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道德经演义周立举本书作者谨遵《道德经》原著,参考历代名家对《道德经》的智慧解读,融合儒、释、道的精华,结合中外心理学、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借鉴中国古代经典的问答模式,结合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变化和发展特点,用通俗大众化的语言,对《道德经》义理及智慧进行全方位深度推演,试图运用全新的视角和思路,抛砖引玉式地解读、理解、应用、传承《道德经》。
-
21世纪美学热点问题乔学杰中国美学,自晚清民国进入世界现代进程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学人,初是王国维、蔡元培、刘师培、梁启超等,接着是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方东美、蔡仪等,再后来是李泽厚、高尔泰、马奇、蒋孔阳、杨辛、葛路、蒋培坤、刘纲纪、叶朗、曾繁仁等,他们的优秀论著,呈现出了中国美学波澜壮阔的演进历程。《21世纪美学热点问题》论文集就是《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部名栏“美学·环境美学”2001—2017年问所发表的美学热点方面的论文选编。《21世纪美学热点问题(套装上下册)/名栏建设文丛》按主题和热点,分成四个部分:美学问题、美学新进展、美学史、美育。
-
环境美学基本问题研究乔学杰在美学领域中,环境美学是一个新的然而十分重要的领域。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并且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美学的研究广度与深度也在不断拓展。迄今为止,环境美学国际学术会议已经开了六届,论题从森林、水、湿地,到民居、农业、城市规划,几乎涵盖了人类外部世界的方方面面。在我国,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钱学森先生提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陈望衡教授提出“培植一种环境美学”以来,关于环境美学的研究正在深入而广泛地开展。为了促进这个新学科的发展,《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从2006年第4期起,开设“环境美学研究”专栏,这本文集,就是本栏目十余年来持续推出的国内外新研究成果的荟萃,希望藉此推动学术界关于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
科学与宗教(加拿大)伊夫·金格拉斯(Yves Gingras)著无论从对象还是方法上讲,科学与宗教都是截然不同的两大领域。然而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它们二者的关系便一再引起人们的讨论,甚至不断有人提出要让二者进行“对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科学与宗教:不可能的对话》的诞生正是源自这个问题。科学史学家伊夫·金格拉斯(Yves Gingras)首先分析了17世纪的科学在争取独立自主的道路上遭遇的神学羁绊。接下来,他回顾了伽利略从1633年因异端言论获罪到350年后教皇若望-保禄二世终于为其恢复名誉的漫长历史过程,叙述了欧洲学者在此期间做出的不懈努力。最后,他向我们展示了随着科学自然主义思想逐渐进入地质学、自然史、人类史、社会史、宗教史等学科,上帝与自然神学如何在18-19世纪渐渐淡出、走向科学的边缘。如今,一些宗教教义和民间信仰对已经得到充分证实的科学成果依然持有抵触的态度,而且这种现象颇有抬头之势。对此,作者呼吁,在理性和信.仰之间,我们应当做出选择,加入理性的阵营。
-
孟德斯鸠在晚清肖少启孟德斯鸠对晚清的影响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史学课题,孟德斯鸠的相关学说和理论对于晚清士人探索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之“道”和开启民智具有重要的媒介作用和启迪价值。但我国学术界缺乏整体性研究,在史料的系统性梳理方面亦存在严重欠缺和不足。本书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相关文献,研究内容主要涵盖孟德斯鸠传入晚清中国的历史背景,晚清主要社会思潮,晚清士人对孟德斯鸠著述的翻译,孟德斯鸠自然法思想在晚清中国的发现、翻译、传播、接纳、诠释和借鉴的动态过程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大乘大义章陈扬炯 著本书是东晋慧远与印度高僧鸠摩罗什两位大师之间的佛学问答。慧远为当时南方佛教之领袖,Shou创佛学中国化的先河,他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观点,成立新的佛学理论。而鸠摩罗什是中观学派承上启下之人物,中国四大译经师之一,享誉盛名。当时中国佛教正处于糅合相关学说的酝酿期,中印两大思想家之间的佛法讨论,更是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此番问答可以说是中印两国思想的一次重要交流和撞击,亦可作为两国思想文化之比较。
-
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 》雷克斯·巴特勒《什么是哲学?》的秘密就在于,这本书和它的主题、它的发生、它的评论都同时呈现在一个交互且不可分割的生成之中。这也就意味着它们每一个都不先于另一个,也都不能给出决定性的言说。正是出于这个理由,《什么是哲学?》这本书将永远向未来开放,德勒兹与加塔利将之定义为“一个从不终止,总是在产生之过程中的新世界”。
-
明清禅宗牧牛诗组之研究林孟蓉暂缺简介...
-
王阳明熊逸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乃至清朝编修《明史》,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他又仿佛头顶光环的圣徒,有神鬼莫测之能,每每还有灵异的奇遇。于是我们每个人对王阳明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己对史料的采信方式以及认知误区之有无或多寡。是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
从德川到明治桂岛宣弘本书为日本思想学家桂岛宣弘教授2001年来有关近世、近代日本自他认识问题的论文作品选集。作者采用越境思想史学的方法,以自他认识为切入点,放眼东亚世界,通过对儒学、宗教、近代天皇制意识形态、日本民族主义等问题进行分析,清晰而全面地对日本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日本思想史学及东亚思想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同时,结合天皇制、领土问题等现实课题,从历史学家的立场出发,展望了东亚世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