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世纪转身顾铮主编《世纪转身:中国社会变迁的视觉记忆》展示的是实实在在的当下的中国现实,虽然有些情景并不赏心悦目,但却是一种负责的观看,透射一种健康的自信与真实。这些中国摄影家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与记录现实的勇气与真诚,是任何一个与他们一增真诚关注现实生活的读者都能够感受得到的。正如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所发现的那样,摄影既不是艺术,也不是技术,而是“魔术”。
-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孙继南编著本书主分内容包括:马礼逊学堂音乐课、清心书院音乐课、登州文会馆乐法启蒙课、中西书院琴科、汇文书院艺术科、天津小站军乐队、时敏学堂唱歌课等。
-
竖琴的影子斯妤著碰上苏慰人的时候,丛容十七岁。十七岁的丛容豆蔻年华,清纯无知,满脑子的冬妮亚和保尔·柯察金。苏慰人则是五十出头,一脸风霜,沧桑无限了……
-
少儿小提琴基础教程李贵武 编著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开必少年儿童智力的途径之一是学习乐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作者深深感到《铃木提琴教材》确实是一本优秀的教程,它由易到难,包含了许多世界名曲、而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琴者极为有益。因此,如果以世界名曲为基础,再穿插一些中国乐曲,并且把考级曲目也包括进去,这对琴者将会更为实用和方便,所抱着这种宗旨,作者编写了这本教材。本教材在曲目的选编方面有作者自己的一些观点、想法和经验,比如重奏曲的选编,就凝聚着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心得。在意在利期间,作者对国外小提琴教学方面的情况做了一些了解,他们对重奏、合奏特别重视,很多演奏者个人的演奏水平不一定很高,但合奏能力却非常强,这对我们是很朋益的启发,我国的学琴者也应该从小就重视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教材选编了一部分重奏曲,旨在加强学和的合作精神。此外,对乐曲的演奏也做了一些建议和提示,可供学琴参考。
-
黄永玉的柒柒捌捌聂玫总撰文;石磊总摄影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其前部分是作者通过近几年细腻的观察,立身于一个较亲和的角度,将一个艺术老人丰富而传奇的人生呈现给读者。《黄氏一家子》、《立果与卡咪》、《段子·黄》、《狡兔五窟》、《永厚说永玉》的故事,人们知道黄氏一家子鲜为人见的生活琐细,先生与他的爱犬立果、卡眯的故事,先生为爱情树碑立传,先生妙趣横生的段子,还有恩恩怨怨的兄弟手足之情。后面部分以《黄永玉的传奇》专题片为基础材料,将跨越两个世纪上下80年的事件和今天凤凰的玉氏山房主人黄永玉先生连结起来,通过《岳麓书院漫步者》,《仿佛是别人的故事》,《蜜泪》、《不用眼泪哭》、《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随我到天涯》,《乡梦不曾休》的故事,让人们了解到这个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他从沱江走来,淌过小溪,跨过江河,奔向大海。在大雅大俗间成就了艺术的个性,在悲喜缄默中缔造智慧的人生。一个时刻处于变化的艺术鬼才,一个从容洒脱的"湘西老刁民"跃然进入人们的脑海之中,同时也让人在阅读中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位迟暮老人浓浓的乡情与豪气……<
-
梅兰芳画传王慧著继《宋美龄画传》《邓丽君画传》之后,“世纪华人画传丛书”又推出一本著名人物传记《梅兰芳画传》。该书收200余幅老照片及梅先生亲笔画作,配以优美传神的文字诠释了梅兰芳完美传奇一生。尤其是梅兰芳与王明华、福芝芳两位夫人相濡以沫的感情;与名伶孟小冬的恋情;与前辈谭鑫培、杨小楼同台趣事;与文化名人齐白石、胡适的友情亲切自然、值得玩味。布莱希特说:梅兰芳是西方人关于中国的一个幻想,也是一个梦。这种梦其实早在庄时代就开始了。他梦见了蝴蝶在自己的梦中飞舞,梅兰芳梦见的是一个故事在他的身上的重现。这本书更多的是对于这位稀世天才的纪念。发表在本书中的议论,图片,更多的是想表明我们接近一种想象力的企图。也许,这本书试图描述的是一个梦境,他只属于某一个时代的中国,只属于某一部分怀旧者的旧梦。而这本书,在他诞辰110周年之期出版,只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敬意。梅兰芳是这个时代的一位稀世之人,是这个世界最后一位可以以男身演化女性情感的大师。他是一位生而为京剧的人,用自己的灵魂而不是形象,打动了上世纪的中国。他的一生塑造了无数美艳精致的舞台形象,他的表演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和谐、讲究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审美精神。他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位超级巨星。在世界看来,梅兰芳就是中国人艺术精神的代名词。布莱希特说,梅兰芳是西方人关于中国的一个幻想。但梅兰芳是谁的问题仍然需要得到确认。对于如同我辈更年轻一些的人来说,梅兰芳如同京剧一样,是一个遥远的符号或者是某个时代的一个象征。我们试图想要追寻的不过是一个旧年丽影。
-
话说常香玉张乡仆,苏宏著常香玉 1923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原名张妙玲。9岁随父张福仙学戏,后拜翟彦身、周海水为师,兼学花旦、小生、武生诸行当,10岁登台,总汇于旦角。得王镇南先生帮助,13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她原习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豫东、祥符各调于一炉,并广征博采,收各家各派及一些姊妹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乃更加潜心钻研青衣、花旦之表演艺术。日寇侵华,她首演抗日时装戏《打土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 1938年西向长安,在陕甘演出,名声大振,得“豫剧皇后”之誉。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后改建为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各地义演半年。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团社号”战斗机一架,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等部门嘉奖。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花木兰》一剧获荣誉奖。同年赴维也纳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并访问苏联、匈牙利等国。1953年率团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半年;1954年又到天山南北为边防战士和新疆各兄弟民族慰问演出4个月。特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979年,常香玉的歌喉响彻了广西边防。1987年12月,她自筹资金22万元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以奖掖河南地方戏曲的优秀人才。常香玉从艺70多年来,在艺术上一直表现着炽热的追求。其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和艺术造诣;表演上刚健清新,细腻洒脱,已形成了众所公认的“常派”风格。代表作《花木兰》早在1956年已拍摄成戏曲影片。常演剧目还有《拷红》、《断桥》、《大祭桩》、《破洪州》、《五世请缨》和现代戏《红灯记》等。1956年曾担任河南豫剧院院长,20世纪80年代初期又担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是戏曲界公认的豫剧大师。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6月1日逝世后,使无数人陷入悲痛之中。常香玉是一位戏剧家,但又不仅仅是戏剧家。她在艺术上创立了豫剧“常派”风格,培养了大批传人,使豫剧这一传统艺术在继承中又有发展。更加让人敬佩的是,她一生热爱祖国,热爱观众,抗美援朝时,用义演的收入购买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被誉为“爱国艺人”。本书的内容根据她的谈话记录整理而成,是对这位“豫剧皇后”最好的纪念。
-
影视艺术之道宋家玲著《影视艺术之道》收录了《关于电视剧艺术特征的探讨》、《试论电视剧的本性和观念》等理论研究文章以及电影文学剧本《周恩来》、短篇小说《丁字街》等。《影视艺术之道》作者宋家玲。
-
招摇(日)笠原美智子著;何积惠译《招摇——另类人体宣言》一书鲜明地贯穿着西方女性主义立场。书中各篇文章是在她作为日本东京都摄影博物馆展览策划人期间(任职期间为1989年到2002年,现调任为东京都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划人)所写的有关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现代摄影与当代摄影的展览图录论文与摄影评论文章。在东京都摄影博物馆任职期间,笠原女士策划了大量高质量的摄影展览。这些展览包括了作为纯粹摄影的摄影与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这两个方面的艺术实践。这些展览不仅对日本国内的当代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在国际摄影界与当代艺术界引起广泛注意,并奠定了她作为当代西方摄影现场的重要人物的坚实基础。作者简介:笠原美智子,1957年生于日本长野县。明治学院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曾在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学硕士课程(专攻摄影)。现为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策展人、东京造型大学非专职讲师。在东京都摄影美术馆参与策划的展览会,主要有《面对未知的自我——现代女性自拍像》展(1991)、《来自社会边缘的美国纪实摄影》(1991)、《会说话的风景》展(1993)、《社会性别——来自记忆的深渊》展(1996)、《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和他的朋友们》展(1997)等。主要译著有:乔治·莱温斯基《人体摄影史》(与伊藤俊治合译)日本PARCO出版社(1989)、约翰·巴杰尔《观察这一回事》(主编:饭泽耕太郎)自水社(1993)、罗伯特·索比艾泽克《照相机之眼》(主编:横江文宪;合译者:安田笃生)淡文社(1995)等。与人合作的论著有:《裘迪·戴特:专题作品集》讲谈社(1992)、《摄影家时代1——摄影家的诞生和19世纪摄影》(迪莫西·奥萨利凡)(编辑:大岛洋;与人合著)洋泉社(1993)、《摄影家时代2——被记录的都市和时代》(保罗·斯特兰德)(编辑:大岛洋;与人合著)洋泉社(1994)、《世界摄影家101人》(编辑:大岛洋;与多木浩二合著)新书馆(1997)、《美术与社会性别——不对称的视线》(漫谈石内都和神藏美子的作品)(编辑:千野香织、铃木杜几子、马口明子;与人合著)布流凯社(1997)、《与时代对抗的摄影》(青弓社,2002年)等。目录:写真是男人的东西吗?——为笠原美智子《招摇——另类人体宣言》序女性记忆的深渊——写在中译本出版之际笠原美智子“女眼”宣言第一章变迁的性观念一捕捉“女人气息的心灵快门”二现代孤独三父亲投下的阴影四灵与肉:奥基芙与施蒂格利茨五面对未来的自我——现代女性自由像六《性依存叙事曲》——南·戈尔丁访谈录第二章另类人体宣言一视奸论——现代人体摄影二镜头还说了什么三心宽体胖的女权主义者四男性裸体——约翰·科普兰斯的冲击五同性恋表现:艾滋病时代的肖像第三章来自记忆的深渊一记忆:种族、民族二记忆:战争三记忆:交叉文化后记
-
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张静蔚编选、校点《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是用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和教学的史料汇编,时限为1840-1919年。近代史下限常定为1949年,但考虑到1919年以后的音乐史料便于查找,因此,这部分史料未被收入《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只是沿用“近代”概念。书中收录的史料,大多是从“五四”运动以前的期刊、报纸以及书籍中收集到的,个别也利用了现代出版物。本史料所反映的是1840年至1919年期间,以新音乐为主潮、转型时期的音乐文化,以资音乐理论工作者借鉴和参考。至于该时期的传统音乐的史料,当另编成册。《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共分六辑,每辑按时间先后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