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
一人公司[美]卡丽·莱恩(Carrie M. Lane)万相·007号作品当不稳定时代来临时,我们如何应对失业后的事业与生活?通过 18个月的田野调查、9年的跟踪寻访,与400多位高新技术行业的失业者的深入交流,人类学家卡丽·莱恩深刻呈现了这群失业者的遭遇,并挖掘出隐藏在这一群体背后的生存哲学——“一人公司”:在精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理念下,白领很少将自己的失业归咎于“制度”或雇主,而是倾向于责怪自己,或将失业视为全球经济中商业周期和竞争的必然结果。由此,所有的工作都变成临时的,不再存在职业忠诚,个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做自己的后勤与财务,把自己当作商品来推销,当作一家“一人公司”来经营。他们小心经营着自己的“一人公司”。然而,当泡沫破灭,将一切寄托于自己的努力,还是唯一的出路吗?
-
全球科技社团发展蓝皮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球科技社团发展蓝皮书》以第三方视角,梳理总结了全球科技社团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等,展示主要国家科技社团的学科分布、管理机制、典型案例等,总结全球科技社团发展规律,科技社团从业人员、政府管理人员、研究学者等提供参考借鉴。
-
传记社会学鲍磊著20世纪80年代前后,传记转向成为社会科学中众多转向的一种。它发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芝加哥学派引领的传记研究,反对奉实证主义为圭臬的社会科学研究,关注个人经历、历史与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一转向消解或者说超越了社会学中传统的二元论,进而促使社会学家反思自己的概念架构、研究方法以及书写实践。在晚近的发展中,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了传记社会学这一具有分支学科性质的指称。社会学的传记研究不是统一的思想运动,作为“浮现中的实践”,这一处于晚熟状态的转向还存有不少争议。随着“传记时代”的来临,传记社会学势将成为一个开创性的研究领域。本书撷取并阐析了几种重要的理论视角,冀望有志此道者协力推进这一重要领域的开发。
-
走向环境人文主义宋丽丽 编生态批评是20世纪70年 代在生态危机、环境危机、 资源与能源危机语境中肇始 于美国的文学批评概念,具 有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特性, 聚焦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 研究。本书从生态批评反思 的向度研究文学在文明转型 以及人文主义精神转向中的 作用,具体内容包括:在理 论层面,涉及了文学的“生 态位”的跨学科分析、文学 生态诗学的本体建构以及生 态批评与文本合谋的叙事策 略;在实践层面,以生态批 评的视角开启中国文化之旅 ,对中国文学中的环境想象 、区域叙事的生态智慧、黄 河书写的感染力以及农禅的 深层生态思想进行了文化考 察。在生态批评的中国文化 之旅中,本书发现文学与环 境关系的研究 终走向人与 自然相互依存的整体主义自 然观以及基于地方的文化多 样性共生的环境人文主义建 构。 本书适合从事生态批评 、生态美学以及环境文学教 学与研究的文学学者以及研 究人员阅读,也可以为具有 生态环境危机意识、思考文 明转型以及可持续生存的读 者提供参考。
-
测量、设计和分析[美] 埃拉扎尔·J.佩达泽(Elazar J.Pedhazur) [美] 丽奥拉·佩达泽·施梅尔金(Liora Pedhazur Schmelkin)第1章是概述全书。第一篇是测量篇。第2章讨论了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第3章和第4章讨论效度问题,涉及的主题包括相关的效度、建构效度、内容效度等。第5章讨论信度问题,包括信度在测量和研究中的地位、信度的概念等。第6章是关于社会行为研究测量方法的概述,涉及的主题有评分量表、语义微分、访谈和观察等。第二篇是设计篇。第7章是对科学和科学研究的一般介绍。第8章讨论定义和变量。第9章讨论理论、问题和假设这三个彼此相关的主题。第10章讨论研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观念。第11章是对第10章的补充,主要讨论研究中常见的人为假象和陷阱,以及它们对研究结论效度的威胁。12—14章讨论各种研究设计,第15章是对抽样的概述。第三篇分析篇是本书的重头戏,联系第一篇和第二篇的内容讲解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研究的分析。第16章简要对计算机分析问题做了概括性介绍。第17章讨论简单回归分析。第18章是探索性研究中的多元回归分析。第19章是定类自变量设计。第20章是第19章的扩展——从单个定类自变量扩展到到多个定类自变量或因子设计。第21章是定类自变量和连续自变量的设计,是对17—20章的综合。第22章是探索性因子分析。第23章是验证性因子分析,第24章是结构方程模型。
-
新时代图书馆管理阿炳图书馆是教学和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新时代赋予图书馆新的使命与担当,对其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本书选取六个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云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对其管理特点与发展模式、责任与使命,以及发挥的作用做了全方位的介绍,重点阐释了各个类型的图书馆在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路径,以及新时代其新的功能与定位,旨在为新时代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提供指导与遵循。新时代图书馆要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双重目标。
-
图书馆有害生物综合管理上海图书馆典藏中心 编著本书介绍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在文博领域的应用,旨在尽可能避免使用化学方法,依靠维持良好的保存环境和内务管理营造一个不利于有害生物生存繁衍的环境,从而起到保护藏品的效果。与传统的化学方法防虫防霉相比,IPM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轻微,是一种可持续的方案,有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和出色的防治效果。化学方法向IPM的转变,显示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日益深入,文献(文物)保护从被动的“抢救”“修复”转化到更为主动的预防性保护。 上海图书馆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文献保护工作,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是由共同参与上海图书馆IPM实践的多位作者合作完成的。在系统介绍IPM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围绕政策制定、措施与程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特别是辅以若干“上海图书馆实践案例”,增强了参考性和实用性。本书既是上海图书馆推进IPM工作融入馆藏文献预防性保护体系的一份阶段性总结,亦是与国内图书馆界共享的一本IPM实用指引。
-
建设用地蓝皮书邓红蒂,林坚,左玉强《中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报告》,主要依托自然资源部部署开展的全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基于各级各类开发区经济社会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分别从全国、四大区域和四个重点城市群等不同尺度上,综合分析了2016-2020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水平、动态变化、区域格局和总体特征,并结合各区域与城市群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全书包括总报告、区域篇、重点城市群篇、专题研究篇与附录五大部分内容。总报告,综合分析2016-2020年全国开发区基本情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及变化情况,比较不同审批类别和评价类型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差异,揭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状况、变化趋势、类型差异和主要特征,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对策建议。区域篇,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个部分,分别对各区域开发区基本情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及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不同审批类别和评价类型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差异,揭示各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状况、变化趋势、类型差异和主要特征,提出相应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对策建议。重点城市群篇,对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开发区基本情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及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各城市群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状况、变化趋势、类型差异和主要特征,结合各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现状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对策建议。专题研究篇,梳理总结全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流程和工作开展情况,总结评述现有相关学术研究,分析典型开发区和典型企业的土地集约利用特征。附录,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依据清单进行总结,对2016-2020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进行汇总制表。
-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郭跃文,曾云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其治理的理念、手段、政策也从初级化不断走向现代化。本书以中国农村生态文明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村生态环境政策和专题问题的细致考察展开研究,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对中国农村生态治理的历程、现状以及面向2035、2050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研究。
-
建设用地蓝皮书邓红蒂,杨冀红,严金明节约集约用地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开展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措施,是缓解土地供求矛盾,解决“保护与保障”关系的必然选择,节约用地,少占耕地, 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保护耕地。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度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1056 号)要求,自然资源部确定了河北唐山、江苏无锡、福建福州、江西萍乡、山东淄博、河南商丘、湖北武汉、广东佛山、四川遂宁、宁夏吴忠等10个试点城市的2019年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详细评价试点工作。其主要任务是,以宗地为基本评价单元,对其利用程度、效益、潜力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查清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利用绩效和问题,存量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规模、空间分布和结构等,为建设用地监管、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为完善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详细评价技术指南提出意见建议。试点城市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研究,探索了详细评价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模式,形成了初步的评价结果。为此基于2019年度试点城市详细评价研究成果形成本报告。以微观宗地尺度为基本评价单元的详细评价,更加注重中心城区内部的潜力状况,也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本书为各试点城市研究成果的合集,重点从试点基本概况、基础资料收集、技术体系构建、评价结果测算、评价结果分析等角度进行整理,同时总结评价成果应用与反馈,将详细评价成果在规划编制、城市更新、政策引导等方面,设立专题,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借鉴,也为科研、社会提供研究基础。全书分为4个篇章,分别为Ⅰ基础篇、Ⅱ评价技术研究篇、Ⅲ专题篇、Ⅳ附录。其中,Ⅰ基础篇简述2019年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状况详细评价工作情况及技术框架;Ⅱ评价技术研究篇介绍9个试点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详细评价技术思路和主要的评价结果。Ⅲ专题篇重点介绍详细评价的成果应用与反馈,以及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状况等拓展研究。Ⅳ附录包括试点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状况详细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稿)、试点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状况详细评价数据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