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中国汉地佛典翻译史话顾伟康 著一部佛法入华史,就是一部佛典翻译史。文化传播需要载体,通过贸易、战争、通婚、传教……一个个具体的个体行为,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地融合成为群体的社会现象,一种文化方能进入另一种文化。所以,佛法东来,是一个过程,绝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的。从汉末,到唐宋,数百年间,无数的高僧大德,翻雪山、涉流沙、泛重洋,将佛教经典一夹一部地携来中国,一字一句地翻译出来,佛法,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进入了中国。本书则力图用“史话”的形式,去追溯这一伟大的历史,重现那感人的人物和故事。
-
中国净土宗伦理思想研究钱姝璇 著本书既是对中国净土宗所内蕴的伦理思想的专题性研究,也是以宗教伦理学理路梳理净土宗经典从而阐发其伦理意蕴的创新性研究。作者以“信、愿、行”为逻辑主线,主要围绕中国净土宗重要修行理念进行阐述,从伦理学和宗教学跨学科维度,融合文献诠释和义理分析,在遵循佛学思想研究基本规范的基础上,运用伦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对其作了有经典依据的阐发,进而探讨了其伦理实践内容,形成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学术价值。
-
耽玄与尘居程乐松 著以经典解读和观念诠释为基本进路的思想史研究,与围绕信仰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展开的社会史研究可以被视作宗教历史研究的两个支点。信仰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始终关切超越的旨趣必然使得信仰以某种思想或观念的方式否定或疏离日常生活和世俗世界,确立独特的宇宙秩序与信仰价值;与之相对,信仰实践的展开又是与日常生活须臾不离的,从现实的意义上说,一种纯粹且脱离了世俗生活的信仰是难以想象的。就道教而言,修真登仙的玄思与禳灾祈福的实践是不可分割的,科仪戒律的规制与度牒帐籍的律法也是并行不悖的。如果要尝试理解某一个历史时期中的道教信仰,就需要结合其时的经典文献与社会生活。鉴此,本书以唐宋时期的道教信仰为主题,分别从隋唐时期的道教信仰思想与唐宋时期的律法及信仰关联两个视角展开专题研究,展示上述一体两面的信仰史框架。
-
弟吴宗教源流弟吴贤者 著《藏籍译典丛书》之一。作为一部早期的历史文献,这部著作可谓是一部完整的吐蕃通史,不仅具有独特的史学观念、编写体例、叙事风格及叙事文体,而且具备了完整的断代、分类体系,在藏族史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该宗教史籍当中还有许多在其他史籍中少见的内容,如吐蕃小邦、吐蕃法律制度、吐蕃寺庙、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的历史以及已失传的珍贵古籍史料等,都是它的独特之处。
-
道风艺韵董中基 编2019年11月,由浙江省道教协会、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古琴艺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论坛”举行。本书为2019年浙江省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的论文集汇编,主题为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道教中国化的路径,其中特别研究了道教与古琴艺术。论坛设立了“道教与传统艺术”和“道教与古琴艺术”为主题的两场分论坛,与会人士共同探讨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次论坛收到的论文,基本围绕道教与中国传统艺术来展开,力求探索进一步引导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道教中国化进程的可行路径。
-
齐梁皇室的佛教信仰与撰述李猛 著兰陵萧氏作为齐梁皇室,在南朝的政治史、佛教史以及文学史上都有独特的位置,历来都是南北朝文学、史学乃至哲学研究的热点话题。《齐梁皇室的佛教信仰与撰述》一书不拘于学科限制,以晋唐佛教文献以及传世史部、集部文献为基础,以齐梁皇室的佛教活动与相关撰述为主要线索,融合文史,深入讨论了齐梁时期的佛教、佛教影响下的士人思想变迁与诗文创作,以及内外典籍编撰等诸多领域的问题。 本书是对目前中古史研究领域细致分析史料、诗文等文本的进一步延展和开拓,动态地解读了佛教文献的文本变化,深度分析了其年代、层次、史源,并发掘佛教文献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对现有南朝文学史、佛教史、政治史乃至中古士族等领域的研究模式有所突破。
-
梵汉对勘心经·金刚经黄宝生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梵汉佛经对勘丛书》之一,收录了《心经》和《金刚经》,由梵学专家黄宝生先生从梵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也是中国早期佛经翻译的重点。其中《心经》和《金刚经》为著名。本书依据梵语原文将两书译为现代汉语,并且列出古代经典汉语译本,依据梵语原文的语意,照顾到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重新标点古代译本。本书依据多个梵文本和汉译本,校勘梵文,依据梵文本,对于古代译本的疑难和特点做出精要的注解。
-
拉丁美洲解放神学暂缺作者本书力图深入拉丁美洲历史,展示拉丁美洲解放神学的历史纵深。这个研究其实已经越出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拉丁美洲解放神学的范围,进入了更广阔的拉丁美洲思想史之中。这本书以“梅斯蒂索化”作为基本线索来梳理拉丁美洲文化传统,把西班牙和印第安混血形成的“梅斯蒂索”推向前台,置于关注中心。按照健辉的理解,解放神学就是拉丁美洲梅斯蒂索传统的承续者,是拉丁美洲寻求自我肯定、获得自我定位的一部分。
-
近代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研究边茜 著本书系西溪丛书之一,在作者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以1868-1919年间的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和近代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的基本情况,其次从文学翻译与创作、文学观念与文学活动三方面对近代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在文学领域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联系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将对近代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的研究置入文学史范畴,做整体性的评价。除绪论外,本书五个主要章节分别对这一文人群体的定位、文学翻译与创作、文学观念、文学活动、文学史地位与影响做了详细分析。弥补了近代文学史上对持基督宗教信仰群体的着墨真空,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以清末民初中国基督宗教文人作为研究对象,可以系统整理这一时段中国基督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在文献层面上对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研究加以补充。
-
方以智禅学研究邢益海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本书以完备的史料、精微的分析对方以智的逃禅时间、禅学思想渊源及方氏禅学的核心观念展开研究,并注重解读方以智的逃禅心态及其禅学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影响。对于研究方以智生平、交游和三教会通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明遗民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