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战后日本的海权帕·塔拉诺在国家海洋战略层面,日本海上自卫队之所以能成功将其自身描述为治国方略中的重要工具,主要得益于它所具备的重新审视帝国经验与战争失败的能力。离开与帝国过去互动的背景,就不可能理解日本海上自卫队。这种过去与现在的互动不仅塑造了时代精神和机构文化,铸就了军队战略和国家政策方略,提供了舰船设计最大化的理论学说和原则,还指引了公共关系及专业教育的发展。本书讲述了战后日本为建造一支强大的现代海军部队如何面对在重整军备及军队现代化方面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今天这支海军力量已成为国家安全政策的支柱之一。在发展与美国海军的协作伙伴关系过程中,日本海上自卫队充分利用了帝国传统及专业精神。实际上,在战后日本海上力量这所“大厦”的建造过程中,美国经常为其提供“砖块”,而日本帝国海军的历史提供了“砂浆"和“整体设计”。
-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由中央党校党建部组织撰写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是一部系统探讨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专著。全书围绕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理论探索,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实践,聚焦“党的自我革命”这一核心议题展开论述。采用融媒体形式,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阅读49个组工文件全文,是一本具有较强可读性的通俗理论读物。
-
《中国工人》文选张刃2024年是《中国工人》创刊100周年,为纪念这本在革命和战争年代诞生、在新时代依然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工人阶级红色刊物,编辑出版了《〈中国工人〉文选》系列丛书,包含了《中国工人》文选(1924-1941)、《中国工人》文选(1950—1960)(上下卷)。 《中国工人》文选(1924-1941)收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人》杂志的代表性文稿,书中按照《中国工人》三次出刊的时段(1924-1925、1928-1929、1940-1941)分别选编文稿,并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了分类编排,反映了中国工人运动、工会工作重要的历史发展进程,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研究史料。
-
做一个立场坚定的人黄相怀 著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背景下,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能力面临着重大考验。本书旨在分析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与特点,并深入思考一些 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通过这些分析和思考,帮助党员干部提升意识形态素养与能力,使其在重大问题上能够心明眼亮、站稳立场,真正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
-
马克思现实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敖琴著本书全面回顾了马克思现实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将马克思现实观的历史演进分为四个阶段,通过与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现实观和费尔巴哈现实观比较,分析了马克思现实观的超越性,呈现出唯心主义现实观向唯物主义现实观的发展特征。从现实的基本含义、现实的主要构成、现实与实践的关系、现实对理性的决定性意义等四个方面,归纳了马克思现实观的主要内容,总结了马克思现实观的三个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现实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理论原点的重要观点。最后,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指出了马克思现实观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青年马克思的阅读与思想起源何永江本书以青年马克思的阅读文献为基础,采用思想形成的有机体分析方法,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了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在1835—1844年期间的错综复杂的起源,建立起青年马克思的阅读与思想起源之间逻辑关系,力图把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起源的研究建立在一个历史—批评、客观的基础之上。本书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是综合性创造的产物。马克思的思想既不存在“认识论断裂”,也不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简单推移的结果,更不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耦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历史辩证法和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都来源于历史、政治哲学和法哲学综合而形成的思想,即社会是一个力量关系之间的斗争,力量的来源和规模决定了力量的分布形式,物质力量的生产和分布结构就决定了政治力量的结构及其语言表达形式,各种力量之间的再生产和斗争就推动着社会形态的不断演变。正是这种思想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将各种来源的思想提升到了一个伟大的程度,从而标志着近代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转变。
-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导读林进平主编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和篇章,是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理论思辨能力和培育历史感的最重要方法。编写这本导读的目的,就是倡导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以适应新时代高等学校的青年学生、广大党政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需要。本次的选编原则是:立足于新时代的实践需要,努力使读者通过所选篇目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的学习和研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及其核心观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深入的理解,从而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把握。本教材主要供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学生和社会读者学习参考。
-
延安好作风王纪刚 著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不懈奋斗中百炼成钢,锤炼锻造出优良的工作作风,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通过作风建设这一有力武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锻造一支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从而团结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的磅礴力量,模范回答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本书聚焦延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详细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作风建设的感人历史画卷,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作风建党、作风强党、作风兴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以及蕴含其中的深刻哲理,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培育和弘扬优良作风方面精彩的时代答卷。
-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浦东新区组织史资料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组织部、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党史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局 编《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浦东新区组织史资料(1992年12月—2009年8月)》是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续编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意见》的精神,在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领导下和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指导下,由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党史办公室执笔,浦东新区档案局(馆)和各相关部门配合,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组织部审核完成的浦东新区设立以来的第一部组织史资料。
-
党政统合下的基层协同治理研究孙莹著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本书通过对湖南、四川多地基层治理实践的深入调研,搜集、整理了大量一手资料,对“党政统合”“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在厘清基层治理制度变迁的基础上,着重从纵横两向分析了基层治理的体系建构、运行机制和能力建设;通过辨析目前基层治理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基于系统化的视角提出实现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对于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