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唯识学概论慧仁唯识学是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邃的心理、认识与逻辑方面的理论内涵,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经唐朝玄奘的系统重译与窥基等人的大量撰述后发展到高峰。本书对唯识学的八识、种子、量论、三自性、止观、转依六大范畴进行了介绍和阐释,为初入门者提供了帮助。
-
神话研究集刊向宝云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流传有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为大力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神话学的研究和发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编辑出版了《神话研究集刊》(每年两集)。本书为第八集,所出集刊分为“认知神话学专栏”、“神话思维与认知神话学分论坛”、“中国古代神话研究”等栏目,刊发神话研究论文。
-
道教环境美学思想研究李裴本书为作者教育部课题“道教环境美学思想研究”最终成果。道教环境美学是道教研究、道教美学研究下的一个分支。该领域属于新兴学科,是一片亟待开垦耕耘的学术沃土。道教讲究天人和谐发展,无为而治,善待自然,尊重生命。其思想中包含的休养生息、尊重自然规律的智慧对今天的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许多相契合之处。本书按照道教环境美学思想自身发展的脉络,结合历史、哲学、美学、人类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勾勒和还原了道教环境美学思想的全貌,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
全真道研究 第十一辑赵卫东《全真道研究》第十一辑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的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关于道教起源问题的讨论。第二个主题是关于道教发展的研究。随着道教中国化与道教学术话语权的建设要求,道教起源问题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深化这一问题,《全真道研究》编辑部组织了“道教起源与教义体系的建构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内七位著名的专家学者,对道教起源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内容整理为文在本辑发表。在这个主题下,本辑又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熊铁基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章伟文教授,专门撰文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
寺院与社区廖云路 著宗教在旧西藏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维护着权贵和僧团自身的利益,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希望。1959年西藏社会发生了根本变革,宗教的地位一落千丈。改革开放后,西藏寺院作为社区的组成部分发挥独特职能,僧尼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作为普通公民享有权利和义务,各民族群众平等的享有宗教信仰自由。随着中国社会高速发展,西藏社会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就业选择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宗教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必然随之发展变化。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是时代的课题,藏传佛教必须在所处社会中调整自己,适应时代。不能说藏传佛教本来就是中国特色的佛教派别,不存在中国化的问题。也不能说藏传佛教已经中国化了,不需要再去推进。宗教中国化不是抽象的理论概念,而是宗教在所处社会中不断相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鲜活过程。当代社会中宗教与社会关系的演变是值得社会学、经济学、宗教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学者关注的前沿课题。廖云路博士新作《寺院与社区——藏传佛教中国化视野》是这一研究课题的最新成果,是对宗教实体和周边社区细致入微的观察剖析,是在长期扎实田野调查基础上的归纳总结。他所调研的三座寺院都身处拉萨的闹市区中,各具特色,甘苦自知。扎基寺的香火兴盛可以说是经济繁荣的写照,策门林寺、丹杰林寺的地位衰落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他们都在与社区的互动中不断调试改变,在大时代变迁中找准自身定位,维护合法权益,争取健康发展。在积极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当下,《寺院与社区——藏传佛教中国化视野》一书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现代藏传佛教寺院的真实生存状况、消除当代藏传佛教的一些成见、误解很有帮助。总之,这是一本学术严谨性和趣味易读性很好结合的著作,不仅值得藏学、宗教学、人类学研究者参考研究,对于想要了解西藏寺院今夕的兴趣爱好者也是很好的参阅读本。
-
中华大藏经 续编编委会暂缺简介...
-
德学宗义王爱品本书立“德”为旨,以《正德性》《正乾坤》《正君子》《化天下》四册为结构,集本体卷、命体卷、法序卷、序德卷、志德卷、身德卷、明德卷、感德卷、养德卷、化德卷十卷之力,从德在本体、道性、法序、经世、证悟五位一体的本原性原理来构建“德”系统,既立德学解易,又贯通易、释、道、儒、医而统纪诸家归德并总御群方宗性。元册从道体德性本体而“正德性,亨册从易道本原性原理解构自然法序而“正乾坤”,延续从自然法序转入经世秩序言德政治理,利册从身德修建和明志双用而“正君子”,贞册从精气神交通与养正共同立德政而“化天下”,呈现由道→法→术→用程式贯穿的王化德政系统。本书“从道之体全德之性、从象之宗溯理之源、从法之序正易之用”呈现德学思想和德位治则,尤以哲、显、玄之完整体系,成为集周易大成又开创德学的典范之作。
-
《十七条协议》与有关西藏历史问题研究郑堆 主编暂缺简介...
-
季羡林佛学沉思录季羡林《季羡林沉思录》丛书试图对先生的文化思想与人文精神做一次整体回顾,带领读者感受作品中独特的理念、智慧、神韵与气度,认识一个似曾相识却不曾深知的季羡林,启迪人生,陶冶情操,增加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豪。《季羡林佛学沉思录》辑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佛学的经典文章,包括“佛教溯源”“佛教在中国”“传法高僧”三个部分,其中关于佛学起源的研究、佛学传人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的交互和独特的“佛教倒流”现象,以及对中国佛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高僧的精彩介绍,全面反映了季羡林先生的佛学研究成果。
-
印度佛教中阿阇世王故事传统研究吴娟 著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详细探讨印度佛教中阿阇世王故事传统的著作,全面考察了印度佛教现存诸语文献(包括梵语文献、巴利语文献,汉译佛典和藏译佛典)中关于阿阇世王忏悔和救赎的叙事体系,重点梳理了关于拯救阿阇世王的佛教故事传统的发展脉络,翻译和分析了诸种印度佛教文献中所讲述的阿阇世王故事,细致剖析了这些故事中所传达的不同的印度佛教思想、价值观和业报理念。此外,本书还对比考察了印度佛教和耆那教文献中关于阿阇世(亦名库尼卡)的忏悔、被拯救或不被拯救的叙事材料,探索两种宗教处理罪业的不同方式以及对解脱条件的不同理解,由此揭示两种宗教在伦理和拯救观方面的一些根本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