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
社会学概论王雪梅 主编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之林中的一门新学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学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并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身、理解社会,又是掌握现代社会许多必备本领的基础性学问,政府决策、项目投资、企业、行政管理等等都离不开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的独特视角使它更能发现社会生活的本质。目前,它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文科的重要课程,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本书共分11章,分别为“绪论”、“人、社会、文化与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区”、“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人口”、“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涵盖了社会理论研究的大多数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面貌。本书是一本供各类人员初学社会学的入门指导书和参考书。
-
青藏铁路任喜贵青藏铁路建设,必须面对一个非常特殊的自然环境:在1142公里的线路上,海拔高度几乎全部超过3000米,其中超过海拔4000米的线路长达960公里,超过海拔5000米的有50多公里,还有一段131公里亘古死寂的无人区。高海拔带给建设大军的第一个难题是恶劣的生存条件:首先是气压低,空气含氧量低。大气压力比海平面降低36~45,空气中的氧分压比海平面低38~46。肌体缺氧使人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短、烦躁、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全身乏力,严重的缺氧极易引发致人死亡的高原性脑水肿。第二是温度低。全年平均温度-5℃左右,全线极端最低气温-45.2℃左右。一天之内昼夜温差最大可达30℃。寒冷容易使人体暴露部分形成冻伤,变化极大的气温很容易致人感冒,而感冒这个内地极常见的“小病”,却是“高原杀手”肺水肿的重要诱因。第三是风大干燥,风速极高。这里年平均相对湿度只有50%左右,最大风速却高达30米/秒以上。严重的干燥、多风,使人体体液大量蒸发,极易造成人体血液粘稠,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大量发生。还有日光辐射和紫外线比海平面强1.5倍到2.5倍,很容易灼伤野外作业人员的皮肤,产生脱皮、水泡等症状;眼角膜受紫外线伤害,还会发生雪盲。此外,青藏铁路经过的地区,还有鼠疫等烈性疫源性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所有这一切,对建设人员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其劳动能力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片人类生存的“生命禁区”。青藏铁路开工之前,曾经有人忧心忡忡地说,既然青藏铁路建设被说成是修筑新的长城,那么,在如此严酷的环境条件下,会不会出现成百上千个“哭长城的孟姜女”?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毫无根据!让我们回眸一下历史的画面,看一看青海省格尔木市烈士陵园吧。画面中的这一排排墓地,埋葬着为改建青藏公路、铺设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道、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而牺牲的年轻生命。看看这墓碑上的年龄吧:18岁、19岁、20岁……几乎全是生命的花季。青藏铁路第二次“下马”后,铁道兵第十师当年在风火山修建483米冻土路基试验段的战士,90%以上出现肺动脉高压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人们没有忘记,当年西北军区三次进藏大驮运时留在路边那白花花的骨骸。人们没有忘记,青藏公路通车初期,每个汽车运输团每年有30多名年轻战士牺牲……人们没有忘记,流行于青藏公路沿线令进藏旅客心惊胆战的顺口溜:“到了西大滩,两眼泪不干”,“到了昆仑山,如进鬼门关”,“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到了唐古拉,死神把手抓”……P108-110
-
厚黑学全书李宗吾厚黑的施用,定要糊一层仁义道德;不能把它赤裸裸的表现出来。即如我著这本《厚黑学》,你们应当秘藏于枕中,不可放在桌上。假如有人问你:“你认识李宗吾吗?”你就要做一种很庄严的面孔说:“这个人坏极了,他是讲厚黑学的,我认他不得。”口虽这样说,但,心里应当供一个“大成至圣先师李宗吾之位”。你们能够这样做去,所创的事业,一定惊天动地。关于李宗吾与厚黑学《厚黑学全书》作者李宗吾,1879年(清光绪五年)生于成都,一度任国民政府官员、四川大学教授,后来成为自由撰稿者,抗战胜利前夕的1944年不幸去世。李宗吾遍检诸子百家,读破二十四史,期望求得历史的真谛,终于发现,如果不是彻底的厚颜与黑心,就不可能成为大奸大雄。他把这一认识整理为理论,在1917年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奇书——《厚黑学》。《厚黑学》辛辣地讽刺了旧时政治的黑暗以及官场上的弊病,这无疑引起了许多官僚的忌恨而进行攻击,也有朋友对作者加以劝阻,以致《厚黑学》在成都《公论日报》未能连载完全。几经周折,在1934年才正式出版,受到读者的好评。
-
光圈中的凤凰曹景行凤凰卫视的人对拍照的热衷,已经有点异乎寻常了。在香港红磡的总部办公楼里,作者时常在信箱格子里发现一些新的相片,都是其他同事不知什么时候给作者拍下的。去年宋楚瑜访问大陆,作者们随团采访结束刚回到香港,摄影记者杜德基就把作者和把一路拍下的所有照片,制成两张光碟,每人一套。这是著名新闻人曹景行奉献给读者的第一本书。“主角”是他所服务的、有“中文CNN”之称的凤凰卫视。十七年前,曹景行从上海移民香港,投身新闻界。八年前,年过半百的曹景行以《杨澜工作室》节目顾问的身份加盟凤凰卫视。从此,在俊男靓女扎堆的凤凰主播队伍中,出现了一个长着招牌式灰白头发、戴金丝边眼镜的老头。这个“年轻的老头”很快以其清秀儒雅的外形,更凭借简练、独到、充满知性的“曹氏评论”,在凤凰卫视覆盖的全球华人圈获得了广泛影响力。作者简介: 曹景行,祖籍浙江,1947年生于上海,属于“老三届”中最“老”的那群。1968年下乡到皖南的茶林场,伴黄山十年。忽然可考大学,1978年获复旦大学录取,学历史四年后,入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跟随前辈学者研究美国和亚太经济现状,前后六年。年逾四十移居香港,转入新闻行业至今十七八年。前八年在平面媒体打工,初入《亚洲周刊》时当撰述员,后任副总编兼《明报》主笔,并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华文报章撰写评论。五十岁时再次改行做电视。先入“传讯电视”,主管“中天”新闻频道数月。1998年加入凤凰卫视,今年已是第九个年头。在电视新闻评论和台湾新闻报道两方面一直在作实实在在的探索。与同事一起创办了《时事开讲》、《总编辑时间》等栏目。2006年开始主持《口述历史》和《风范大国民》。2005年7月开始,在北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做访问学者,教课。
-
这样和上司说话刘青作为下属,如何把自己的工作成绩告诉上司?如何应对上司的批评?如何表达自己对上司的尊重?如何向上司诉说自己的委屈?怎么为自己创造和上司说话的机会?怎么说话,让上司感觉到你的忠诚?怎么引导上司对你说出真实的想法?怎么指出上司的缺点?怎么拒绝上司对你的无理要求?怎么和不同性格的上司交谈?希望您通过阅读本书,学会和上司说话的技巧,进而把工作做得更好,和上司走得更近,得到上司更多的赏识。
-
先站住再站高章晟曼晟曼,世界银行历史上最年轻的常务副行长,也是华人在国际经济组织中职位最高者。他在世界银行的十年里,每天平均工作15-16小时,跑遍了165个国家,管理着3500亿美元的资产。本书的内容主要回顾了章晟曼在世界银行这个精英云集、世界最大的金融发展机构里,怎样站住、站高的?晟曼世界银行历史上最年轻的常务副行长,也是华人在国际经济组织中职位最高者。他在世界银行的十年里,每天平均工作15-16小时,跑遍了165个国家,管理着3500亿美元的资产。章晟曼在2005年底离开世界银行,出任世界最大的商业银行花旗银行的全球副主席,同时开始着手传记的写作。在知名的国际组织里,中国人还非常少,担任领导职务更是凤毛麟角,而他的际遇正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借鉴。本书的内容主要回顾了章晟曼在世界银行这个精英云集、世界最大的金融发展机构里,怎样站住、站高的?
-
口才是练出来的翟杰著“讲台上的翟杰,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时而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而轻歌曼舞、风度翩翩。一言一语,口齿清晰,声声入耳;一招一式,赏心悦目,潇洒干练。紧要处,如疾风暴雨、排山倒海;舒缓时,如轻风弱柳、静水微澜。解疑难,如雪中送炭;讲道理,似抽丝剥茧。亦庄亦谐、或喜或悲、刚柔相济、张弛有度。台下的受众,不知不觉地被吸引、被感染、被疏导、被征服,情不自禁地与台上相呼应、相交流、相启发、相鼓励。整个台上台下,形成一体。时而喜笑颜开,时而声泪俱下;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掩面沉思;时而恍然大悟,时而跃跃欲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心灵得到净化,受到震撼,获得力量。” 这段话,是原辽宁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第一期学员、我的老领导——郭东义先生,对我的口才及主讲课程的评价。 当然,其中更多的是对我的鼓励和希望。我深谢不已。但是,当你知道如今的亚太十大杰出管理培训师,著名节目主持人—— 翟杰,小的时候,曾经是一个不爱说、不爱笑,胆小、懦弱,人送绰号“三阴天”、“小姑娘”,一见人就害羞的小男孩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也许是觉得不可思议,也许是觉得惊叹不已,也许你在心里划上了一个个大大的问号: ????? 为什么?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 那么,本书就从现在开始,向你讲述我是怎样从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蜕变成一个讲台上的风云人物,从而彻底改变我的人生轨迹的真实经历。请相信:如果你按照我的要求,按照本书给你的指导,一页一页地认真阅读,一步一步地刻苦练习,一次一次地深入思考,这些问号都会一个一个地变成巨大的惊叹号: !!!!!! 当你真正有这样的愿望,并决心一定要做到的时候,请将你阅读本书之前的一段讲话录音或录像,然后与你完成本书最后一个练习后的一段讲话录音或录像,进行比较。你会惊奇地发现:训练前的你和训练后的你,简直判若两人,令你自己都不敢相信。到那时,你也许会非常骄傲和自豪地说:学习翟杰很简单。超越翟杰也不难。这,就是我写这本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衷心地恭请大家,帮助我实现这个目的。翟杰,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特别提示: 1.准备好你的录音机、录像机,或带有这些功能的其他录音、录像设备; 2.找一篇或一段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文章;也可以不用任何文字,即兴发挥; 3.用你最佳的状态,朗诵或讲话,并用录音机、录像机将全部过程录下来; 4.录制完毕后,检查一下所录制的声音、图像质量,确定无质量问题后,将所录制的录音带、录像带封存,直到完成本书的练习; 5.在完成本书的训练后,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内容再录制一次,然后,将之前录制的资料和现在录制的资料反复播放,进行对比。 6.一切尽在不言中……P2-3
-
一次对话定成败(美)斯科特(Susan, S.)著;杨励轩, 静恩英译《一次对话定成败》为我们照亮了一条走向更加真实的道路,阐释了一种展现自我的崭新方式,以及作为一个人或一个领导,你应该坚守的信条。十六年来,苏珊·斯科特一直致力于培训客户强势对话的艺术,使他们通过改变旧有对话方式而取得非凡成果。正如她所言:事业成功越来越依赖于这种与同事、客户、朋友和家人积极进行的考察现实,增长见识,解决难题,激发内心雄心和充实关系的对话方式。《一次对话定成败》向你展示了如何利用对话法则、技巧和丰富的案例,一步一步地从第一次强势对话——与自己的对话——发展到应对那些最困难最重要的对话。苏珊·斯科特教你:如何克服障碍走向有意义的对话如何扩大和丰富你与同事、朋友、家人谈话的领域和内容参如何通过提高对话清晰度,促进理解和推动改变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如何满怀勇气和同情心熟练地质询他人的错误如何避免在讨论中发生摩擦如何控制自己和他人强烈的情绪如何建立与同事、客户、朋友及家人的崭新关系苏珊·斯科特想让你取得成功。为此,她告诉你,必须有效地进行日常的交流,这样你才能传达出你想要传达的信息,同时也得到你需求的信息。在这本指导书中,斯科特为你提供了以下内容:·克服阻碍有效交流的障碍·扩展交流范围,丰富交流内容·提高谈话的清晰度,促进理解·控制双方谈话情绪《一次对话写成败》是一本优秀的指导书,可以改变那些对你的成功至关重要的对话;它可以为个人和组织提供积极改变的机会,使日常人际互动更加有效,对目标有全新的理解以及与人们——工作中的同事,家中的亲属以及你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人——联系的新方式。
-
心碎的声音黄敬文 著《心碎的声音——战后伊拉克采访实录》真实记录了新华社记者黄敬文在伊拉克十个月的心路历程。 2003年他主动请缨,带着对巴比伦空中花园曾经的想象,踏进今天硝烟弥漫的土地。他来不及观察这里以前发生了什么,却看到茫茫沙漠,沉沉戈壁,大批疲惫的难民长途奔波却求助无门,衣食无着。如今黄敬文用一名中国记者的视角为我们描述了战后真实的伊拉克。这本书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又是记者遭遇战争无以规避的思索。本书图文搭配,以200多幅优秀的摄影图片,真实再现了战后伊拉克全貌。
-
我在白宫当记者袁炳忠 著这是一部来自一位优秀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札记,真实而又充满细节地记录了美国白宫的政治风云、波黑战场及阿富汗战争、中德关系等国际大事件。作者袁炳忠将自己在白宫做记者时,对美国政治、外交、社会、文化进行近距离观察的心得娓娓道来:关于90岁高龄的白宫女记者的传奇生涯;一个移民在白宫外抗议30载的辛酸故事;对美国两任总统克林顿和布什的比较分析;对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预测展望,希拉里可能成为一个改变美国历史的女人。作者还向我们详尽地展现了在波黑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惊心动魄的采访历险等等。本书的部分篇章曾《参考消息》《环球》《国际先驱导报》上登载,并获得过多项国家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