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译解张文曦 译本书是东晋时期鸠摩罗什与慧远关于佛教大乘经中的义理问题的书信问答。往来书信是他仅存的思想结晶,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鸠摩罗什忠实地继承龙树思想。至于庐山慧远,世人通常只知他是净土宗初祖,却不知道慧远也精通小乘毗昙学,这些书信很多都是大乘思想和阿毗昙思想的直接交锋。全书共二十七问,约二十万字,翻译所用的底本是中国佛教历史博物馆邱盘校勘本,与木村英一的《慧远研究遗文篇》互校,除翻译外尚有大量的讲解考证,讲解时采用以经证经的方式,所有观点均引用有准确的经文加以印证。经审,此书内容没有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宗教政策的方面。
-
大众庄学胡文臻,潘晨光,郭飚庄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主义的主要初创者,其哲学观点早于西方哲学200多年,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辩证法系统核心内容建设者之一。庄子提出的“人与自然”的应用哲学关系表现为批判精神;“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价值重塑、应用实践;“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守弱贵柔与智慧辩证。本书以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庄学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思想和畅、通俗易懂,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精神,再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
仪式空间与文明的宇宙观何贝莉本书是一项研究藏传佛教寺院的田野民族志。田野点是西藏山南市扎囊县境内的桑耶寺。它始建于公元8世纪中叶,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备的佛教寺院。通过为期八个月的实地考察,以及对相关历史文献、伏藏典籍和口述故事的分析;探讨桑耶寺仪式空间的各个层次及其蕴含的观念体系。此次田野考察表明:尽管桑耶寺素以佛教在西藏的代表性寺院著称,但这里呈现的“仪式空间”却非佛教的观念体系所能涵盖。换言之,桑耶人生活中的“佛教”,并不是学术建构或宗教教义所呈现的纯粹形态——其兼容并蓄的特质,使此地的信仰体验早已超越“佛教”定义的基本范式。出于此因,作者试图暂时悬置对田野点进行宗教学或佛学意义上的考察,而代之以人类学的“文明”理路,以期描绘出桑耶寺“仪式空间”所表达的“须弥山”(佛教宇宙图式)与“拉、鲁、念”(宇宙三界观)之间的关系图式。这幅关系图式,或可视为西藏复合文明的一个缩影。
-
驳无教养的犬儒尤利安这部文集包含尤利安的演说辞第2《君士坦提乌斯的英雄事迹或论王权》(The Heroic Deeds of the Emperor Constantius or On Kingship)和第6《驳无教养的犬儒》(To the Uneducated Cynics)、讽刺作品《诸皇帝》(The Caesars)、两篇演说类书信《致祭司》(A Letter to A Priest)和《致雅典元老院和人民》(Letter to the Senate and People of Athens)。本文集还选译利巴尼乌斯(Libanius,公元314-393)两篇论尤利安的演说辞:《尤利安葬礼上的演说》(Funeral Oration Over Julian,演说辞18)和《论为尤利安复仇》(Upon Avenging Julian,演说辞第24)。
-
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 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近年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编写高质量讲经范本为主要载体,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取得积极成效。在此基础上,编者响应时代召唤,回应穆斯林群众需求,汇聚集体智慧,编辑成第八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本书具体分为伊斯兰教倡导富强、五功之中蕴含的文明精神等部分。
-
道教常识黄信阳 编在我国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本土宗教。道教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是统治阶级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中国道教获得了新生,逐渐走上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道长,为弘扬道教文化,净化社会人心,特著《道教常识》一书。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谈全真道,介绍全真道的历史、五祖七真的事迹,以及全真道的教义、祖庭、丛林制度等等,皆娓娓道来;下篇谈道教的戒律,即介绍了道教的各种戒律及其主要内容,又探讨了道教戒律的社会价值。全书要言不烦,简明易懂。
-
温州民间信仰调查研究张祝平 著本书是浙江民间信仰调查研究系列的“温州篇章”。温州地处浙闽交界地带,民间信仰自古繁盛、多元交杂,民间信仰治理创新实践丰富,是观察浙江乃至全国当代社会民间信仰状况的一个重要“窗口”。本书试图从温州民间信仰的历史变迁、温州民间信仰的基本现状、温州民间信仰的文化解读、温州民间信仰的当代价值、温州民间信仰事务的规范化管理、温州民间信仰相关成果文献等六个方面,系统勾勒温州民间信仰的整体图景,展示温州民间信仰作为地方社会“活化”的传统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总结提炼温州作为全国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先行先试区的探索经验。
-
榆林宗教志李长端 编本志所记述的空间范围以现今榆林市所辖行政区域为限定,历史上曾属于榆林市而今天属于其他市区的不在本志记述之列。本志所记述的宗教指榆林市客观存在的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本志除概述和大事记外,按照各宗教和宗教事务管理划分为七个部分,对榆林境内的宗教和与宗教相关的宗教事务进行记述。排列采取先宗教、后宗教事务的方式,而各个宗教的排序则按照宗教在榆林产生或传入的先后排列。
-
石泉音集传印 著传印于一九五四年(二十七岁)夏,由东北故乡初来南方,至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丛林济济,规矩严整,耳目为之一新。众中僧侣,籍自各省,多有乡音浓重者,初相接谈,只可略为通晓其二三,如有遥呼余为“石泉音”者,余茫然无反应,旁人皆笑之,余不知所措,经指点方知。余思此名实亦甚佳,遂镌刻一章用之。今性然、明杰、弘利仁者等建议集余之旧作芜文,拟付重印,余遂即用为是集之名。龙树菩萨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为中道义。”吾人虽未明此理,然而,皆在这一规律中生活着,概莫能外。世人所经历的一切,殆皆由于自业之所招感,以个人一心为出发点,自己造作,自己受用,所谓天道好还,不爽一线。“天道”即是自己夙生、现世所造作的业力感应之结果,而绝非外力所使然;人们若能通晓此理,善御因缘之法,严于把持自己,“闲邪存诚,敦伦尽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印光法师语),是为至佳耳。
-
普陀学刊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编本书分为观音信仰研究、地方佛教研究、佛教宗派研究、禅宗研究、天台思想研究、近现代佛教研究、佛典校勘、比较研究等专题,既有对佛教经典与思想的研究,也有对佛教中国化及佛教近现代学术形态等议题的研究,反映了学术界近期的动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