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老子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李红霞《老子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考察了老子思想与海德格尔的联系和对海德格尔哲学研究和思想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二者关联的一些基本主题、海德格尔对老子思想的吸收,以及老子思想对海德格尔的语言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影响,尤其剖析了海德格尔对老子思想以及东亚思想的一些误解。《老子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特别注重探析二者在具体概念和观念方面的细微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审美和人生上表面相似、实则差异的态度。
-
宗教民族主义[荷兰] 范笔德,巫达,[荷兰] 范笔德 编,张伟东 译《宗教民族主义: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在印度》要论证的是,宗教是印度民族主义的核心。《宗教民族主义: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在印度》首版于1994年,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民族主义是世俗的,而基于宗教的社区动员活动则属于地方自治主义。所谓“地方自治主义”指的是基于特殊社区利益的、非法且边缘的政治活动。《宗教民族主义: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在印度》改变了这种观念。时至今日,大多数学者都已经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对于所有形式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来说,宗教并不处于边缘位置,而是牢牢地占据了中心地位。《宗教民族主义: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在印度》的基础是作者在北印度朝圣地阿约提亚进行的田野调查。在那里,作者见证了阿约提亚寺庙之争中印度教动员的萌发,印度教徒们想要把建在已毁的、所谓的印度教罗摩神(印度重要的史诗之一《罗摩衍那》中的英雄人物)出生地遗址上的清真寺迁走,而这一清真寺则是在16世纪由莫卧儿王朝的巴布尔大帝所建。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这场反穆斯林运动就成为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核心,并延续至今。自从1994年《宗教民族主义: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在印度》出版至今的二十多年里,占多数的印度教徒和占少数的穆斯林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就在这二十几年间,相对多元宽容的政治风潮已然被更为激进的多数主义所取代。《宗教民族主义: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在印度》中对宗教仪式和宗教想象的人类学研究,一方面为民主选举的政治科学提供了其他选择余地;而另一方面.则准确地解释了印度政治中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统治地位。
-
辽金元基督教重要研究文献汇编张志刚,卓新平 著人们常说元代基督教研究是冷门学问,这个学科的先辈们不会这么认为,他们开创性的工作并不因为这是个填补空白的“冷门”,甚至不是因为其在宗教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这个学科的价值应该更大范围地将其置于中西文化交流史、国人精神文明的演进史中加以考虑。从研究的角度说,本文集所辑录的大部分作品在当时均具开拓性,尤其在那个信息不够发达、交通更不够便利、所有资料的存储都依赖大脑和卡片的时代,这种贡献更是弥足珍贵。无论是文献考订还是人物探究;无论是史料解读,还是遗迹辨识,过往的研究堪称不可或缺的路标与参照。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人物如爱薛、按檀不花、赵世延、马祖常等人的研究更加深入,对日渐增多的也里可温碑刻的阐释更加清晰,对元代笃信基督教的各突厥部落遗迹进行了更深入地勘察,……,元代基督教研究正日益摆脱一个派别研究所“注定”的冷门学问,向更为广阔的民族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互动的境遇进展。
-
中国境界哲学与境界神学梁燕城 著《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由多个研究系列组成,包括理论探索、历史研究、现状研究、人物研究、名著再版、史料汇编等。本书为该丛书的其中一册,包括中国境界哲学的探索、中国境界哲学到境界神学两部分内容。
-
藏传佛教教派之噶举派索朗其美 著暂缺简介...
-
那先比丘经吴根友 著《那先比丘经》主要记载部派佛教后期——公元前二世纪中叶传说中的佛教大师那先与统治北印度的希腊王弥兰陀说经论道之事。该经实际上反映了印度佛教文化与希腊文明的初次对话,是印希文明交流史上重要的历史典籍。
-
佛教文献研究方广锠 著,方广锠 编《佛教文献研究》(第三辑)是论文主要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主办的“敦煌遗书与佛教研究”会议成果,内容主要是对敦煌文献及佛学相关专题的研究。《佛教文献研究》是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敦煌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学术学术刊物,每年一辑,该刊设佛教文献研究、书评、专题综述、研究论著目录等四个专栏,宗旨是推进佛教文献研究、建设佛教文献学。
-
法华思想林保尧 著本书是有关《法华经》种种问题的考察,以及《法华经》中诸种思想的圆解。《法华经》是大乘经中广泛信奉的经典。对于如此广泛流布于亚洲地区的《法华经》,在选取问题研究时,本书尽量地给与平易性的解析。本书构成上,共分为九章,内容涵盖《法华经》的成立史、佛陀观、宗教性的实践等问题,是一本研究《法华经》值得参考的书籍。
-
佛法真义赖永海 著《佛法真义》从“佛教的真精神”“佛法智慧”以及佛教的历史三个维度,以“什么是佛教的真精神”“何谓佛法智慧”“印度佛教源流略览”“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四个章节,全面、系统、深入地阐发了“佛法真义”,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晓畅,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中国佛教的基本精神和思想特质,以及中国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依淳 著“本生”是指佛及其弟子们于过去生中的故事,特别是指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无数劫以来,修种种菩萨行的故事。 《本生经》不仅事佛教文学、艺术的宝库,更是菩萨思想和大乘佛教的根源。本书由兴起、特色论至影响,明立《本生经》于整个佛教发展的轨迹,有助于彰显《本生经》的地位,内容亦周衍深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