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编出版是思想和知识公之于众的重要媒介,上海则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中心。1949年以前,全国80%以上的出版机构集中在上海,90%以上的近现代学术著作在上海出版,上海出版事业引领了近现代中国新知识传播与思想进步的潮流。2022年10月29日、30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共同主办了“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近50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出版与新知传播”“出版与文化交流”“出版与商业互动”“辞书与教科书出版”“出版与新文化”“出版与科技知识”“出版与政治活动”七个专题展开探讨。本书选编此次会议论文30余篇,研究涵盖书籍史、阅读史、印刷、翻译、版本和目录学等多元主题,体现了出版史研究的前沿动态。
-
无地可依[美]克里斯蒂娜·J. 沃利1980 年,14 岁的克里斯蒂娜·J. 沃利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所在的芝加哥东南部的钢铁厂突然倒闭,接下来的几年里,近十万名附近的居民也将失去工作。30 年后,沃利成为一名文化人类学家,她在《无地可依》中把人类学视角带回家,审视自己的家庭和整个美国蓝领阶层的命运,结合个人叙事和家庭照片,对“去工业化”的社会影响进行了细致的评估。通过描述家庭成员的努力奋斗和自己向上流动的故事,沃利揭示了在复杂的紧张关系之中美国工业衰退的社会景观。在其精辟的分析中,每个读者都可以了解为什么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为什么向上流动从集体性转向个人化,以及哪些政策错误导致了这种困境。
-
李学勤文集古史研究李学勤《李学勤文集》收录了李学勤先生自1956年至2018年期间所撰写的中文论著,约1000万字,分为7大类,即:古史研究、甲骨学研究、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简帛学研究、学术史研究、序跋杂文。全套文集共30册,最后一册为篇目索引和学术编年。《李学勤文集》展现了李学勤先生60余年科研工作中所走过的学术道路,为全面了解李先生的学术成果提供了丰富材料,同时也将为中国学术、中国文化的繁荣做出特殊贡献。(以学术史研究卷为例)学术史研究卷包括第21卷至23卷,其中第21卷收录的是2006年由巴蜀书社出版的李学勤先生的专著《周易溯源》,李先生依据一些考古发现,再结合文献考订来研究《周易》这部“六经之首、三玄之一”,目的是通过以文献研究和考古学、古文字学互相配合的方法,论证《周易》经文与十翼的形成时代。第22卷收录了李先生约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写的文章共41篇,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哲学,此外还有好几篇文章研究《逸周书》《尚书》《周易》《春秋》《左传》《管子》《老子》等。第23卷收录的是李先生大约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十年所写文章45篇以及大约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所写的国际汉学研究文章15篇,主要谈论“学术”“学术史”话题,此外还谈论了国学、经学等。
-
薪酬管理金福《薪酬管理》共分为11章,包括薪酬管理概论、基本工资制度、薪酬调查与薪酬水平、薪酬结构管理、奖金管理、福利管理、股权期权激励、不同岗位的薪酬设计、薪酬控制管理、薪酬运行管理、薪酬外包。本书集合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技能”“实训”,三位一体,“新趋势”“新方法”,合理运用。本书既适合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也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企业管理者,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感兴趣的人士、研究者、咨询师和培训师的学习、借鉴需要。
-
绩效管理刘娜暂缺简介...
-
印篆里的中国·甲辰消寒迎春套装韩天衡 著韩天衡先生是当代书、画、印三通的艺术大家,1940年生于上海,号豆庐、近墨者、味闲。2023年当选为西泠印社名誉社长,获终身成就奖。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多馆收藏,他更是被日本艺术界称为“继吴昌硕后,在日本最有名气的书画篆刻家”。202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韩天衡先生以七十余年研究和实践经验、面向大众传递印篆之学、呈现印篆之美的图书——《印篆里的中国》。该书以400余方中国历代极品印章,600余幅印文、印面、边款彩图,讲述中国3000年灿烂的金石文化和印篆历史,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辉煌绚丽的文明根基和面向未来的雄厚底气。临近新春,中华书局推出了《印篆里的中国·甲辰消寒迎春套装》,融韩天衡先生书、画、印艺术为一体,内含十二种物品,以答谢读者厚爱,并祝福五湖四海的朋友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本套装包括如下十二种物品:1.《印篆里的中国》图书一本。图书为中华书局2023年出版;2. 韩天衡书消寒图年历一卷。本消寒图为韩天衡先生为本套装题写,套装内卡片上印有原稿样貌,以飨读者;3. 自储墨小楷笔一支。小楷笔可用于书写消寒图,也可用于日常习字;4. 印石一方。印石为适合初学者的印度红石,硬度适宜,刀感好;5. 刻刀一柄。刻刀供读者体验篆刻艺术之用。刻刀锋利,请使用时注意安全;尤其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时,请家长务必做好保护;6. 海南奇楠福字沉香印六枚。此香取海南人工奇楠林沉香,由韩回之先生监制而成。沉香置于便携盒内防火海绵上,可直接燃香于其上。奇楠,是名贵的沉香品种,古代多为皇家贵胄使用,有提神通络、芳香开窍之功,可以舒缓情绪,温润心脾,改善睡眠;7. 韩天衡创作“福”字胸针印一枚。作为胸针佩戴,“福”字是新年送给自己一份“福”气,我们也可以带着“福”气走亲访友,也可以把“福”气送给家人、朋友和自己所爱的人;“福”字也可以做为印章使用,把新年的“福”印在自己想留下印记的任何地方;8. 韩天衡创作“龙”肖形胸针印一枚。甲辰龙年胸针,佩戴后尽显“龙”气,祝福新年新气象——宛如蛟龙腾空,气势磅礴;作为印章,可印在书、本或者其他物品上,制作自己的个性签名;9. 韩天衡画印笺纸一套八张。选韩天衡先生书画印作品制作淡彩笺纸,可以用来写诗词,抄录自己喜欢的名言和文字;写完的作品可以装入相框,摆在案头。不同笺纸底纹,体现不同的心境和意境,可以写给自己,也可以写给心心念念的人;10. 韩天衡书“福”字一张。苔锦纸印制,印章烫红金;11. 韩天衡书春联一套。特种苔锦纸印制,印章烫红金,低调奢华,细节处彰显高品质;12. “福石刻”刻印视频一段。读者朋友扫码可完整观看教授初学者刻“福”字印的过程,读者朋友可以用套装内的印石和刻刀,跟着视频自己动手刻出新年的“福”印。
-
杨春贵精选集杨春贵《杨春贵精选集》一书,视野恢弘、思想精深,既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坚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又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新发展,为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作出重要贡献。《杨春贵精选集》收录的文章,集中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紧跟时代发展的观念意识,彰显了“哲学与人民共命运”的理论风格,传播智慧,启迪思想,为广大读者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学会从哲学高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思想和理论修养,提供有益参考。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工作指导手册黄洋从2003年算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整整地走过了16个年头。在这16年中,我们既取得了前所未有成就,也出现过许多令人烦恼的问题。而究其根本,说到底还是理论准备不足。我们的伟大实践,常因缺乏理论指导而停滞不前甚至误入歧途。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组织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力量,共同编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用以指导今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一、 丛书名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工作指导手册系列)二、 学术总监冯骥才 三、 丛书主编苑 利 顾 军三、丛书内容该丛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针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本丛书初定20本,共探讨20个方面的问题:(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手册》苑利顾军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导手册》杨红(三)《中国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编撰工作指导手册》郭平苑利(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指导手册》王福州苑利(五)《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指导手册》周建明苑利 √(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工作指导手册》苑利顾军(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工作指导手册》杨红(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工作指导手册》杨慧子(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容易出现哪些问题》顾军苑利(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指导手册》苑利蒲娇 √(十一)《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工作指导手册》何燕苑利(十二)《小故事 大道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码解读》苑利齐易(十三)《中国乡土教材编写工作指导手册》苑利毕瑞 √(十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指导手册》苑利齐易 √(十五)《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手册》苑利顾军 √(十六)《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手册》穆森 (十七)《新版中国文物保护法解读工作指导手册》穆森 √(十八)《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指导手册》苑利(十九)《中国吉祥图案活用工作指导手册》朱青峰 √(二十)《中国非遗田野调查工作指导手册》苑利三、丛书体例(一)本丛书将设计成便于携带的“口袋书”,每本6万字。(二)本丛书将采取问答体方式,通过一问一答,形象生动地解答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们所关注的每一个问题。每个问题的解答篇幅在300-400字(一页纸)左右。四、丛书作者(一)丛书作者必须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基本原理,以确保本丛书表述理念的正确。(二)丛书作者必须懂得相关专业知识,必须有前期研究成果,这样才能举重若轻,做好该领域的专业性指导工作。(三)丛书作者必须具有循循善诱的讲述能力,以确保这套丛书的通俗性。
-
唐五代韵书集存周祖谟《周祖谟文集》丛书简介 ☆集中反映周祖谟先生毕生辉煌学术成就《周祖谟文集》共9卷。涵盖周先生古籍整理作品6种、学术著作3种、论文结集两种。总结、梳理周先生所创造的优秀科学文化成果;系统、科学反映周先生在多个领域的学术造诣;为学界提供精善、可靠的周先生著作版本。☆重排、校订文字所收文集和专著保持周祖谟先生生前编订成书的原貌。铅版久远模糊者全部改为电脑录排。细校文字、精核注引,修改了原书中的文字性讹误,施加新式标点,统一了体例。原则上不做内容方面的改动。☆制作索引 极便使用专著和文集新编主要术语、人名、论著索引,古籍整理作品依据文本编制字头或词条的音序及笔画索引。☆布面精装锁线 阅读收藏皆宜封面勾勒周先生伏案工作侧影线描图,每卷前附周先生生前珍贵存照。纸质光泽细腻,装帧精美耐翻,富有收藏价值。 这是《周祖谟文集》第六卷,收录周祖谟先生古籍整理作品《唐五代韵书集存》。本书由中华书局于1983年初版,选编了三十余种当时罕见的唐五代韵书残卷及相关的韵字摘抄和有关字母等韵的写本。同时,对每种材料的内容、性质都做了精彩的考释。这些对学界了解唐五代韵书的面貌、源流发展及韵字的音读训解都有极大的帮助。本次我们以1983年版为底本,修缮图片,改进印制技术,同时补入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韵书残叶三种(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版收录),并制作了针对韵字字头的笔画索引,供读者查检。
-
多模态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王洪林本书从符号学和多模态视角考察新兴多模态翻译实践,在多模态翻译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模态翻译理论,实现多模态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对话,回应数字化时代多模态翻译实践对多模态翻译理论的呼吁。本书主要结合网站本地化翻译、绘本翻译、字幕翻译等案例,从多模态翻译研究的学术史考察、视觉多模态翻译案例分析、视听多模态翻译案例分析、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多模态翻译与符际书写、多模态翻译研究焦点与前瞻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并回应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跨文化传播问题,提出基于多模态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符际书写和多模态书写路径,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外文化的双向和多向交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