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便衣警察海岩著故事发生在粉碎“四人帮”之前的一九七六年。经群众举报,南州市公安局逮捕了一个名叫徐邦呈的台湾特务。当时没有弄清楚特务潜入南州市来的目的,在军代表甘副局长的诱供下,徐邦呈谎称他要在边境接应一支敌人的小分队入境,目的是破坏大陆的批林批孔运动。甘副局长亲自带队押解着徐邦呈前往边境,准备将敌人的小分队一网打尽,结果徐邦呈趁机逃跑,被押解的侦察员周志明击毙。抓捕行动失败,线索也中断了,这个特务潜入南州市的真正目的成了一个谜。周志明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认识了一个名叫施肖萌的姑娘,两人相互产生了好感。不久南州市出现了许多悼念周总理的传单,其中有批评当时中央文革的内容,当时的军代表将其列为反革命事件,要求侦察处追查发放传单的人。在一次执勤中,周志明的同事陆振羽根据军代表的布置用照相机给两个邮寄传单的人拍了照,周志明发现其中一个是施肖萌的姐姐施季虹,另一个是自己的同年伙伴安成。就在军代表准备按照照片抓人之前,周志明为了保护施季虹和安成将相机中的胶卷曝了光。随后周志明为了不连累陆振羽又向领导承认了曝光胶卷。结果周志明不但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还因为徐邦呈逃跑的事情背上了特务的嫌疑,被判刑十五年投入了监狱。接着,他唯一的亲人父亲也含恨去世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周志明的命运。周志明入狱之后,只有施肖萌坚信他绝不是坏人。施肖萌不顾家人的担心和反对,坚持到监狱看望周志明。周志明为了不连累施肖萌,忍痛断绝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周志明在狱中面对个别管教和周围犯人们的双重敌意受尽了屈辱,几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随着粉碎“四人帮”,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周志明也得到了平反,又重新回到了公安队伍内。 可是由于一些左的影响,在他的组织结论中还留下一个小尾巴。施肖萌这时候已经考上了大学,周志明和施肖萌再次重逢后,很快感情上又出现了误解和裂痕。一直都在暗中喜欢着周志明的女同事严君含蓄地向周志明表达了诚挚的爱恋,周志明和严君在工作中成为挚友,可他心里还是想念着施肖萌。一个叫杜卫东的小偷在狱中经过周志明的帮助和教育,出狱后准备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可是当南州市政协副主席、941厂总工江一明家被盗后,杜卫东又被当做嫌疑犯抓起来了。周志明看出了其中的破绽,经过一番调查证实作案的人不是杜卫东。这时,941厂在引进大型项目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说明江一明家的机密文件被人盗取过。施肖萌的姐姐施季虹突然向公安机关举报其前男友卢援朝盗窃了江一明家,卢援朝被拘捕检察机关起诉。施肖萌对姐姐的行为很不满,认为姐姐是蓄意诬告卢援朝,毅然做为卢援朝的辩护人出庭为其辩护并宣判无罪释放。经过对施季虹的调查,发现施季虹有出卖情报的嫌疑,原来施季虹被境外潜入的间谍引诱已经成为了犯罪分子。就在公安机关要逮捕港商身份的间谍冯汉章时,发现有人向冯汉章报警。周志明始终没有忘记几年前徐邦呈案件中断的线索,怀疑就在南州市有了个潜伏的特务。决定展开追查。就在周志明同事们继续追查的时候,杜卫东突然被人杀害了。几个连续发生的事情扑朔迷离、互相纠缠,公安人员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终于查清了杜卫东死亡的真相,同时也挖出了多年潜伏在南州市的特务卢援朝,找到了真正盗窃941厂机密的人。原来施季虹诬告卢援朝是境外间谍机关故意布下的一个谜阵,目的是牺牲掉冯汉章和施季虹来保护卢援朝。经过一连串事件的考验和锻炼,周志明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警察。施肖萌和周志明最终消除了误解又走到了一起。严君在破案后调离了南州市,心里却始终爱着周志明。这是一个年轻警察成长的故事,也是一曲美好爱情的颂歌。
-
汉武大帝江奇涛编剧本剧是一部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史诗性作品。全剧通过汉武帝纵横跌宕的人生,以新古典主义浪谩写实的手法,全景式的展现中华民族2000多年前历史上一个辉煌壮丽雄浑悲壮的时代。此片触及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对刘彻等,既不溢美,也不隐恶,又不过分渲染,分寸立场均力求客观。 本剧是一部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史诗性作品。全剧通过汉武帝纵横跌宕的人生,以新古典主义浪谩写实的手法,全景式的展现中华民族2000多年前历史上一个辉煌壮丽雄浑悲壮的时代。此片触及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对刘彻等,既不溢美,也不隐恶,又不过分渲染,分寸立场均力求客观。大事脉络,基本遵循《史记》、《汉书》的历史事实,对汉代的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并未回避。但战争和平问题审慎处理,避免偏激。民族问题,指出汉匈本是同源共生,战争乃是悲剧,片尾结束语强调匈奴民族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片中塑造了一批可歌可泣的男女英雄,如晁错、卫青、李广、霍去病、司马迁、苏武、张骞等,必将脍炙人口。片中没有任何脸谱化的坏人,反角如田蚡、伊稚斜也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汉景帝、汉武帝,窦太后三位则均可看作古代政治中典型的伟大政治家。本片既有风光旖旎的宫廷场面,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又有瑰丽壮阔的大漠草原风光;真实再现了古代大规模骑兵战争的历史画面。本剧人物众多、英雄辈出。许多历史人物早已脍炙人口,许多历史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片中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极其精彩(如窦婴)。这部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均大大超过了胡玫导演过去的作品《雍正王朝》。全片充满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文化色彩。剧情及对话十分耐人寻味。创作方法客观,求实,力戒借古讽今,只求令人观后得到历史的镜鉴。 汉民族之所以叫汉民族,是由于伟大的汉帝国的崛起。公元前一世纪,在世界的东方,初步繁荣的汉帝国,面临内外双重威胁:国内诸侯妄图脱离中央,实行地方割据:北方境外的匈奴大军屡屡起过长城防线侵略中原。汉王朝不得不实行“和亲”政策,承受了巨大的民族耻辱。严峻的形势需要巨人来支撑。历史选择了一个16岁的少年皇子担当大任,他的名字叫刘 彻。在母亲和舅父的精心策划下,经过复杂的宫廷斗争,他得以登基。刘彻做了皇帝之后表现出非凡的气魄!立刻下诏求贤,广开言路,试图进行改革。他的设想被祖母窦太后代表团的权贵外戚势力所压抑,遭遇重大挫折。但汉武帝决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等待时机,在太皇太后死后,一举废黜了骄横的贵戚。毅然更换了黄老之道、无为而治的祖训,以“尊王攘夷”、“应天顺人”、“与时俱进”的儒家口号改革意识形态、统一帝国指导思想。他实行察举、破格用人,任廉吏、严刑法。千方百计地削弱割据势力。他破格用将、全民动员,连续多年对匈奴进行征伐,他将匈奴赶出河套和河西走廊,让南方的百越人、东南的闽越人、西南的云贵夜郎融入汉民族主流文化。他凿通西域,把大汉帝国的军旗第一次插上了帕米尔的雪峰,让响彻沙漠的驼铃声宣告东西文化最早路上交流通道的开辟。他深入中亚细亚,打开丝绸之路,奠定了中华帝国的壮阔版图。他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中朝”,高度崇尚知识和文化,为学者设官,建立中央太学(最高学府)。他作用酷吏搏击豪强和游侠(黑社会),打击诸侯贵戚和贪官污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汉帝国推向了鼎盛的高峰。汉武帝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成为社会前进运动中一座勃然突起的巨峰,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巨星。汉武帝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长达54年的铁腕统治,铸就了刘彻雄才大略的独特风格和高大形象,在后来中国的历代皇帝中,都可以看到汉武帝的影响。汉武帝的时代也是英雄辈出充满风流倜傥浪漫精神的时代,司马迁、董仲舒、张骞、李广、卫青、霍去病、苏武,这些英杰名垂青史。但是,任何巨人都既有辉煌,又有错戾。刘彻也莫能例外,多年的征战,耗尽中国国力。他统治下的晚年发生了邪教作乱的“巫蛊之祸”。在内乱平定之后,他全面反思回顾自己的一生,发出轮台罪已诏。汉武帝治国的基本思想是:尊王廉政、强国富民。外交的基本思想是:广结友邦,怀柔万国,御辱而不称霸,重武而不轻文。这些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通过对汉武帝时代文治武功的回顾,可以树立爱国主义的信心,汲取英雄主义奋发有为的斗志,增强民族文化的历史的自豪感。本剧采取从现代文化的视角诠释历史而又是高度尊重历史的新古典主义理念,具有强烈的故事悬念和优美的艺术再创造,是一部宏伟壮阔的影视艺术精品,一部既有历史感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电视剧。本片剧本脚本由著名军旅作家江奇涛执笔;(代表作有《雷场相思树》、《红樱桃》)。总导演胡玫,所导演《雍正王朝》、《忠诚》等作品曾经连续获得国家大奖。总摄影池小宁是多次金鸡飞天奖的获得者(曾担任《雍正王朝》、《忠诚》总摄影)。历史及艺术顾问求实是著名历史学家、美学家。本片演员阵容强大,明星荟萃。汉景帝由焦晃扮演,汉武帝刘彻(成年、老年)由陈宝国扮演,窦太后由归亚蕾扮演,刘陵由陶红扮演,田蚡由张世扮演,平阳公主由杨童舒扮演,卫青由陆剑民扮演,卫子夫由林静扮演,伊稚斜单于由高发扮演,司马迁由王往扮演。全剧有名有姓的人物接近千人。
-
启功杂忆鲍文清著作者与启功先生交往二十多年,本书是她根据亲自采访记功了解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写成的,介绍了她亲眼所见的记功鲜为人知的一面,他的家世、恩师、贤妻,他的劫难、病痛以及为人处事的个性。全书以朴实的文字,真实自然地记录了启功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对命运、磨难、名誉、地位、金钱的超然态度。透过作者包含情感的文字以及六十余幅珍贵照片,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一位历经坎坷却性格开朗,成就斐然令人感动的启功先生。鲍文清,女,1931年生于大连,毕业于“关东文法专科学校”,肄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55年在《大连日报》任编辑、记者,1956年至1989年在北京对外文委供稿处、《俄文友好周刊》、《人民中国》、《中国建设》、《今日中国》等对外宣传部门和刊物任文艺记者。1989年离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述有:《文艺名人掠影》、《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评》、《董辰生京剧人物》、《魏晋墓砖画》画册文字部分以及100多位艺术家的传记文章。
-
周星驰外传窦欣平著该书描写了周星驰从少年时的“李小龙影迷”,成长为香港喜剧电影领军人物的艰辛历程,并有不少内幕。据作者称,该书费时近5年,能得到诸多“内幕”图文与自己从1999年以来对周星驰的采访紧密相关。众所周知,星爷作品《功夫》是为向李小龙致敬。书中介绍,他有这种“李小龙情结”不是偶然的。喜欢看电影的周妈妈经常带周星驰一起去看李小龙的片子,“调教出了”一位“骨灰级”李小龙Fans。周星驰家穷不能经常看偶像电影,就时不时去酒店跑堂得点小费买电影票。而逃学练武的亲身经历让他演起《逃学威龙》来特别有感觉:“那时候他练得最多的是‘咏春拳’。”在香港影坛,影帝级别的人物梁朝伟和周星驰关系相当好,这也与“李小龙”有关。原来他们在上中学的时候就互相认识了。在去看李小龙电影的路上,周星驰与水电工人梁朝伟忙于赶路竟然把自行车撞到了一起。很奇怪,他们不仅没吵架,同为李小龙影迷的两人还在电影院攀谈了起来,然后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中学毕业后,又相约去考无线的培训班。结果梁朝伟考上了,周星驰却落了榜。不过,周星驰并没有气馁,几个月后,周星驰终于考上了无线培训班的夜间部(类似于函授)。无线毕业之后,周星驰被分到了无线少儿节目中心当节目主持人。他宿舍的对门就是“死党”吴孟达的房间。两人“客串”演出了第一部合作电视剧《他来自江湖》。可惜星爷极为腼腆,在拍电视剧的时候虽然有很多好点子却不敢跟导演建议。于是吴孟达就成了他的传话筒。1988年,周星驰由李修贤提携主演了第一部电影并踏入影坛。但是真正让他成名的却是1990年和刘德华合作、刘镇伟导演的《赌侠》。至于他如何得到《赌侠》机会并成为明星的,却一直是个谜。这个幕后人物竟然是香港著名导演吴思远,时任《赌侠》监制。在美国休假的吴思远,无意中看见了周星驰和吴孟达演出的《他来自江湖》,突然觉得这两人搭档起来很有意思,于是赶紧找到了他们,并让他们主演了这部后来成为香港年度票房冠军的电影,也捧红了这对香港最著名的黄金搭档。《大话西游》成为万众心目中经典中的经典,整个摄制组的搭配都让人叫绝,导演刘镇伟更是居功至伟。周星驰把他请来,靠的却是一张名片。1994年,他和几个朋友合股成立了彩星电影公司,准备拍一部关于《西游记》的电影。在导演人选上,他想到了刘镇伟。尽管和刘镇伟是老相识了,但是他还是采用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方法:他派了自己的一个助手带了一张自己的名片去见刘镇伟,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并要求面谈。虽然刘镇伟对《西游记》很不感冒,但还是和周星驰见了一面,于是诞生了《大话西游》。……
-
婚纱照的陷阱易宪容著本书由作者近期公开发表在内地及香港特区主要刊物上的百余篇“短评”汇集而成,是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现实经济问题的探讨和评述。内容分为六大部分,包括婚纱照的陷阱,娱乐生活中的经济,香港生活中的经济,互动中的香港经济,香港生活中的金融,开放中的中国等。对于经济学来说,不仅可以说理,而且还十分有趣。因为它不只是我们平常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对我们日常生活做出种种妙趣横生的解释。通过这种解释不仅可以把我们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条分理析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并从中体悟生活的智慧。同时,从这些日常生活的经济分析中也我为我们学习经济学打开了一个入口,让人们体悟经济学知识是那样平易近人!
-
牡丹还魂白先勇编著诗画一般的绝美昆剧经典,完美结合文学与舞台、传统与创新的划时代演出。由白先勇催生还魂的青春版《牡丹亭》,不仅充分发挥了历代积聚的文化力量,也使古老的戏剧艺术勃发了青春生命。二○○四年五月份,由白先勇领衔制作的全本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在号召两岸文化精英戮力投入下,于台湾、香港与苏州首度公演,精心的编演、悠扬的乐舞以及融入现代剧场风格的新美学表现,引发热烈回响与激荡,堪称《牡丹亭》演出史上完美结合文学与舞台、传统与创新的一次划时代演出。这本完整介绍《牡丹亭》还魂历程的美学经典,以多元的角度、丰富的资料,呈现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精髓与精辟评论,以彰显这次演出所象征的历史价值,以及数百年的古老戏曲文化,如何脱胎换骨、还魂重生,再现璀璨风华。全书从白先勇自述催生青春版《牡丹亭》而圆梦的心路历程起始,并由摄影家许培鸿提供精彩的现场演出记录,传神捕捉舞台上瞬间成永恒的美丽影像与动人情节,男女主角俞玖林、沈丰英以及编导、舞台制作团体,也首度发表参演体验与感想,最后则收录两岸三地文化界的评论赏析,以期为这次重要的演出留下真实美好的回忆与文化传承的记录,并引领更多读者领略昆剧艺术的绝美、精致与感动。
-
亚细亚胡兵KKFong等摄影;靳羽西等文字胡兵筹备了两年的写真集《亚细亚胡兵》,在胡兵坚持完美的固执之下,一直迟迟没有面世,最近传出好消息,这本高质感的写真集将在11月底正式出版,胡兵开心的说:“经过这么漫长的努力,终于可以让大家一起欣赏这本作品了!”由于胡兵的这本写真集《亚细亚胡兵》是胡兵首次自己担任美术指导及艺术总监,所以他也显得格外谨慎,连内页的文案及序,胡兵都特地邀请内地的才子佳人跨刀相助,这次《亚细亚胡兵》里的文案,是由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编剧苏童帮忙撰写,之前苏童与胡兵完全没有合作过,只是彼此久仰而已,这次因为出版社的牵线加上胡兵的亲口邀约,苏童居然爽朗的一口答应。而胡兵邀请来作序的则是内地的时尚才女靳羽西,虽然胡兵与靳羽西是旧识,但是胡兵开口时也毫无把握,没想到靳羽西一收到邀请也是大方答应,如此顺利的过程让出版社打趣的说:“只要胡兵开口,无论要求什么大家都会答应的!”,胡兵则是松了一口气说:“这次找来内地两大才女的帮忙,就像为这本作品划上最完美的句点!”胡兵透露,其实这本写真集在六月时已经拍摄完毕,但是担任艺术总监的他却在短短的时间内退了美术设计师40几次的稿,让美术设计师只要听到胡兵的电话就害怕,胡兵笑着说:“或许我太要求完美了吧!总是怎么看都觉得还可以更好!”,就在10月初去法国参观了圣母院、罗浮宫及彭比杜美术中心后,他突然得到启示,他希望自己的写真集能像这些百年的艺术品的精采能历久不退,于是他决定改变编排同时用色趋向大胆前卫,这一改版时间就又耽搁了!为了让写真集《亚细亚胡兵》能及早面世,胡兵在香港拍电影时利用两天的空闲时间由香港飞到北京与美术设计师通宵奋战,在整整40个小时的讨论挑选之后,这本写真集终于定稿,完全没休息的胡兵又立刻飞回香港继续拍电影,对于胡兵的拼命,经纪人也忍不住要他多休息,可是胡兵却精神爽朗的说:“什么都没有比把书完成更让人开心的事了!”,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大呼:真是工作狂!这次胡兵的写真集《亚细亚胡兵》历经两年的筹备,走过了五个国家七大城市进行拍摄工作,每个小细节都是胡兵的心血结晶,胡兵对11月底的发行抱持着隆重谨慎的心,胡兵表示:“就像自己设计的衣服要公诸于世一样,当然会紧张!”,但是胡兵更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他的用心,喜欢他的作品!
-
包围城市张新民著、摄影本书是对上个世纪90年代农民进城之原生态的生动再现,是比较系统的,长时期的关注农民进城这一社会变革的视觉记录。关注农民,关注农民向城市流动的历程,关注进城的农民给城市的冲击,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生存状态的变化。数以千万计的人,为生存,为出路,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年复一年。视觉记录相对于文字的抽象化描述,因其独特的价值而更彰显珍贵。摄影师在20世纪90年代,用整整十年时间,记录这一流动着的庞大群体。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宿愿,他们的诉求,他们的处境,尽在本书一幅幅影像中。作者简介:张新民,1982年开始从事摄影和文字编辑工作。曾获1992年度《人民摄影报》杯全国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第七届尼康摄影比赛特等奖,第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铜牌奖,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广东省鲁迅文学奖,深圳市大鹏文学奖。目录:序为底层的视觉代言与社会进步第一章遥远的“黄金海岸”1.数据2.“山坳上的中国”3.那个没人敢流动的年代4.“你不出去打工,怎么维持一个家庭的开销?”5.傍着牛腿才得以进入特区第二章给我碗水喝1.四海2.流水线3.还说四海4.九十三家房客第三章进城1.招工2.山城“棒棒军”3.荡悠在高楼之间4.“我们打工挣钱,供儿子念书”第四章何处是家园1.家在何方2.的士佬朱国干3.伤心家事第五章同一片蓝天下1.都市里的乡村学校2.同一片蓝天下3.振兴小学第六章人间“喜剧”1.深圳股潮2.别墅养猪牛3.“传销让我输个精光”第七章“农转非”1.“我家住在北光小区”2.深圳百村3.“农转非”何以人不旺4.关键词视觉记录与影像选择我和《包围城市》包围城市::中国农民向城市的远征
-
时间中国紫图《黑镜头》编辑部编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已习惯于从电视和报刊上泛泛地了解世界。这样的习惯证明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拥有平静。当我们每天在新闻中匆匆浏览遥远的灾难和不幸时,我们几乎不会去做多少思考,更不会去领悟这些事件与故事背后,整个社会的状态和其他群体的命运。然而,有另外一群人却必须去直接面对这些。他们在或偏远或危险的地方奔波,年复一年进行着寂寞的守候或艰苦的追踪——不仅仅是为了填充新闻时间或版面,更多的是成为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的证人。《时间中国:震撼中国的不朽影像(精选珍藏本)》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纪实摄影师们记录中国现实的难忘影像。它们大多曾叩动过社会的情感和所有怀有良知的心灵。当我们面对这些记录时,反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对历史领悟会更多一些。我们在其间发现关怀和人性,以鼓荡我们的激情、痛苦、爱恋、勇气和正义感。对当今中国更多的反省和领悟,将创造属于未来的意义。
-
空间中国紫图《黑镜头》编辑部编中国,有这样一群人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已习惯于从电视和报刊上泛泛地了解世界。这样的习惯证明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拥有平静。当我们每天在新闻中匆匆浏览遥远的灾难和不幸时,我们几乎不会去做多少思考,更不会去领悟这些事件与故事背后,整个社会的状态和其他群体的命运。然而,有另外一群人却必须去直接面对这些。他们在或偏远或危险的地方奔波,年复一年进行着寂寞的守候或艰苦的追踪—不仅仅是为了填充新闻时间或版面,更多的是成为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的证人。人类的故事首先是时间和空间的故事,中国的故事更是如此。因为时间,有了历史和命运;因为空间,有了社会和情感。要叙述激烈跌宕的当代中国,离不开时间,要认识真正的中国,需要走进许多我们看不见、或者看见了也视而不见的空间。因为变化太快,因为人口太多,时间和空间其实是中国最稀缺的两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