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金刚经宗通箋注曾凤仪 撰,张培锋 笺注《金刚经宗通》是明代曾凤仪撰写的一部《金刚经》注本。本书经文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经》为主,同时参考北魏菩提流支和唐代玄奘译本,打破一般通行本采用的三十二分的结构,以天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所示“断二十七疑”为核心纲领;注文则节取长水子璿《金刚经纂要刊定记》精要部分、傅大士之偈颂,又广泛采集宗门语录中相关机缘语句予以会通,揭示《金刚经》的思想内涵。本书特色明显,对于研究宋元之后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宗通》七卷及曾凤仪《金刚经偈释》两卷为笺注对象,以光绪十一年金陵刻经处本为底本,校以咸丰三年本、《卍续藏》本及商务印书馆1925年刊本等,并对书中出现的重要典籍、人物、名相概念等作出简要注释或解说。
-
上马杀贼,下马念佛何腾 著暂缺简介...
-
六世班禅进京史实研究王晓晶 著暂缺简介...
-
清虚集陈耀庭《道教与宗教文化论丛:清虚集》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僧宝正续传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宋)祖琇 (清)自融 撰,性磊 补辑,吕有祥 点校《僧宝正续传》七卷,宋祖琇撰,辑录宋代禅林名僧三十人传记语要,于每一传之后附“赞语”。《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十五卷,清朝自融撰,性磊补辑,收集南宋建炎元年(1127)至明末永历元年(1647),凡五百二十一年之间,九十七位著名禅僧传记。亦于每一传之后附“赞语”。 以上二书,内容上与其他宋明时期的禅宗史料相互印证补益,二书合刊出版,《僧宝传》这一体例的禅书就完善了。弥补了禅宗其他《僧传》《灯录》或偏重记事或偏重记言之不足,是考察和研究中国北宋末至明末禅宗历史和思想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加尔文与文化大卫·霍尔内容简介:本书是纪念加尔文诞生500周年系列图书的*后一卷,探索加尔文的思想所影响的人类研究与活动的广大领域如历史、法律、艺术、经济、文学、哲学、政治、科学、商业、音乐、医药和新闻等。加尔文激发了众多的跟从者,把他的思想应用在人类活动的各种形式上。本书包括15位作者,他们在探索加尔文所产生的文化影响时,既有真诚的敬意,也包含了善意的批评,维持着一种健康的平衡。
-
中国西南文化研究2013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暂缺简介...
-
无神论与宗教知识问答马品彦 主编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宗教相对立的无神论与宗教相伴而生。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神论和宗教都论述了各自对待宇宙或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的看法,只不过二者在这些总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对立。无神论认为,整个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世界上没有什么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即神的存在;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造,并使其为人类社会服务的。而宗教则是指“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语)。这里所说的“外部力量”,即指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由于人类自身认识所存在的局限性,这两种力量常被赋予了原本不存在的至高神圣性,并被视为是一种超人间的神秘力量。
-
中国的古代宗教郭绍林 著本书将分章介绍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含“儒教”)、佛教、道教、三夷教与民间宗教,概述各教的历史简况,介绍其基本教义、教理。重点讲述各教在中国古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特别将以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历史背景为主,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独特视角。
-
中南亚的民族宗教冲突潘志平 编著关于“中南亚”,我们定义为:在我国新疆境外附近的中亚五国,包括车臣在内的高加索地区、伊朗、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拥有大量穆斯林的印度西北部。这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东西文明在这里碰撞;这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多元文化在这里融合;这是宗教传承的胜境,这里的伊斯兰教绚丽多彩。这一深厚的历史底蕴决定,阿富汗经常处于中南亚地缘文化的枢纽,也正因为如此,它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成为中南亚缘政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