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中国老学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刘固盛 主编,刘玲娣 著《中国老学通史》是第一部对整个中国老学进行贯通性的全面系统研究的多卷本著作。全书以不同历史阶段为单元,全面总结老学历史的和逻辑的发展进程,深入分析并提炼出不同历史时期老学的理论创建和思想特点,揭示其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深刻联系,阐明中国老学的思想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魏晋南北朝隋唐卷》从庄学崛起、玄佛合流、佛道相争等方面论述了重玄学产生的思想背景,还通过魏晋隋唐老学揭示儒道之间从相争到相融的发展过程,对老子思想在唐代政治、社会、文化中的重大影响加以了充分关注。
-
中国老学通史·宋元卷刘固盛 主编,刘固盛 肖海燕 著《中国老学通史》是第一部对整个中国老学进行贯通性的全面系统研究的多卷本著作。全书以不同历史阶段为单元,全面总结老学历史的和逻辑的发展进程,深入分析并提炼出不同历史时期老学的理论创建和思想特点,揭示其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深刻联系,阐明中国老学的思想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宋元卷》重点揭示老学与理学、宋学、新道教等思想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的关联,并阐明宋元老学与理学思想、道教内丹学的密切关系。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报告.2022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编本书总结了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追踪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较为前沿的理论动态:首先,本书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命题,对于推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其次,分别对卢卡奇的思想,以及对美国马克思主义、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俄罗斯马克思主义、非洲和拉美地区马克思主义、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的年度研究情况进行回顾。最后,本书还对第十七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第三届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论坛、第二届全国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论坛进行了会议综述。因此,本书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深入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科的年度态势,为本学科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份重要的参考材料。本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也在展望未来,指引学界将要面对的理论热点,给予新一年的发展报告以新的期待。
-
漫画图解素书(汉)黄石公《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内容涉及治国之道、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等。内容广博,思想深刻,论点精辟,堪称中国古代的智谋经典。全书共分六章,仅一百三十句,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玑,句句名言。此次出版,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对原文进行了精心的审校和精准的翻译,并根据原文的思想精髓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解析,且配有形象、直观的图解和生动、诙谐的漫画故事,让读者是在阅读过程中拥有清晰的思路和愉悦的心情。
-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吴付来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第6辑)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著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曹媛媛本书深入挖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思政课堂要向学生生动而深刻地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佳作导读乔瑞金 李瑞艳 等 著这是一部有关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导读式作品。是继《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和《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深度透视》之后的系列姊妹篇作品,是集可读性与思想性、通俗性与理论性于一体的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又一力作。本作品分为新历史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三个部分,主要选取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15位代表人物的22篇经典文本做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解读,涉及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伦理学和生态学等不同学术领域,力图全面勾勒出每个作品背后的历史脉络、思想主旨和核心论点,凸显了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哲学性的理论意蕴,彰显了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学科视域,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把握和深入了解提供了更为详实的文献资料,也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照视角。
-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接受信元本书从思想史角度切入,以科学主义思想对唯物史观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为主线,在介绍五四运动前后科学思潮传播概况的基础上,分别分析科学主义中的唯物主义、进化主义和实用主义对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接受、初步阐释唯物史观的理论中介与桥梁作用,以及中国先进分子将科学主义与唯物史观结合后的初步实践,指出中国先进分子将科学主义与唯物史观合二为一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又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
-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史王强 著本书以现代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中心,在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下,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深入剖析,阐明中国传统思想在现代遇到的困境,作为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解决这种困境,知识分子又是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价值与意义。本书在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思想史与学术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源流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三个历史阶段;论述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特点;具体分析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几个主题。本书提出科学中的因果律不能成为物质决定论的基础;梳理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围绕唯物辩证法展开的研究,对辩证法与唯物论、辩证法与唯物史观能否相综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1935年之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一个大的转向,从西方近代哲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文化的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有一定新见的。
-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吴凯本书集中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如何作为一种参与治理的手段来发挥作用。本书立足学科前沿,合理借鉴传播学知识,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展开理论探索,立足参与治理,合理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同治理的关系,剖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治理的价值立场,阐释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信息交流、传播关系、参与行为、网络结构方面的功能。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参与治理,揭示出存在的问题,同时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弱场问题并进行研判,以及归纳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原则和路径,使其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参与治理功能,并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的布局与走向做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