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圣凯 著地论学派历经北魏至隋唐,以洛阳佛教为源头,以邺城、长安为中心,是北朝佛教**影响力的学派。本书突破“南北二道”的叙事模式,通过经典判释、师资“法统”与区域分布重现地论学派的发展史;遵循“五门”的思想架构,借助佛性、心识、修道、缘集、圆融的观念体系梳理敦煌遗书和净影慧远著作,重探地论学派丰富、繁杂的思想体系。地论学派以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所译经论为主,经过慧光、道宠等人的弘扬,在洛阳、邺城、长安等中国北方地区,经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末唐初等朝代,成为北方佛学的主要流派,对隋唐宗派佛教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
太虚与欧阳竟无佛学思想对比研究丁小平 著太虚和欧阳竟无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佛学思想家,全面、系统地对比研究太虚与欧阳竟无的佛学思想,有助于理清近代中国佛教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在方向、经验和问题,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术现象,探究“怎样的佛教才是真正的佛教?怎样的佛教才能适应‘现代’而继续发展下去?”等问题,进而考察和展望佛教的未来走向,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新文化所需注意的经验和教训,提供有意义的思考和参考。
-
阿育王时代变造佛教之史探随佛禅师 著探究佛教的史实,不可只引据、信受某特定学派的史献记载,必需经过多方史献的引据、比对、耙梳、整治。除此以外,若只探知史献,易流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处境,故有必要参究“经律”与“经律演变”,辅以现实佛教的演变史实,这才较能得知“佛教演变的表里关涉”,尽最大程度地接近佛教史实。本书不仅涉及“第一次经律结集”之《七事修多罗》的原说,兼及部派佛教各派传诵之经、律、论、史献的比对研究,同时探明国际学术界尚未研究确认的印度佛教史实。依此研究佛教演变,探明佛教由务实、团结、昌盛转为分裂、质变、衰微,发生其间的转折点与关键原因,目的是为世人重开正确认识佛法及佛教的窗口,并为佛法的显扬及传承开启新机运。
-
明法品暂缺作者万佛洞真容寺掩映于五台山山咀西侧崖麓之下,三面环山一侧遇水,原址曾于抗日战争前重修,因发现万尊唐武宗灭法时所藏佛像,故旧名万佛洞,历经沧桑,原寺已毁,仅存元建六面五层弘教大师灵骨塔,今由五台山管理局恭请百岁当代大德梦参老和尚驻锡修建,盼在长老的智慧带领之下,将真容寺建为一座如理如法,质朴典观的当代木建佛宗道场。《明法品》乃精进慧菩萨,问法慧菩萨当位升进之行,令转更明白。为十行之因。故继此说十行法。十行者,既依普智发信住佛所住,遂能繁兴万行,自利利人。故说十行。十行法门即第四会在夜摩天说之四品。一升夜摩天品,二夜摩偈赞品,三十行品,四无尽藏品。升夜摩天品者明从十住升进,及叙夜摩天王化座迎佛之事。夜摩天王请佛说十偈赞,亦称十如来曾入此殿,显今所人十行理智与古不异也。夜摩偈赞品者明功德林等十菩萨,赞显当位之法劝示升进。以积行在躬其德广荫,故以功德林菩萨赞显也。将说十行法时,十方十林菩萨,各从亲慧梵慧等十慧世界,与刹尘菩萨来集。其菩萨众,各于十眼佛所净修梵行。表此位从慧起行覆荫摄化故。十行品者正说十行名义,示当位所行之行。十行正以十波罗蜜为本。而无行不摄矣。无尽藏品于前本中广明。此不赘述。尊师上梦下参长老。期颐之年,常住圣境清凉山,荷担如来家业。抉华严深旨,指文会理通言适妙,穷微洞奥共百卷,畅演华严真宗八十一部有四寒暑。慧严慧观经论深博,树育僧才无数。丁酉岁寒,梦公长老舍报西辞。寿一百零三,僧腊八十七。法界凄凉天心震悼。今摘集长老所讲,会《明法品》之要义,刊印出版《明法品》为本。广结法缘普利群生,以承长老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之遗愿也。
-
大方广佛华严经陈兵 编,[唐] 罽宾三藏般若 译华严学是印度佛学与中国哲学完美交融的产物,为佛教哲学成为中国三大传统文化之一提供了理论基础,较大地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华严学的重要典籍《华严经》共有三个中文译本,即东晋佛驮跋陀罗所译之六十卷本(亦称“六十华严”),唐代实叉难陀所译之八十卷本(亦称“八十华严”),以及唐代般若所译之四十卷本(亦称“四十华严”)。其中,“四十华严”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普贤行愿品》,乃三个译本中最晚出者,是此前两译的《入法界品》之别译,主要记述了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位善知识,成就普贤行愿之经过,是研究中国哲学史中的华严学的重要典籍之一。本书经文底本依大正新修大正藏本,在分段、句读方面参考了唐代澄观大师《华严经行愿品疏》中的科判及注疏,力求精当,俾使文畅义晓。经文后附有陈兵教授撰写的《“四十华严”奥义提要》,从“不思议解脱义”“超越佛教之佛教真实义”“普贤行愿义”“导归极乐净土义”四个方面深入阐释了这部经典的深刻内涵及精髓奥义。
-
行动者网络理论刘鹏 著,刘鹏 编本文集汇聚了国内有关拉图尔研究的重要学者,从“拉图尔思想研究”“思想史及STS视野中的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三个方面,对拉图尔及其行动者网络理论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考察。本文集的出版,既是对国内拉图尔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必将对国内学界的相关工作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
石经研究房山石经博物馆,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 编暂缺简介...
-
发挥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潘兴旺 编马太效应。“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这段经文是“马太效应”的由来,当时耶稣教导门徒要按各人不同才干能力,做有良善、有忠心、有见识的人,否则,将来上帝审判算账时,有的得奖赏得称赞、有的受批评受责罚,甚至把懒惰者原有的夺过来给那得称赞的。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是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勤奋创业、务实作为,尽力发挥才干,做有责任、有担当、有良善、实实在在的人,不要做又恶又懒的人,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Merton)提出“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富者越富、贫者更贫的现象,其积极作用是对贫者、少者、懒者具有推动奋斗、促使做工、努力向前的作用,消极作用是对富者、成功者具有麻痹懈怠作用,使其产生居功自傲的态度。“马太效应”是一种多领域的现象,会造成两极分化的现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太效应”定律,使基督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基督教主张以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品德为重的事业根基,以信仰为由的专业服务,以契约信任的经营关系,以管理时间的认知实践,以享受生活的智慧喜乐走向未来的世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十九大报告指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具有积累优势的富强者不应以“马太效应”为借口回避社会现实、逃避社会责任,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历史文化根脉,是“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天人合一,体现余少相成、贫富相助、强弱相连、城乡相依的优越性。
-
中古王权与佛教刘威 著佛教自传入中国后,便逐渐与王权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二者的互动与交涉成为近代以来佛教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本书聚焦于东晋到隋唐时期,从“佛教适应王权”“王权影响佛教”两个维度出发,通过选取几组具有代表性的王权与佛教人物,分析并总结了中古王权与佛教关系的类型、模式及其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由此钩沉出一段王权与佛教间具备张力与平衡的政教关系史。
-
禅宗语言话语体系研究李艳琴 著本书以具有同源关系的八本禅籍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禅门内部隐秘的禅宗语言话语体系。此八本禅籍,从《宝林传》(801)开始,至《祖堂集》(952)、《景德传灯录》(1004)、《天圣广灯录》(1023)、《建中靖国续灯录》(1101)、《联灯会要》(1183)、《嘉泰普灯录》(1204),最後至《五灯会元》(1253)。本书从延续四百五十多年的八本禅籍中,辨勘正误,掘发禅籍俗语词和禅籍俗语的一般义和禅宗语用场景下的禅籍义,在疏通禅籍文本的前提下,研究禅门师徒授受的套语套路,构建禅宗语言的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