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创新思维新论李小平,程平,李忆辛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为研究生开设“创造学”“创新思维及其培养”课程的实践心得。针对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于创新思维研究的物性化局限,本书从“人性”与“人力”、“科学”与“人文”的双重视角,以整体人性的观点对创新思维的内涵、特征、培养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本书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综合视野,反思了创新思维认识和培养中的“唯认知”“唯逻辑”倾向,揭示了创新思维及其培养中的人格因素和教育意蕴,并系统分析了创新思维形成发展的科学依据与具体方法。本书采撷梳理了科学家发明创造中的一系列优秀思维品质和特征,总结提炼了成功思考者所具有的优秀思维品质和独特方法,以期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
-
重思资本逻辑的同一性孙亮如今,在一个被称为由资本的抽象结构所构筑起来的现代生活围城中,对《资本论》及其手稿如何解读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如齐泽克担忧的那样,人们始终摇摆于两种思维之间:达沃斯式(Davos)与阿雷格里港式(Porto Alegre)。前者在资本围城之内尝试去说服世界和他们自己,后者则声张资本主义全球化并非我们的宿命,宣告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在达沃斯式的思维方式中,现实世界运行逻辑被窄化为资本逻辑,它是资本的自身言说,缺陷则是无法直面《费尔巴哈提纲》的“第十一条”。约翰·霍洛威作为“开放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者,以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反驳了资本逻辑的封闭性,主张“行动”的重塑、裂缝、停止制造资本主义等,这些思想在乌托邦失落的西方左翼那里有着某种“标本”的意义,值得我们去阅读、反思和批判,从而帮助我们提升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把握世界的能力。
-
成功的魔咒(美) 亚瑟·乔拉米卡利 (美) 约翰·艾伦·莫伦豪尔 著他们才华横溢、聪明过人、受人尊重,却无法获得任何成就感;他们即使取得很多成就,依然深感自卑,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表面上看似人生赢家,但无法平衡家庭与事业,内心早已不堪重负。如果你也有以上这些表现,那么你可能是亚瑟·乔拉米卡利所定义的“成就上瘾者”。这类人深陷成功的魔咒,坚信只要为他人服务,赢得他人的认可,自己就是值得被爱的;只有功成名就才是通往爱和尊重的黄金之路。成就上瘾者多是我们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他们在自己的行业内、工作岗位上都有着傲人的成就,甚至是跨越领域的名人、企业家,但这些成功者往往容易掉入成功的魔咒、成就和能力的陷阱,为了表现完美、竞争取胜、他人高评价、自我价值满足而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事业的成功。一味地追求成功换来的是精神的耗竭和内心的亏空,以及身心的不堪重负。成就上瘾者在生活中往往面临六大考验:被期望裹挟、被遗憾或未实现的梦想折磨、对生活失去掌控、终日心怀恐惧、缺少亲密感、社交圈有限。如果不能经受住这些考验,就会在内心故事的驱使下产生认知扭曲:完美主义、病态的确定感、对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不想成为平庸的普通人、以自我为中心、焦虑恐惧……而为了走出心灵困境,这类人又会努力通过更高的成就来掩饰内心的挫败感,导致自己像车轮上的仓鼠一样,无休无止,往复循环,这就是成功的魔咒。那么如何解除成功的魔咒?如何在拥有名与利的同时,收获内心的富足?全球共情研究专家亚瑟·乔拉米卡利基于对共情的研究,以及过往30年里对各行各业成功者提供的治疗和帮助,和莫伦豪尔教练在《成功的魔咒》里通过四个阶段教我们去觉察自己的成功故事,分析成就上瘾的原因,揭示成就上瘾的六大情感考验,最终改变对成功的认知,找到正确的、靠近成功的方式。读完本书,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裹挟着前行的你,便找寻到了通往健康和富足的终极幸福快车。
-
陈来著作集陈来暂缺简介...
-
尼采的伟大政治雨果·德罗孔弗里德里希•尼采对文化、哲学和艺术世界的影响是无可争辩的,但他对政治领域的贡献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书将尼采的伟大政治思想置于他所处的19世纪末的德国和欧洲语境,展示了尼采是如何将俾斯麦的政治概念变成他自己的,从而使他能够提出一个统一的欧洲政治秩序的构想,即对英国和俄罗斯的制衡。这个秩序是由优秀的欧洲文化精英领导的,他们的目的是要鼓励古希腊高级文化的重生。这本书不仅为研究尼采的政治哲学思想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而且更为准确地描述了尼采的政治思想到今天仍然如此重要的原因。
-
谈美朱光潜本书收入朱光潜先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青年所作的两种小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与《谈美》。前者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比如谈读书、谈作文、谈社会运动、谈升学选课等。《谈美》写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成书三年之后,被称为“第十三封信”。在这本“美学入门书”中,作者以聊天似的笔触,给予读者美的启示、美的教育,引导读者逐步认识美,理解美,掌握美的体系。此版并配插图36幅,希望给予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
阐释学五辨张江 著《阐释学五辨》由序言和正文阐诠辨、解释辨、理性辨、衍生辨、通达辨以及附录《当代中国阐释学建构若干重大问题》、《训诂与阐释》、《“训诂阐释学”构想》组成。其中阐诠辨、解释辨是解决阐释为何物的问题,指出命题是阐释,是开放的对话和协商;理性辨指出阐释是理性的行为;衍生辨指出阐释是意义衍生而非固守文本;通达辨主要解决阐释的目的和标准问题。
-
康德法哲学吴彦《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是由同济大学法学院法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本辑聚焦于“康德法哲学”这一主题,收录了多篇文章,其中既有国外康德学者关于康德法哲学思想的研究论文,也有国内学者对康德法哲学的分析与评论,还有法哲学与政治哲学领域的重要文献和名家访谈,从多方面、多维度展示了“康德法哲学”和“法哲学与政治哲学”的主题探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领域的近期新动态和经典内容。
-
《弟子规》与人生修炼董宇艳《弟子规与人生修炼》围绕《弟子规》全文,融汇咬悟《菜根谭》、践悟《弟子规》、感悟《大学》、体悟《道德经》理念,结合历史典故、古今中外名人趣事,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案例,进行专题人生修炼,诸如孝道、谨信、亲仁、情商等,由浅入深,立足文化改变生活,国学丰富精神。引导学生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该书具有鲜明的特色与独特的课程体系,围绕《弟子规》,以三本原典书籍《菜根谭》《礼记 大学》《道德经》做支撑,加大了深度、丰富了内容,让学生进行儒家与道家思想的有机碰撞,进行人生修炼。
-
与悲伤共舞[美]斯蒂芬妮·萨拉辛 著当挚爱死亡时,我们会经历最深刻的悲伤,并且我们好像认为,只有这种不可逆转的结果带来的悲伤才需要花时间悼念。但还有一种悲伤,虽然每个人都会经历,但总是让我们感到疏远或者羞愧,因此常常被我们忽视:所爱之人尚在人世,但我们与他的关系却发生了变化,比如与配偶离婚、亲人患有脑部疾病时,我们就会体验到这种悲伤。当挚爱仍然活着却离我们而去时,我们该如何哀悼?在《与悲伤共舞》中,作者斯蒂芬妮·萨拉辛探讨了在哀悼失去而不是死亡时悲伤的复杂性和偏差,提出了“模糊悲伤过程”理论,指引我们识别、理解和治愈自己的悲伤。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分享了自己经历丧失后重获平衡的经验,以及其他人在她引领下走向康复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疗愈方法和练习,鼓励重新设想失去亲人后的生活,做好继续前行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