,允许法院宣告主要立法与《欧洲人权公约》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的宣告对议会没有拘束力,也不直接影响案件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但议会迫于政治压力往往会根据法院的宣告修改与公约不一致的主要立法,这种结果显然背离了之前的议会主权原则。1998年《人权法》在一些宪法学者眼中是典型的“英国式妥协”,它成功地在保护人权和维护议会主权之间的达成了“妥协”;在另外一些宪法学家那里,《人权法》又被批评是以牺牲人权保护的代价维护早已不合时宜的议会主权原则。本书的目的在于考察英国《人权法》与议会主权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通过宪法的方式保护人权是否会牺牲戴雪主张的议会主权原则。作者认为,人权保护与议会主权原则完全可以协调。随后,探讨了《人权法》是否应被修改的问题。作者认为,《人权法》的价值在于为议会和法院搭起了民主对话的平台,通过这种对话,议会和法院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权。 最后部分探讨了戴雪的议会主权原则是否仍然值得维持的问题。作者主张,戴雪的“议会连续主权”模式,使各国家机构之间保持一种“礼让”,这相比“限制主权”的主权模式更能维护英国的议会民主制。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著作选读余满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基石。本书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哲学著作完成时间的先后,节选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五篇经典作品,分别有针对性地阐明了它们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相关经典著作所关涉的问题,在延伸阅读部分有侧重地阐述了这些哲学著作的文本定位、相关论争、学术价值以及当代研究状况等系列学理问题。
-
新时代的中非一带一路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著十年来,从开始的探索到取得初步成效再到现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进展。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推出了这部《新时代的中非“一带一路”合作——认知、成效与展望》国家智库报告,旨在梳理、总结十年来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的成效和问题,并就进一步推进中非“一带一路”合作提出愿景和政策建议,为新时代提升中非“一带一路”合作水平而助力。本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非‘一带一路’合作”,是从整体上总结梳理中非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之路。第二部分是“中国与摩洛哥‘一带一路’合作案例”,展示中国与非洲具体国家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本报告分析了新时代中非“一带一路”合作所面临的问题、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地区一体化组织与一带一路倡议贺之杲 著地区在中国外交战略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区一体化组织则是衔接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的关键行为体,是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目标对象,也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依托。本书基于比较地区主义理论与中国外交实践,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理论与政策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地区内部权力结构、域外大国因素以及地区认同和规范对地区一体化组织治理能力的影响机制,并讨论了欧盟、东盟、非盟三个地区一体化组织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变化、对接合作和困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