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汉传佛教高僧[法] 高照民 著本书作者是一个外国人,在《高僧传》等资料的启发下,收集并整理出了一些与汉传佛教界交流的高僧档案。书中所提到的50位高僧,出自从东汉(25年至220年)至近代历史中,如玄奘、鸠摩罗什、达摩、慧能、太虚、弘一等,截止2000年去世的高僧不录。所选材料并非权威。
-
死去活来禅道智慧论刘泽亮 著本书在简要回溯禅宗从创立到成熟、发展以至推扩大至日本、欧美流变历程的基础上,系统地从生佛不二的心性论、般若直观的禅悟论、语势兼用的传释论、缚脱不二的解脱论等四个方面阐释作为禅宗之道的哲学与人生智慧,并对禅道智慧的人间性与人生性的特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透视,揭示禅道与生死、生命与生活的内在紧密关联,彰显禅道在死去小我的凤凰涅槃之中活出全新的大我、快乐地活在当下的现代性。全书学术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深入浅出。
-
一心万法柳幹康,陈文庆,刘泽亮 著永明延寿是唐末、五代、宋初的重要佛学思想家,作者在全面整理、点校《永明延寿禅师全书》的基础上,积十数年之功,全面梳理延寿一体(心体)两翼(观心、万善)的思想体系,对其以“禅尊达摩、教尊贤首”为代表的延寿圆融诸宗思想及其由禅门法眼宗三祖到净土宗六祖的形像变迁作了深入的阐释,是基于全面占有延寿全部原始材料之上对延寿思想进行多维度系统研究的一部力作,特色在于新材料、新视点、新成果,将对延寿佛学思想研究起到重要的理论推动作用。
-
诗僧寄禅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宗派史· 大海奇珍达隆巴·阿旺朗杰,道帏·才让多杰 著暂缺简介...
-
佛教与民俗段玉明 编《佛教与民俗(第2辑)/佛教中国化研究系列,普贤文库》收集的论文,是近年来关于佛教与民俗研究的部分成果。旨在研究佛教文化怎样化成中国的风俗习惯等系列问题,力所能及地弥补中国佛教史研究的疏缺。
-
明清济南府佛教研究高强 著本书从明清济南府佛教发展背景述论、明清济南府佛教发展状况、明清济南府佛教与世人、明清济南府佛教与当地社会、明清济南府佛教的特点等五个方面入手,探究明清时期(1368—1840)济南府佛教的存在和发展状况。丰富了学界对明清时期济南佛教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夏坝·降央克珠文集3夏坝·降央克珠 著本文集第三部为《随念三宝经广略释文集》,该著作以《随念三宝经》为依托,作者广泛运用了藏族传统翻译文献与汉文翻译文献中的相关具量论典以及藏地传统学者有关《随念三宝经》的各种著书立说,对经文做了详尽而准确的阐释。
-
中国禅学黄夏年 编禅宗是佛教中国化里最典型的宗派之一,有强烈的中国特色,本书为黄夏年主编的《中国禅学》新两期的论文集。本论文集由来已久,整体水平较高,所纳入的皆为佛教与禅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的相关论文。本次书稿收集了专家学者关于禅宗相关问题论述文章,从禅宗中国化、生活禅研究、禅宗经典研究、人物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禅宗的文化内涵和在新时代发展的意义。
-
古代印度佛教经典中的治国思想研究丁小平,丁文珺 著实际上,古代佛教流传地区的国主,如果其国家治理方案有取材于佛教的话,多是以转轮圣王之治为理想的。国王本人虽在思想上取佛家的某一派的理论为主要依据,但多不会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推行这一派的价值,仍然某种程度上秉持了政与教的分离。转轮圣王之治的实质,其实就是尊重世间的缘起和合性,尊重民众的主体性,国主所处位置在缘起的社会生活中地位重要,自然要尽量多地发挥其正向作用。如何发挥其作用,需要具体治理的智慧,这常常是佛经中相关题材主要涉及的内容。另外,作为国主辅相,不仅需要具体治理的智慧,其实通观大局的智慧更是不可少的,而这,他们往往是从佛教中超过、出世的一面中获取的。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有俗语:“山中无衲子,朝中无宰相”,道出个体的宗教实践回报社会的意义,这对于特重大乘菩萨道的汉传佛教来说尤其如此。但是,关于为何大乘佛教宗教实践转出来可以回报社会,佛家理论如何走出宗教实践的范围而有益于社会大众,却是少有人关注而又非常有价值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