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儿童心理治疗中的父母参与(美)帕丽斯·古德伊尔-布朗 著,李园元 译让父母参与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可以增强治疗的效果,这一点已得到大多数从业者的认可。但是,如何做才能让父母成为儿童心理治疗的合作伙伴呢?帕丽斯·古德伊尔-布朗在这本《儿童心理治疗中的父母参与》中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明确且实用的方法。 本书一共九章,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以下内容:第1章帮助父母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激发父母对孩子的同情心,厘清父母的角色;第二章从神经生物学的视角来帮助父母理解关于“安全”的科学,帮助父母设定符合孩子发展水平的期待;第三章从依恋的角度帮助父母成为孩子的“安全老板”;第四章通过父母的反思性依恋工作,以及对父母“耐受窗”的探索,来帮助父母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理解孩子;第五章通过介绍SOOTHE策略,帮助父母成为儿童治疗中的安抚伙伴和儿童生理上的共同调节者;第六章帮助父母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因孩子而感到喜悦,以及与孩子一起享受生活;第七章介绍了一些策略,来帮助父母支持儿童三重脑的三个区域;第八章帮助父母设定界限以及处理孩子的激烈行为;第九章帮助父母增强对自身故事的连贯叙事的能力,从而成为孩子的“故事守护者”。 通过一系列方法,本书可以指导临床工作者在儿童心理治疗中,帮助父母实现模式转换,成为孩子的“安全老板”“故事守护者”和“滋养者”,从而真正支持儿童的心理治疗。
-
一与异的反讽任博克(BrookZiporyn)长期生活于中国、从事中国思想研究的美国汉学家任博克,在天台宗、庄学研究有非凡的造诣。作者对按照西方思想模式解读中国经典提出了质疑,力图表现中国经典的特殊品格与人类价值。中国与西方到底有何不同?比照希腊-欧洲思想的主客二分,中国古典的思维方式、内在人格和生存经验,都指向了一个连贯的整体(“理”),其犹如格式塔。虽是古人的传统与经验,却依然活在当下中国人的自我心灵、关怀策略和政治认同中。 与西方思想相比,中国早期思想家如何理解相同与差异、自我与他人、内部与外部、相对与绝对?任博克在《一与异的反讽》一书里,基于中国传统思维与起源于古希腊的现代西方思想之对比,以反讽与非反讽的视野重新梳理了汉代以前的经典思想(孔、孟、老、庄、荀、《易传》等),就古代中国提出了一个“连贯成形”(理)的价值世界。本书重点讨论了古代思想家长期争论的身份、价值、本体、伦理以及其他传统认识论问题,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独特经验与价值。
-
共塑赵林 著本书作者将思想的演进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从历史视野论述基督教信仰与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复杂联系,描绘基督教文明的诞生;追溯基督教信仰在中世纪的发展,叙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启的西方文化现代转型;从哲学角度论述欧洲启蒙运动,展示新兴的理性精神如何突破信仰的藩篱,开启英、法、德等国的现代历史进程。由此揭示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核,带我们走进理性与信仰共同塑造的现代西方世界。
-
惊悦C.S.路易斯 著 丁骏 译本书是作家自传,正如本书副标题“我的前半生”,作者自谓本书写于他出生之年——1898年,终于1930年前后。本书记录了作者对自己早年生活细致入微的回忆以及内省式的人生思考,透过他个人成长历程呈现出独特的生命体验。路易斯的英式幽默更是让阅读过程惊喜连连。
-
同心崛起[美]萨莉·海格森本书分两部分论述了我们如何建立广泛的、有弹性的、多元化的关系网。第一部分分析了八个常见的触因,这些触因削弱了我们与那些经历和价值观可能不同的人建立联系的能力,让我们退回自己的舒适区,停滞不前。第二部分针对这些限制我们进一步成长的触因提供了简单而具体的日常实践,使我们能够突破思维的桎梏,发现自己的隐性优势,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本书力图通过一系列心理和行动上的微小改变来提升我们拓展职场关系的能力,从而塑造我们的职业生涯,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扩大我们的影响力,同时也让我们成为世界上更强大的人,变得更加宽容、更加开放、更加自在。
-
走出情感虐待贝弗莉·恩格尔如果你的伴侣控制着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无法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总是需要小心翼翼地迎合伴侣;如果你的伴侣经常用言语攻击、情感勒索等方式对待你,那么也许你正在经历情感虐待。 本书可以帮助你认清情感虐待,摆脱伤害,探寻过去,疗愈创伤。在书中你可以了解到: 一、情感虐待方式及其引起的羞耻感情感虐待者可能使用“煤气灯”式操纵、限制你的社交活动等多种方式侵蚀你的自尊和自信,让你产生不必要的羞耻感。 二、自我关怀,重塑自尊你可以利用愤怒改变旧有的习惯,向虐待者表达愤怒,同时摆脱羞耻感,增加自己的力量。使用自我关怀进行疗愈,你会变得更尊重自己,保护自己未来不受伤害。 三、审视亲密关系,决定亲密关系的走向维持关系还是选择结束,作者给出了一些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对处于可挽回关系状态中的人和决定结束关系的人,作者分别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支持。 四、回顾过往,持续疗愈你可以探寻曾经的成长经历,并根据本书提供的练习,拥抱自己,更好地关注自身。你会发现,越是了解自己,越有可能疗愈过去的伤害。 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会感到被更好地理解,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也许这段阅读体验有些艰难,但等待你的是心理上的安宁和自由,让你能够回到过去,做那个完整而快乐的自己。
-
想和大家一起,也想一个人待着[韩]沈庭佑 著这是一本面向当代年轻人群体并根据MBTI性格心理学理论撰写的社会生存指南。在越发强调自我与个性的年代,很多年轻人都为自己贴上了“社交恐惧”的标签。本书以MBTI性格理论为基础,为内向读者打造了不同的社交法则。每个人既有外倾的一面,也有内倾的一面,只要学会自我发掘,便能够在生活中轻松自如地社交。全书分为四个章节,包含内向人的特征、内向人扬长避短的方法、内向人进行社会生活的要点等内容。作者结合心理学研究,分享了自身的成功经验,内容实用且专业。
-
当代意大利美学精粹周宪、[意]蒂齐安娜·安迪娜(Tiziana Andina) 主编,何琳 译本书选取20世纪以来在国际美学界有重要影响的意大利学者的文章,将其结集成书,旨在向国内学者介绍意大利美学研究的卓越成果,为国内的美学研究开阔视野、提供借鉴。意大利这座美学重镇,孕育了一批又一批哲学家、美学家。他们当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哲学家艾柯,又有很多活跃在当今美学界的意大利学者。他们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阐发对美学的种种真知灼见——德勒兹研究、社会本体论、音乐本体论、艺术哲学、视觉艺术、语言哲学、文学哲学、意象理论、分析和大陆美学、诠释学和德国唯心主义、即兴美学、政治哲学、概念主义、表达与表征,心灵哲学、意识理论、电影哲学、社会哲学,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都成为学者们探讨美学的独特视角。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自2000年以来,已译介百余部域外学术佳作。复合光通过“棱镜”便分解成光谱,丛书以“棱镜”为名,意在通过所选篇什,折射出国外知识界的历史面貌和当代进展。丛书下设25个子系列,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媒介研究等诸领域,囊括了众多域外著名学者的代表作、新作,如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海登·怀特的《叙事的虚构性》、C. 赖特·米尔斯的《白领》、迈耶·夏皮罗的《绘画中的世界观》等,旨在通过译介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标。
-
数字文明王清涛著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时代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因为数字一方面是精神的,另一方面又是物质的。在现代世界中,数字成为融通物质和精神的桥梁。同时,又因数字自身的结构性,数字逻辑规定着其所进入的存在者,使得数字具有了形而上学的属性。本书通过分析数字时代的文明形态、资本、逻辑、生命、世界、共同体,展现出数字已成为世界的最高抽象。
-
走向后常规科学盛晓明等著浙江大学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是我国科技哲学界的重镇,盛晓明教授是该学科的带头人和资深学者,他的研究产生了广泛且深刻的影响。多年来,盛晓明教授经历了从以康德和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先验哲学”,到“科学的社会研究”和“地方性知识”的转变。本书以“先验哲学”和“地方性知识”为主题,选择盛晓明教授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并在他的弟子中择优选择高水平的、与主题相关的论文。这些文章既集中展现了盛晓明教授的学术和教育成果,也能够进一步激励和推动我国科学哲学事业、特别是科学实践哲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