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幕间闲话岑颖暂缺简介...
-
明代宫廷戏曲与外交研究王春晓明代宫廷戏曲的编制、演出,始于太宗洪武时期,迄至南明弘光小朝廷灭亡,前后延续近三百载,期间虽历代各有所发展变化,但均有着较为严格的体制。宫廷戏曲编演与民间不同,除了一些娱乐性内容外,还有着较明显的礼乐特征。因此,宫廷戏曲承应与当时的礼制关系极为紧密。明代宫廷戏曲在作为礼乐的一部分是如何参与对外交往的,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书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明代各个阶段的宫廷戏曲是如何表现、反映当时中国与其他 间的关系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从“中国的中国”到“亚洲的中国”再到“世界的中国”的转变。与历史文献以文字、图片或实物等进行客观记录不同,宫廷戏曲中所呈现出来的天下观、华夷观 倾向于“天子”意志的主观表现。本书以时间为序,对明代宫廷戏曲及其与外交的关系进行了探赜。洪武至宣德时期,明代经定鼎、靖难、迁都等后政治统治渐趋稳定,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礼制、乐制和戏曲承应制度;正统至隆庆时期,宫廷戏曲的承应渐趋繁荣,其中的一些具有明确的礼乐性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往状况;万历至崇祯时期,明祚如溃瓜,但崇祯之外的万历、天启两朝宫廷戏曲承应却呈现出与时局相左的鼎沸之势;南明享祚较短,且与清朝存在政权上的短暂对峙和时间交叠,故本书对弘光之后的隆武、绍武、永历时期暂未探究。
-
撷美求真安国梁本书所选剧目,上起公元前五世纪,下迄二十世纪初,来自西欧、南欧、北欧及俄罗斯等。本书不是从宏观的角度去梳理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只是从微观的角度去把握每一具体文本的具体艺术特征。本书是带有学术性的欣赏性论著,希望因学术性而提高本书的品位和理论深度,因欣赏性而加强本书的可读性和细致人微的艺术悟性。戏剧,可以通过舞台演出去欣赏,也可作为案头读物去领略,去作灵魂的冒险。本书基本上是一种阅读心得的记录。这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缺点。从演出角度对欧洲戏剧做精微的剖析,则有待方家。本书从汗牛充栋的欧洲传统戏剧佳作中选择了二十余个剧本,尽量显示欧洲戏剧发展的轨迹,除了学界研究的热点,本书欲竭力扩展研究的领域,对虽非热点却不容忽视的戏剧现象给予适当关注。
-
淮剧艺术鉴赏孙晓东,徐峰《淮剧艺术鉴赏》具有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史论结合,注重鉴赏。基于戏曲教育课程的根本目的是普及戏曲知识,培养戏曲兴趣,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该教材注重对经典剧目从剧本文学到表演艺术的整体赏析,对淮剧基本知识的介绍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经典剧目、唱段赏析力求视听兼备。二是聚焦剧种,彰显特色。淮剧是一个特色 明显的地方剧种,该教材注重抓住剧种本身的艺术特点,通过对剧种生成发展的勾勒,注重凸显淮剧不同于全国其他地方剧种的特色,彰显出淮剧之所以为淮剧的艺术创造。三是讲演结合,雅俗共赏。舞台艺术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该教材一方面适应读图时代的阅读要求,大量采用剧照,并配以经典剧目与唱段曲谱,提高其观赏性;另一方面增加示范的内容,通过表演艺术示范,加强与学生互动,进而激发学生走近淮剧的热情。
-
向中国杂技致敬吉尔·亨利·波勒日180幅跨越33年(1987 年至 2020 年)历史空间的中国杂技艺术的黑白照片,以西方摄影师的摄影艺术手法,讲述中国杂技人的故事。影集不仅有我们习惯的传统舞台剧照,也有独特的人物抓拍一瞬间。台前幕后兼而有之。着实将是一部利用外力讲好中国故事的集艺术、历史、摄影美学、文化外宣价值于一身的作品。
-
尔玛人的艺术;中国羌戏研究李祥林羌戏即羌族戏剧。研究中国羌戏,先得了解羌戏在中华戏剧大家庭里的身份、位置。羌戏流传在羌地,目前中国 的羌族聚居区在四川,也就是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区域,以汶川、理县、茂县、北川四县为核心,兼及松潘、平武等地。《尔玛人的艺术(中国羌戏研究)/俗文化与文学人类学丛书》包含“羌族释比戏研究”“羌族花灯戏研究”“羌族戏剧文化研究”三部分。
-
青年编剧优秀剧本选1孟中剧本写作是剧作专业的必修课。本书选择了八部“扶持青年 电影剧作计划”获奖作品,题材涉及家庭、青春、成长、武侠、悬疑等多个领域。这些作品风多样,兼备艺术价与商业价,其中大部分剧本已经投拍,有的还获得了多项 外电影大奖,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每部剧本都由北京电影学院剧作名师分析点评,具有较高的 性。本书可以让剧作专业学生直接阅读 原创剧本进行剧本分析,学习 剧本的创作经验,领悟 剧本的创作规律,提高剧本创作能力和投拍率。它是北京电影学院“剧本写作”课程的辅导教材,展示了其教学成果。
-
乾隆拜蓟州孙福海《乾隆拜蓟州》一书为新编历史长篇单口相声,根据天津市蓟州区一系列与清朝乾隆皇帝有关历史资料及民间传说改变创作,以目前鲜见的长篇单口相声体例进行展现。这部作品填补了这一空白,即立足传统历史题材、沿用传统节目结构体例和叙事方法的基础上,用当代语境和时代视角诠释内容主旨,是不可多得的新“传统活”。通过这部作品读者除了可以了解众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史实解析之外,还能从多个角度领略传统单口相声的技法之美、之 。无论是结构设计的巧思还是赋赞的文韵,都能让人眼前一亮,追古溯今,感悟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作品对这些内容的挖掘整理和艺术创作,对宣传弘扬蓟州历史,讲好中华 传统文化故事都有着很好的作用,是一部难得的精品著作。
-
南大戏剧论丛胡星亮本书为戏剧学学术研究图书,着重探讨当前 戏剧研究动态、前沿理论问题、古今中外重要戏剧现象和戏剧流派,收入的论文从文献史料和作品文本入手,结合不同时代背景,在细致梳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解读作家作品,研究作品的形成过程,探讨传统戏剧与现代话剧的分离,剖析戏剧理论、戏剧观念、戏剧美学的内涵及其演变,揭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戏剧文化和戏剧精神。本书作者均为专业领域的研究者,文章论述严谨,逻辑清晰,观点鲜明,论题和研究方法富有新意,代表了专业领域内 研究成果。
-
中国傩戏发展史及艺术形态研究朱恒夫 著本书经民宗局审读,未发现违反民族宗教政策内容,批复文号:沪新出审(2023)22号。本书清晰地勾勒了从周到当代的傩与傩戏发展历程,对傩戏的要素和主要种类做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基于作者多年来对民间戏剧和傩文化的研究关注,尤其是对目连戏、江淮僮子戏的实地调研。作者梳理了傩戏的历史渊源和流变,总结了傩舞在历史文献材料中的相关记载,提出了许多新见。它用主要的篇幅探索了傩舞、面具、赛社、姜女戏、目连戏、香火戏、师公戏、阳戏、地戏、萨满、羌姆与藏戏以及撮泰吉、七月跳会、咚咚推、毛古斯、九祭献、跳于菟等历史与艺术形态,即如赛社,稽考了它的源起、发展与在全国的分布状况,论述了它的宗教基础、功能和类别,对它的表演与表演者亦作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