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研究崔发展,赵聃 著;孙熙国,艾四林 主编该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从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精神实质领域的契合入手,探寻在两个“结合”中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找寻救亡图存富国强国之路,从而使外来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断结合,从而打通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启蒙的辩证刘森林暂缺简介...
-
人类解放何以可能刘同舫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解放事业的当代阐释(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文库)
-
重新理解马克思王凤才 等暂缺简介...
-
逆觉体证与理一分殊张子立本书先是从牟宗三与刘述先这两位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之对比中,剖析其继承关系与理论同异;继而从中汲取资源,以理一分殊作为一种哲学解释架构,探讨现代新儒学未来的可能发展取向。所涉及的理论议题,除了儒学内部问题,如牟宗三与劳思光对“道德的形上学”之不同评价与定位,如何从朱子与陆王论争中“去两短、合两长”,内圣外王之相石关系,对儒家“游魂”处境之评语,以及当代新儒家“良知的傲慢”之批评,也涉及西方哲学热烈争论的主题,如道德与知识之关系,普遍人性之论辩,乃至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之间历史性与普遍性、经验与先验等哲学视角之差异。
-
现代儒学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的辑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面向现代世界阐发儒家思想。《现代儒学》第十二辑分为“仁体论”“美德论”“理学新知”“青年儒者论坛”“书评与书讯”等专题栏目,收入学者论文、书评、会议稿等各类文章共十五篇。“仁体论”栏目乃为陈来教授七十华诞而设,系本期的重点,内容涵盖陈来对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哲学、李泽厚“两德论”伦理思想的批评性审察;对不同于西方哲学本体论的、中国哲学自有的本体论,即“仁本体”的理论重建;对中华文明基本特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陈来中国哲学研究的比较哲学方法等方面。“美德论”栏目中李义天、付长珍、刘乐恒的评论与黄勇关于美德伦理学的回应,同会议稿中的辩论交锋一样精彩,展现出儒家美德伦理学的深厚底蕴与持久魅力。
-
现代儒学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编 著《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的辑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本辑为第十三辑,其主题为“儒家功夫哲学”,收录了杨国荣、黄玉顺、吴震教授对倪培民教授《儒家功夫哲学论》一书的评议,以及倪培民教授的回应。“工夫”是中国哲学特有的概念,也是中国哲学能够给世界哲学提供的可能性资源之一。专家学者从功夫的多重内涵、功夫与本体、功夫的时代性、功夫与知识论、功夫与伦理学、功夫与形上论、功夫与生活艺术等诸多方面,诠释了儒家功夫哲学,同时在更广阔的视野上,将儒家功夫哲学与西方实践哲学进行比较,指出儒家功夫哲学的主要特色。另外,“青年儒学论坛”栏目收录了李思远、崔翔、邢万里三位青年学者的三篇论文,分别探究荀子“王霸之辨”、朱子“中和”新说和熊十力“本习之辨”,即辨析儒家和新儒家代表人物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书评”栏目收录了四篇书评文章,分别对倪培民的《儒家功夫哲学论》、杨泽波的《儒学谱系论》、东方朔的《权等
-
无限者的理念张俊晚明以来,儒家文明正面遭遇基督教文明。历经四百多年的碰撞与融合,虽然后者借由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为汉语思想与学术打开新的发展维度,但是儒耶二教的隔阂至今难以消弭。从比较的视野来看,儒家与基督宗教作为两种文明形态最根本的隔阂,在于二者对终极实体以及“天人关系”(“神人关系”)的理解差异。四百多年来,关于西方Deus(译作“神”“天主”或“上帝”)与中土“上帝”或“天”异同的讨论从未停息。这是儒耶对话中重大、困难的话题,同时也是难以绕开的议题。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与对外开放进程中的文明互鉴中,重要的就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借鉴。时代赋予学界的使命是从终极理念开始,通过持续不断的沟通与对话,达成理解与宽容,从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
传习录【明】王守仁《传习录》是明代王守仁(王阳明)的哲学语录。由门人徐爱、钱德洪等辑录。编入《阳明全书》作为首篇,共上中下三卷。“传习”一词,语自《论语·学而。全书采用学生问,王阳明答的形式展开,又收有一些书信,内容丰富。王阳明的主要哲学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和“万物一体”等, 在书中均有体现。王阳明心学是中国心性儒学的高峰,钱穆认为,《传习录》是中国人要读的经典之书。梁启超称,学阳明先生思想,应读《传习录》。
-
亚里士多德逻辑哲学周昌忠本书旨在呈现亚里士多德知识哲学之以形而上学为魂、形式逻辑为体的原貌,详尽复原他对实存者作为知识对象的逻辑建构工作。同时,本书也澄清了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观念,其关键点是他对类和个体关系的把捉:个体是绝对实存者,同时,又总是作为类的成员实存,个体以本体相同而结成类。因此,本体根本上是个体实存者的本体,即可感本体(第一,即原初本体,由“四标识”规定);同时,类成员之同一本体也是类的本体(第二,即派生本体,由“三标识”规定)。他表明,知识的对象是实存个体,知识的目标是其本体即其原因和本原,并转归于类的本体——个体本体的纯粹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