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论项久雨 著本书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本质的时代追问。本书以新时代为背景,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什么?对人和社会发展具有什么作用”为首要基本理论问题,围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论、主客体关系论、价值论、课程论、战略论、战术论、及其规律论等所展开的几个维度,通过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意义价值透视,力图探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旨在揭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变”与“不变”的规律。
-
治大党郑寰 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优选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用 “六个如何始终”深刻阐释了何为“大党独有难题”,精辟分析了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这些新的理论观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严峻复杂考验的清醒认识和对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自觉,为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从学理层面更好阐释清楚何为大党独有难题、如何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理解“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重大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特推出了《治大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一书。本书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社会政治实践,结合中国共产党治理和建设实践,综合党史党建等多学科展开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对大党治理的基本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大党治理的理论创新以及提出“大党独有难题”的理论逻辑入手,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对大党治理的探索历程,并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六个如何始终”,针对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现实挑战以及大党保证高度集中统一的挑战、大党长期执政的挑战、大党保持干事创业精气神的挑战、大党推动自我革命的挑战、大党涵养政治生态的挑战等问题,围绕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及其主要表现,全面剖析了大党独有难题到底难在何处,深入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理论研究者清醒认识当前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挑战、运用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守正创新精神来思考如何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
-
道德教育的论辩逻辑王占魁 著本书从论辩在道德教育中的本体地位出发,梳理并概括出中外道德教育领域中的道义论、结果论、阶段论和领域论四大理论范式,系统诊断中国道德教育论辩面临的文化基础和实践悖论,明确标举“以讲理的方式培养讲理的人”的道德教育主张。在理论建构的同时,作者富有创意地呈现的道德教育理论的价值结构图和道德教育论辩模型图,可作为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简便认知地图。书中有对教科书、小学校长晨会演讲与大学校长毕业演讲中的道德教育论辩的典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本书对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都极富参考价值。
-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及其价值研究王圆圆著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全面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关于大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始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该理论开展研究,既是从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物的角度对唯物史观进行返本开新的理论探索,又是对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民族共同面临的社会历史变迁与人类自身发展的现实回应。本书主要从三条线索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及其价值展开研究,即遵循历史逻辑,清晰再现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之产生、发展、演绎的历史进程;遵循理论逻辑,全面呈现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之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内在规定性以及运动规律;遵循实践逻辑,科学展现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与时代启示。
-
中共党史研究与教学论文集高正礼 主编《中共党史研究与教学论文集》由北京交通大学编,高正礼主编。共收录论文二十余篇,主要讨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的发展历程与获得的经验启示。论文作者来自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收录论文有《中国共产党“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百年历程和经验启示》《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演进和现实启示》《中国共产党海洋经略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实践成就》。?
-
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演进的历史考察及基本经验张爱武本书系统全面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演进历程,对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演进的历史进行分期,对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勾画出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演进的总体图景。除了把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外还对国外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在世界整体层面上探讨了马克思主国际话语权的历史演进,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还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下降或提升的原因,总结了相关经验教训等。
-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研究徐奉臻著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源头,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体现形式。挖掘和梳理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弥合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在应然性上的实相强势和实然性上的位相弱势之间的矛盾。立足范式理论划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阶段,基于“哥白尼式革命”逻辑阐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发的背景,着眼“生活的生产”“流动的现代性”和“马克思如何使用现代化概念”等被遮蔽、被弱化或被误读的问题进行考证和复原,围绕学术界已有的相关命题对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进行二阶观察,从方法论层面思考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何以显性化等问题,是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内容。寄望通过此研究,以点带面、聚点成面,逐渐形成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相对完整的认识,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侯衍社 主编 郗戈 副主编本卷主要反映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以及苏东剧变中及之后世界马克思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创新成果,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代表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时期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期间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探索过程中最后都从“改革”走到了“转向”,教训深刻而惨痛。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在经历低潮后又在积蓄力量,马克思主义重新展示了强大理论魅力和实践威力。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陶文昭 主编本卷主要考察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跨世纪发展的历史。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秦宣 主编本卷全面系统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30余年中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体分析了战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叙述了这一时期苏联、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推进改革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重点介绍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及理论成果,同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越南、朝鲜、老挝、蒙古、古巴等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