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老庄随谈骆玉明老庄和《老子》、《庄子》是中国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和经典之作,无论其人其文,无不华采丰高,慧见超俗,其启悟、沾溉后人可谓深长。本书对老庄哲学思想的阐释深刻而独到。作者以冷静的智慧和诗性的笔触描摹出老庄的精彩境界和人生,笔谈之间,咳唾成珠,启人心智,益人识见。学林随笔中此方独步。作者为著名文史专家,其文章以思理明晰、文字洗练为特色,尤善对人事深沉之思,见解独到深刻。老庄思想之所以称为“无”因为它不相信人所订立的秩序和价值能够稳定地存续,能够使人生活得更好,他相信的是一种人道,“道可道,非常道”,谁能把自己有余的部分拿出来供给天下,就是有道之人。 本书是涉及到一些道家思想,具体内容包括:恍惚的老子,放诞的庄子,大道玄妙,天地不仁,虚静的观照……39个人生哲学故事
-
听南怀瑾大师讲经胡卫红南怀瑾大师精通三教经典,讲佛经巧合儒经、道经,讲儒经妙用道经、佛经,讲道经揉合儒经、佛经,三教精神存乎一心,运用自如,真可谓“一理通,百理通”。但他讲经数十年,著述甚多,穷数年之功,亦难得其大全。而且其中大量内容是为学佛修道之人设计,对我们红尘中人并不完全贴切。因此,本书量体裁衣,选择跟为人处世、谋事创业息息相关的内容,重点传述。书中既有南大师的精彩观点,亦有作者听讲的体会,亦揉合了大量生活实例加以印证,如此,读者朋友们能够更方便地悟其精要。
-
人与和马中 著中国文化领域里有一条“道”。它由来已久,无不贯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路,构成中化民族精神的脉络。中国哲学的独到精神有二,亦是这“道”之精髓。以“人”为本——中国哲学有特的人文历史传统,在总体上呈现无神论倾向。它以治人为本,以治物为末,以道德为本、以智慧为末,以前人为本、以后人为末,以敬人为本、以敬神为末。以“和”为本——中国哲学强调综合思维,总结“共生”规律,实质是一种和谐之“道”它的方法论是辩证法,其核心是阴阳之道,即矛盾均衡理论。另外,中国哲学在表述上遵循非逻辑化特征,具有诗化特色和无穷魅力。
-
辩证法随谈李瑞环 编著本书定名为《辩证法随谈》,并不是专门谈论辩证法的,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应用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既有立场、观点、方法,又覆盖工作、学习、生活诸多方面,而是时时处处应有和了辩证法,时时处处体现了辩证法。所谓“随谈”,亦即随时、随地、随事、随兴而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不拘形式。这是作者以前两本著作用过的体例名称。本书辑录的文稿涉及范围很广,六编三十六题的归类梳理,很难说十分合理的和严密,主要是为了读者翻阅查找的方便。
-
人间庄子吴建雄本书是冰心文学奖获得者、青年作家吴建雄对中国古典名著《庄子》进行全新解读的心得结集。在书中,作者用小说家特有的细腻笔法,对深奥的《庄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细致解读,其中不仅通透着深刻的人生智慧,也对庄子逍遥洒脱的性格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以汪洋恣肆的文字为形式,以不拘常理的观念为内容,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世界。庄子在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超过孔子的,被尊为“至人”“神人”“圣人”。其实,庄子也是凡人,他有家有室,在乱世中为生活奔波操劳,但与常人不同的是,他通慧百家,心存天道,彻悟生命之美。在本书中,作者另辟蹊径,用细腻的笔法对深奥的《庄子》进行了精妙解读,把“高高在上”的庄子请回人间,呈现给读者一个立体、真实的庄子。隔世知音精妙解庄子,披沙沥金字字见真传。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山川、林间、花草中无拘无束、欢天喜地地飞翔,上立花蕊蘸芬粉,下歇宽阔采露珠,一时间他忘了世上还有一个叫庄周的人。突然间醒来,他却看到自身仍处在纷纭的世间,恍惚中,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为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子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他的笔墨华章窈兮冥兮,带有超现实的梦幻色彩,没有一丝羁绊,从而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精神天地,滋养了一大批将人生意义与价值建立在自己内在精神超越之上的人。本书即是基于这样的“人间世”,还原庄子,重建了生命指向标,给人以无尽的启迪。
-
兄弟家书戴次一 编著本书汇集了宏杰、宏力博士兄弟,在国内读大学和在美国读研究生期间,与父母的通信及哥俩互通的信件共312封。全书展示的主要内容:一是如何学习,二是如何做人,三是如何处理好两代人的关系。高中毕业后升入大学该怎么学习,兄弟俩摸索了一些与中学时期不同的学习方法,积累了经验,也有过教训,能给人以启迪。学会如何做人是每个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在爱国、励志、诚信、守纪、刻苦、勤劳、节俭乃至爱情等方面,都有不少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内容。关于两代人的关系,本书既有父母对儿子不厌其详的谆谆教诲与引导,又有父(母)子之间的谈心与交流,其中不乏儿子对父母的建议。字里行间充满民主与和谐的家庭氛围。本书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书中部分海外飞鸿,可略见留学生活之一二。
-
傅佩荣《庄子》心得傅佩荣翻开《庄子》一书,第一篇是《逍遥游》,而映入眼帘的第一个故事,则是“鲲化为鹏”的奇谈怪论。不过庄子好像非常在意这样的故事情节,居然在《逍遥游》中反复说了三次。若想了解庄子,似乎不能错过这个寓言。首先,庄子说:“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鲲。鲲的体型庞大,不知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背部宽阔,不知有几千里。它奋起高飞时,双翅张开有如天边的云朵。这只巨鸟,在海风大作时,就会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一个天然大池。”这样的描述让人过目难忘,“不知其几千里也”根本是夸张到胡言乱语的程度。庄子的目的是要迷惑我们的想象力,逼我们摆脱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使我们无法意识清醒地询问:真有这样的鲲与鹏吗?它们又在何处?鱼真的可以变成鸟吗?学习《庄子》,至少已经明白“不得已”三字的奥妙。所谓“不得已”,并无勉强、委屈、无奈、被迫之意,而是在判断各种条件成熟的时候,我就顺势而行,亦即“行其所当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因此,重点是:如何判断各种条件是否成熟?能够做到这一步则是“转识成智”的开始。
-
论语疏证杨树达《论语》一书作为儒家经典,可谓博大精深,但其语言之简练也给理解孔子的本义带来困难。诚如陈寅恪先生在为该书所作序言里所说:“夫圣人之言必有为而发,若不取事实以证之,则成无的之矢。圣言简奥,若不采意旨相同之语以著之,则为不解之谜矣。”而《论语疏证》就是做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如杨先生在《凡例》中所说:“本书宗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本书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即一是以经证经,二是以史证经。...
-
邓小平的三落三起赵晓光,刘杰 著因为他政治生涯中著名的“三落三起”,西方媒体称他为“打不倒的小个子”。患难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能显示一个人的大智大勇。本书告诉你的,不仅仅是邓小平如何“三落三起”,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为什么他能够”三落三起”。邓小平说:“我一生问心无愧!”;他还说:“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他还说过:“我是刘少奇之后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副统帅’”……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在这里有了答案。本书作者大量地采访了当事人,使本书拥有了无比的生动性、鲜活性和真实感。
-
教女儿学《论语》陈小云仅读于丹是不够的——有人说,《于丹心得》只适合成年人阅读;本书既有原文、拼音、注解,更有智趣盎然的父女对话,让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历史场境中复活,展示各自的性格思想、命运,让青少年真正读懂孔子,是青少年学习《论语》的最佳读本。让孩子终身受益的珍贵礼品!——《教女儿学》!两千多年前,孔子与其弟子的谈话记录成为中华文化第一经典流传至今;二十世纪的今天,一位富有国学修养的父亲与读小说的女儿也在讨论《论语》。在本书父女对话中,孔子是一位活在现实中的智慧长者,《论语》讲的仿佛就是女儿的校园生活。每一节每一段,不再是枯燥晦涩的考证,不再是机械呆板的注解,而是让历史场景重现,孔子和他的弟子如同话剧演员和历史的舞台上栩栩如生,展示各自的性格、思想和命运……《论语》让女儿觉得亲近、亲切、感受到仁爱、豁达、睿智的阳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