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吉金华章尹海龙本书是“入古出新——当代古玺印风展”的作品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副院长尹海龙老师主编,收录当代50余位艺术家的古玺风格篆刻、书法、印屏,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感受。本书是对当下篆刻界古玺印风格创作的一次集中的成果展示,对篆刻学习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陈志华 后浪跟随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志华的视角,我们来到了意大利,这个他形容为“一件大文物”的国家。从那不勒斯的村落到庞贝的发掘现场,从古罗马的浴场到佛罗伦萨的主教堂,作者介绍了意大利二十多个历史文化古城、数百栋古建筑和对它们的保护。从观察到观点,陈志华教授探讨了《威尼斯宪章》的理论基础和意大利遗产建筑保护的实践观察,并以他独特的文化对比视角表达了对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反思。
-
墨点字帖 中华好诗词 欧阳询楷书集字一百二十篇李亲惠暂缺简介...
-
淮剧在静安的鎏金岁月上海市静安区档案馆,上海市静安淮剧艺术家周筱芳流派促进中心淮剧发源于苏北江淮地区,诞生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1906年淮剧传入上海,浸润在海派文化的环境中,成为海派文化的一员,是上海市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静安区档案馆保存了大量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淮剧档案。为进一步普及淮剧文化,讲好静安淮剧故事,静安区档案馆与静安淮剧周筱芳艺术流派促进中心联合编著《淮剧在静安的鎏金岁月》一书。全书共分为历史篇、艺术篇、剧目篇、人物篇、追忆篇、传承篇、纪实篇,对淮剧在静安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归纳和条理化整理,从各个侧面详尽记述了淮剧的艺术特色和发展脉络。
-
新加坡所藏外江戏抄本研究陈燕芳,康保成《新加坡藏外江戏抄本研究》一书对外江戏在新加坡的传播及新加坡所藏的外江戏抄本进行了研究。本书中作者所指的“外江戏”,其实就是广东汉剧、闽西汉剧的前身。作者首先介绍了新加坡所藏的这批外江戏剧本的来龙去脉,接着通过对同期京剧、粤剧等剧种中大体相同剧目的比较,考察研究了外江戏剧本的特点以及皮黄南传的路径,从而提出了“粤调皮黄”的概念。
-
弹唱速成秘籍陈飞暂缺简介...
-
抽象的多副面孔贺鹏飞《抽象的多副面孔——贺鹏飞作品集》是原始主义画派抽象表现主义画家贺鹏飞先生的画集,收录了他的艺术作品,集成此册。贺鹏飞先生没有艺术学院背景,却有着草原游牧民族的豪放和不羁,这使他的绘画自然而然的返璞归真,脱离一切造型技术训练,呈现出朴素、豪放、童趣等原始艺术风格。他还尝试把纸张、木板、布料、丝麻混用,追求画面粗糙、有质感。在本书中,通过这些作品展示出了贺鹏飞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特色,带领读者领略他的艺术风采。
-
单声部旋律进阶训练教程曲艺著《单声部旋律进阶教程》是一部专为单声部旋律听写设计的教材,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提供旋律听写训练的思路及方法。本书共划分为五个章节,整体上采取难度递进的形式,并在每一章中加入了所学内容的理论介绍。书中所有的旋律均为笔者原创,以西方传统大小调体系及中国五声性民族调式为风格的依据,既保证了训练的技术难度,又兼顾了音乐性。所有旋律在变化音、节拍划分、节奏型书写以及乐句结构的都尽可能做到规范、严谨。
-
清末民国京剧批评的观念与形态研究简贵灯清末民国时期,京剧批评主要以报刊为媒介,散见于中国大地报纸杂志的艺文版面。报刊剧评的流行与京剧的发展成为相辅相成的独特文化现象。本书从“剧评之变与影响因素”与“剧评团体与剧评家”两个议题出发,作者所论的“京剧批评”主要是京剧这一剧种演出之批评(场上之批评),而非传统的京剧文学创作之批评(案头之批评),也非传统意义上的戏曲理论与批评。作者对京剧批评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估他们在京剧批评史上的价值,为进一步推进京剧批评研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全书还对清末民国京沪主要戏曲报纸与期刊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整理,是一部具有京剧批评史意义的专著。
-
陪孩子听音乐田艺苗《陪孩子听音乐》是知名作曲家田艺苗写给青少年的一本古典音乐入门读物,用故事、辅以乐理解释的形式还原古典乐曲本身的魅力。本书精选了自16世纪以来极具代表性的100首西方古典乐曲,文、图、乐三者结合,从全感官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一场好玩、好看、好听的音乐盛宴。作者的语言兼具专业性和生动性,让读者能了解乐曲的历史背景、创作灵感,并理解乐理知识;近80幅精美配图,有助于读者进一步想象乐曲描述的场景。读者在边看、边听的同时,会发现乐理并不枯燥,感受到其间乐趣,在听懂这百首名曲的基础上爱上古典乐,真正实现“从入门到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