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中国宗教流变史郑鹏程,丁波等编著本书介绍了中国道教流变、中国佛教流变、中国基督教流变、中国伊斯兰教流变等中国宗教流变史。
-
东巴神谱戈阿干编著文字与绘画,自诞生之日起,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是所谓书画同源,这在汉族的甲骨文中,我们尚可看到一些,但是甲骨文的源头,目前还未发现可资证实的考古资料,而在汉文化中,字画的异流,已在甲骨文之前就出现了,而活着的纳西象形文,至今保留着亦字亦画的特点。纳西族聚居在中国西南滇川藏毗邻地带,他们创造和保存着古老的象形文。纳西东巴用这些活着的古象形文字符号,书写并流传下近千卷包括史诗、神话、历史、宗教、天文、民俗乃至画谱、舞谱等不同内容的民族文化典籍。本书收录了部分东巴图谱。
-
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法研探及标注黄胜常著本书对地藏王菩萨本愿经,俗称“超度”经,进行了注释和深入研探,讲解该经法在佛学中的地位和真正的作用。
-
佛教学李富华[等]著本书第一次使用“佛教学”这一概念。表明此书是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考察佛教的一种学术专著。本书论述了佛教学研究的对象、特点及研究方法;记述了佛教产生及其在世界各国流传的历史;阐释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基本理论;回顾了百年来佛教学术的发展轨迹;展望了未来21世纪佛教学研究的趋势。本书将为广大读者提供佛教学的最基本的知识;也将为佛教学术界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相关的信息。
-
五蕴心理学惟海《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以现代心理学的观念和方法,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来系统全面揭示佛教五蕴说中丰富的心理学资源,及其独特的古典心理学范式。最有特色的一本阐发佛教心理学的专著。《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内容包括心理的五蕴系统结构,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黄向五蕴系统,纵向五蕴层次。五蕴的缘起过程,内明与心悟,五蕴范式在心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应用,五蕴心理学的前景等。1.《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以通俗性介绍五蕴心理学范式为主。《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对范式的理解是:与对象的自然物理结构和规律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基于这种理解,把五蕴缘起视为关于心理机能体系的系统知识。2.《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把释迦牟尼佛视为发现心理机能结构和缘起规律并创立五蕴心理学范式的心理学家。3.五蕴的概念,不人主蕴涵着建构的关系,也带有对心理功能进行价值批判的意义,故五蕴起理论作为一种心理学体系,必将提到五蕴缘起在人生修养中的应用,但《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尽量回避佛教的宗极、信仰、修行、解脱等宗教性内容。4.《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关于五蕴心理学范畴、概念的甄别原则:五蕴缘起等基本范畴,源自释迦牟尼佛,也是自其传入中国两千年来得到认可的。心理领域的一般概念,则参考佛教经论、现代心理学和汉语习惯用法。5.《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对心理哲学的基本问题,按层面不同则知识性质不同的观点,分别理解。在心理现象的层面上,《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同意世俗谛中心理意义上的存在,即以觉知为存在,肯定心理意义上的“实有”。有心理存在的本体论上,观点是“业即是有”,白话诠之,大意为“存在即作用效能”。6.《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上下册)》就主要性质而论,不是研究性著作,引文标注格式,在规范性与经济原则之间行中道。
-
达摩祖师传(明)清溪道人著;闵悲校勘暂缺简介...
-
米拉日巴传桑杰坚赞著;刘立千译刘立千先生生于1910年的四川省德阳县。1932年离开西南重镇成都到康定教书,期间拜师求学,研究藏文和藏传佛教宁玛派、格鲁派、嘎举派和萨迦派的教法。1936年出任根桑泽活佛随行助手和翻译,开始涉足藏学领域,并发表译作《大圆胜慧》。1944年春,出任成都华西协和大学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正式从事藏学研究。此后推出力作《印藏佛教史》。受到学术界的一致好评。米拉日巴是西藏佛教葛举派第二代祖师,一生坚韧不拔实修苦修,用道教形式宣传佛教,广收门徒,在西藏人民中有广泛的影响,是西藏佛教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15世纪,僧人桑杰监赞根据民间的传说故事撰成此书。此书是研究西藏佛教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数次由刘立千翻译。
-
无神论与宗教知识问答马品彦 主编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宗教相对立的无神论与宗教相伴而生。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神论和宗教都论述了各自对待宇宙或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的看法,只不过二者在这些总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对立。无神论认为,整个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世界上没有什么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即神的存在;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造,并使其为人类社会服务的。而宗教则是指“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语)。这里所说的“外部力量”,即指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由于人类自身认识所存在的局限性,这两种力量常被赋予了原本不存在的至高神圣性,并被视为是一种超人间的神秘力量。
-
佛教哲学方立天著内容简介本书是为文科大学生、研究生了解宗教而编写的侧重于知识性和学术性的读物。书中选出佛教探讨的主要哲学问题,分别叙述其基本内容、源流演变,勾勒出佛教哲学的发展轨迹和传统体系。书中除介绍了佛教哲学的构成、流派、历史和著作外,主要从佛教的人生论、宇宙论和认识论三方面揭示了佛教哲学的内涵,并总结了其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从而为广大读者把握佛教的根本思想宗旨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导向和途径。
-
成唯识论直解林国良撰对原著进行了译注和评析。今译部分,根据唐代窥基《成唯识论述记》所提供的资料,对原著艰涩简略的论述,以加括号的方式,补充了必要的内容,使其具备可读性及一定程度的通俗性;注释部分,力求简明扼要;评析部分,对原著各段文字的难点作了解说,对复杂的论述作了归纳,对其思想与佛教内外各学派思想的异同作了分析,并将唯识学的理论与心理学、哲学等现代学术作了比较研究。《成唯识论》是佛教唯识宗的基本经典,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部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