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
正一道诗欣赏陈耀庭 著暂缺简介...
-
河北宗教史编写纪实鞠志强 著暂缺简介...
-
了然不惑盖建民 著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由教育部批准创建于1980年9月,是中国高校系统个宗教学的专业研究机构。自建所以来,本所立足学术前沿,因应国家战略急需,与靠前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学术联系,成为国家宗教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和国家宗教政策咨询的智囊库。截至2015年,全所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3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近230部(含合著),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有6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部、省级很好科研成果奖100余次。本书是宗教所成立四十周年同仁论文汇编。
-
道教爱国主义教程中国道教协会 编本书为全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之一,具体内容包括导论、第一章是讲述天道的平等和民族的独立风雨搏击,第二章讲述了中华民族的亲生骨肉,第三章讲述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和行为规范,第四章讲述中华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成分,第五章讲述灿烂中华文化中的奇花异葩,第六章讲述道教对中国艺术发展的贡献,第七章内容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健康生存,第八章讲述建设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第九章讲述道教不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结束语是关于不断提高和磨练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等。
-
功事礼李生柱 著《功·事·礼:冀南的乡村打醮》一书基于近六年的田野调查,从一个较小的社会单元(村落与联村组织)出发,对河北广宗一带的乡村打醮仪式进行民俗志“深描”,生动呈现了华北地方道教仪式在当下的存活样态。借助“功”“事”“礼”等民俗词汇,作者探寻了地方历史传统与民众信仰实践之间的话语叙事与逻辑关联,从而提炼本土概念,探索中国话语体系的生活根基。
-
列仙传注 著,林屋 译,林屋 注《列仙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系统叙述神仙的传记。共两卷,记载了自三皇五帝至汉代七十位神仙人物。 《列仙传》开创了神仙传记的先河。它按照传记体的叙事形式,以时间为序展开神仙个人的生平事迹。篇末一般交待升仙结局。这一神仙传记模式为后世神仙传记所沿用,陆续出现了《神仙传》《续仙传》《洞仙传》等著作。 《列仙传》讲述了修道成仙的基本方法。一是通过服食可以成仙,二是通过养气可以成仙,三是通过行善积德也可成仙,四是得奇遇和高人相助成仙。 《列仙传》叙事细致生动,语言文雅简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列仙传》中充满想象的离奇神仙故事,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深刻寓意,广为流传,成为后代文人经常引用的文学典故。另外,《列仙传》丰富了文学母题,给后代小说、尤其是神仙传记树立了基本范式,充实了中国小说的内容。同时,《列仙传》也开创了后代写仙人往往遁迹人间的叙述模式。
-
少林寺的现代发展之路史璞 著本书依照少林寺的所作所为之史实,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沿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和历史维度,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中国佛教的教义教理教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中国佛教知识和历史、中国佛教禅宗和少林寺的知识和历史,全方位、多角度地描述鲜为人知的少林寺传承、保护、弘扬、发展和分享少林文化的史实和内幕,客观考证和研究“少林寺”“少林文化”“少林寺现象”“少林寺弘扬少林文化的发展道路”及其重要价值和意义。让社会各界全面、客观地认知少林寺四十年来探索、践行佛教中国化、人间化、现代化、世界化和弘扬少林文化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所作所为的真相和成果。
-
天台学入门文海 编《天台学入门:天台三大部枢要》一书由“上篇”(天台学的理论)、下篇(天台学的实践)与“余论”三部分组成。上篇,阐述了天台宗立宗的依据和理论核心,天台宗依《法华经》立宗,它的理论均以《法华经》为依据;天台宗理论的“核心”是“以《法华》为宗骨”。下篇,阐述了天台宗实践的特色,独树一帜的“天台学风”,强调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为此,智顗创立了“六即”行位、“四种三昧”、“十乘观法”和“三止、三观”,乃至“一心三观”的修行方法。“余论”部分,包括十多篇长短不等的文章,这些文章均围绕着天台宗和《法华经》这个主题,可作为上下篇正文的补充和说明。
-
知入与知行李进 著本书是一本博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学术专著。《注维摩诘经》是南北朝关河旧学时期承载中观般若学的一部重要文本。是由鸠摩罗什法师、僧肇、道生、道融等人集体撰著而成。本书的研究着眼于,以性空论为本体理解展开的菩萨不二论的内涵及其可能的若干种哲学后果,最终说明或者意图展开一种空性本体意义的纯粹实践论,并且尝试探讨其来由与原理。依托经文以及什肇师徒的注解,深入讨论不可思议法、性空原理、菩萨不二行(论)的哲学内涵,并最终归结为一种空性本体的。本书以不可思议法(性空辩证与神迹)、菩萨不二论作为本经的主旨,并进行初步的论述。同时提出以性空论为依托的不二论无论在譬喻的角度还是教理意义上,都包含着一种三乘归一(无尽法门皆是我法门)的意图。
-
天台宗菩萨戒思想研究周湘雁翔 著本书对天台菩萨戒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能做到溯其源,察其流变。作者文献学功底比较扎实,对敦煌遗书中的菩萨戒典籍予以校注,并辨别采用。同时以思想史的宏观视野,将天台菩萨戒置于教、观、制三位一体的整体框架中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