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神圣与世俗之间刘勤本书首次对中国俗神信仰中的厕神信仰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通过跨学科研究的宏阔视野,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厕神的形态、缘起、定格、演变、流布与遗存等问题,且将中国厕神置于东亚文化视域中进行比较研究。另一方面对一些相关必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细致考索,如《大雅·生民》中的“血祭沃土”痕迹、“子姑”与“紫姑”的关系、苏轼紫姑书写的矛盾性、“雪隐”“东司”的语源问题及佛教厕神、怒一底大与紫姑的比较等,不胜枚举,颇多创见,皆有可观。
-
入菩萨行论注解旦增·龙多尼玛 著《入菩萨行论注解:菩提道明灯》是对藏文经典著作《入菩萨行论》所作的注解。《入菩萨行论》是由古印度学者寂天所著,全文以偈颂文写成,共分为十章,分别说明了发菩提心和修菩萨行的方法,其中,解说发菩提心的内容有四章,解说修菩萨行的内容有六章。本书作者在准确注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佛教融入社会主义以及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的精神,对《入菩萨行论》内容进行重新注解,行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有助于读者理解、学习或研究《入菩萨行论》。
-
山乡的妈祖林善珂 著本书主要介绍了福建武平地区妈祖文化的历史脉络、传播特点、历史价值和散落于山间的妈祖庙的建筑形制、历史沿革及当代面貌等。书稿主要结构如下:“文物分布”主要介绍了武平地区分布的建筑各异、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的妈祖庙;“传说故事”主要介绍了妈祖从海神到水神再到山
-
入行论大疏巴俄·祖拉昌瓦,玛哈师利古籍文库整理室 著暂缺简介...
-
玄教大公案研究与校注邱清辉 著本作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玄教大公案》研究,用四章的篇幅介绍了《玄教大公案》的时代背景、成书缘由、创作特点、修炼思想、影响与价值。下篇为《玄教大公案》原文校注。《玄教大公案》是元代中期道士苗太素的讲学语,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主要论述道教性命修炼之要旨,是元代中期的一部倡导三教融合思想的道学著作。囊括三教义理,并且是道教史上唯一借鉴禅宗公案形式的著作。读者不仅可以从中探索出全真心性论的发展历程,还能由此窥见当时道教与儒家、佛教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了探索《玄教大公案》的历史价值及其修炼思想,本研究试图对其创作特征、内容结构和思想理论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并将之与禅宗公案及金丹南、北二宗的思想特征作对比,力求发现作者苗太素创作道教公案的真实目的及其在道教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
-
性空法师纪念文丛张阿莲,王海男,远尘,性空 著,张阿莲 编暂缺简介...
-
个案与路径纯一 著佛教中国化是中国佛教史、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选择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11个个案,其时间范围,从南梁时期达摩祖师来中国创立中土禅宗,到现代太虚法师、赵朴初先生等人创立“人间佛教”,前后大约1500多年。本书以佛教中国化为中心,通过对千余年来佛教中国化的个案考察,探讨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演变的路径,揭示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如何一步步与中国本土文化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互相改造,最终扎根中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昭应牧西峰释合正 编这本清水祖师信仰文化的文集,荟萃了大家智慧的结晶,侧重考证和梳理了清水祖师宗风的肇始、传播与发展脉络,并对祖师生平、民间传说、出家祖庭、弘法利生、信仰体系等做了较为完整的记述与剖析,是一本具有鲜明学术交流特征兼具信仰文化价值的书籍。
-
列仙传注 著,林屋 译,林屋 注《列仙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系统叙述神仙的传记。共两卷,记载了自三皇五帝至汉代七十位神仙人物。 《列仙传》开创了神仙传记的先河。它按照传记体的叙事形式,以时间为序展开神仙个人的生平事迹。篇末一般交待升仙结局。这一神仙传记模式为后世神仙传记所沿用,陆续出现了《神仙传》《续仙传》《洞仙传》等著作。 《列仙传》讲述了修道成仙的基本方法。一是通过服食可以成仙,二是通过养气可以成仙,三是通过行善积德也可成仙,四是得奇遇和高人相助成仙。 《列仙传》叙事细致生动,语言文雅简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列仙传》中充满想象的离奇神仙故事,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深刻寓意,广为流传,成为后代文人经常引用的文学典故。另外,《列仙传》丰富了文学母题,给后代小说、尤其是神仙传记树立了基本范式,充实了中国小说的内容。同时,《列仙传》也开创了后代写仙人往往遁迹人间的叙述模式。
-
云峰长老日记选释法量 编释云峰法师(1921-2003)是著名爱国高僧。云峰法师自小受佛法熏陶,十岁出家。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第四、五、六届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佛教协会第一、二、三、四届会长;广州市佛教协会第三、四、五、六届会长。《云峰长老日记选》是从释云峰法师的近百本日记中,选取反映其爱国爱教思想的内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云峰法师身兼广东省、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之责,为恢复省、市各大寺庵建设、落实宗教政策、保护国家文物所做的大量艰苦工作。以及其住持广州市六榕寺期间,在建寺安僧,兴教办学,慈心护众,弘法利生,服务社会,对外交流等方面所作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