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生态伦理维度研究陆树程,于莲,陆扬 等著本书以中国特色城镇化生态伦理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中国特色城镇化生态伦理研究的出场语境、理论基础及思想借鉴,构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框架,分析探讨了中国特色城镇化生态伦理的理念和原则、制度与规范,创造性地提出创建中国特色城镇化生态伦理信息网络平台、智慧生态城镇的设想,旨在对中国特色城镇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生态问题进行伦理追问,是一部系统全面介绍中国特色城镇化生态伦理的学术著作。
-
洛克证据主义与信念的伦理学陈丽著本书系国内首BU专门论述洛克宗教哲学思想的著作。作者从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的认识论原则和信念规范原则两个角度展开探讨,并分析其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历史影响,内容包括宗教认识论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洛克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证据主义和道义主义原则、信念的规范思想等。洛克的宗教认识论思想在西方哲学认识论及宗教哲学研究领域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所提出的信仰的理性规范原则成为18世纪之后的哲学家不可逾越的重大理论问题。
-
中国伦理学年鉴2021郭清香 编《中国伦理学年鉴》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伦理学年鉴》2011年在九州出版社创始,共出版了4卷。 自2015年卷始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系列,改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伦理学年鉴2021》以2021年伦理学研究成果以及社会道德建设重大事件为基础,设定“特载”“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道德实践”“论文荟萃“学术动态”“伦理事件”等栏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2021年度中国伦理学研究的近期新动态和成果。
-
幸福之路(英)伯特兰-罗素,傅雷 译内容简介: 人生的旅途中总是经常遇到不快、忧郁、愤怒,遭受他人嫉妒或嫉妒他人,对社交活动感到由衷的畏惧等等妨碍人们获得幸福的因素。我们要想摒弃这种种导致不幸的原因,步入幸福之路,成功抵达幸福彼岸,是我们倾毕生之力都在追寻的东西。哲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既论及竞争、疲惫、忧郁、嫉妒、害怕舆论等不幸的因子,又在工作、情爱、家庭、闲暇诸领域带领读者找到幸福的方法,与我们一起跨越重重阻碍,修养身心,最终走上实现自我幸福的康庄大道。著名翻译大师傅雷经典译本,并加入大量注释全面提高阅读体验,帮助读者走上幸福之路的经典哲学与心理学著作。
-
中国现代性伦理话语付长珍《中国现代性伦理话语》是研究中国现代性伦理话语的专业学术著作,从现代伦理话语的出场转型以及其内部的逻辑等深入挖掘,论述兼及理论与实际,基本视域和中心问题。聚焦为“现代性中人的生存重构”,在反思中国现代性成长的复杂境遇中,讨论个体价值的生成发育问题,思考在资本与劳动的二元结构中,个体如何安顿自身的,如何夯实社会核心价值认同。以观念史为进路,考察近现代以来伦理话语建设的历史经验,构造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的现代中国伦理话语。
-
教育何为尼采《教育何为》原名《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内容为尼采于1872年在巴塞尔大学发表的五次公开演讲,也是他唯一一部专门讨论教育的著作。在这本小书里,尼采以人类导师的身份与改良人类的激情,一人分饰四角,在两位心怀抱负的大学生、青年教师与长者间的对话中向世人吟诵着他的教育宣言。尼采认为,当前的教育机构旨在控制和压迫个人,而不是解放个人;在一个以学术型专家、大众新闻媒介和军事强国三个邪恶联盟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人人被教导要顺应社会的期望,盲目地跟随权威,真正的教育在功利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此,尼采恳切地希望并呼吁更多的天赋优良的人投身到真正的教育中,正视、响应他们内心“对真正教育的需要”。
-
社会契约论[法]让-雅克·卢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谁更重要?维护个人利益是人类的本性!卢梭认为,最初的人类,每个人都是孤身一人,每个人都是自已的主人,自给自足,只对自己的利益负责。维护公共利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独立的个人难以在自然中生存,因此人们需要签订社会契约,把自身权利让渡给集体,同时获得属于集体的权利,成为公民。集体代表的是公共利益,集体考虑的是公共福祉。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类,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作为公民的人类,则要追求公共利益。两者之间,谁更重要?答案尽在本书……翻开本书,带你读懂《社会契约论》,读懂现代政治的起源!
-
人性与伦理赵敦华本书是一部关于人性与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原创之作,书中有大量创新的观点。全书分三个部分:1.用观念史的叙事方法,构造了西方人性论的发展史。2.用范式转变的方式应对人性的危机,强调达尔文进化论对研究人性论、哲学和伦理学的范式作用;3.中西伦理的比较和对话,包括轴心时代的共时性案例分析和儒家与基督教伦理的历时性比较。
-
中国审美理论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第五版)》将审美问题放在人文价值科学的层面上进行探讨,试图以西方学说为参照坐标,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背景出发,创构出具有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审美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西方的相关学说进行了吸收和同化。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体现了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思辩与实证的统一。书中阐发了儒、道、释相关思想的积极因素,以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贯通自然与社会,特别强调了物态人情化、人情物态化的思维方式。全书内容主要包括审美活动、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审美特征、审美意识、审美意象、审美风格及审美化育等方面,其中以审美活动为基础,审美关系为出发点,突出了主体在审美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并将意象问题提到了核心地位。在自然对象问题上,本书借鉴、阐发了比德、畅神等方面的思想;在人生问题上,本书强调了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在艺术问题上,特别突显了艺术的感性价值。在审美风格问题上,重视了壮美与优美、自然与雕饰和悲剧性与喜剧性的对举统一,并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探讨了丑的问题。在审美心态问题上,本书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身心基础和体悟方式的思想,并且将审美活动视为对人所作的一种特殊的感化方式,也是人们追求精神自由、提升人生境界的基本途径。
-
当代意大利美学精粹周宪、[意]蒂齐安娜·安迪娜(Tiziana Andina) 主编,何琳 译本书选取20世纪以来在国际美学界有重要影响的意大利学者的文章,将其结集成书,旨在向国内学者介绍意大利美学研究的卓越成果,为国内的美学研究开阔视野、提供借鉴。意大利这座美学重镇,孕育了一批又一批哲学家、美学家。他们当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哲学家艾柯,又有很多活跃在当今美学界的意大利学者。他们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阐发对美学的种种真知灼见——德勒兹研究、社会本体论、音乐本体论、艺术哲学、视觉艺术、语言哲学、文学哲学、意象理论、分析和大陆美学、诠释学和德国唯心主义、即兴美学、政治哲学、概念主义、表达与表征,心灵哲学、意识理论、电影哲学、社会哲学,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都成为学者们探讨美学的独特视角。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自2000年以来,已译介百余部域外学术佳作。复合光通过“棱镜”便分解成光谱,丛书以“棱镜”为名,意在通过所选篇什,折射出国外知识界的历史面貌和当代进展。丛书下设25个子系列,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媒介研究等诸领域,囊括了众多域外著名学者的代表作、新作,如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海登·怀特的《叙事的虚构性》、C. 赖特·米尔斯的《白领》、迈耶·夏皮罗的《绘画中的世界观》等,旨在通过译介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