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
-
婉约词(唐) 温庭筠 等著《家藏四库系列:婉约词(插图本)》收录了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婉约派词人有代表性的词作,其词意含蓄婉转,修辞委婉、表情柔腻。
-
豪放词(宋) 苏轼 等著《家藏四库系列:豪放词(插图本)》汇集了自唐朝到清代的优秀豪放派词作,并配有众多名家中肯、贴切的评说,用专业的视角赏评这些词作。
-
人间词话王国维 著,徐调孚 校注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义迭出。书中提出的“境界说”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徐调孚校注本被认为是最为完备的《人间词话》版本,至今仍不失为一本很好的普及性读物。本次出版还增加了手稿的图片。
-
宋词名篇鉴赏郑红峰 编著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诗词曲赋构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百花园的绚丽多彩。而宋词的出现是堪与唐诗齐肩的又一座丰碑。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它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宋文学之所以能出现百花争妍、千峰竞秀的盛况,与它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宋文学的发展受宋代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影响极大。尽管在版图、国力方面,赵宋王朝远不能与汉、唐盛世相比,但在文化建设和学术思想的发展方面,却口王现出承先启后、宏通广博的繁盛景象。论学术思想,宋学向来与汉学并称,宋明理学又是一脉相承。讲文学艺术,且.不说入宋后大放异彩的宋词,就传统的诗文创作而言,诗有可与「唐音」媲美的「宋调」,文有「唐宋八大家」之说,而且宋代占了六家。言及书画艺术和话本戏曲等通俗市民文艺,则又是宋元同列。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宋代都是一个文化发达文学昌盛的时代。宋词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发出夺目的光彩,吸引了无数词学爱好者来欣赏研究。
-
徐氏庖言(明)徐光啓 撰,李天綱 等点校《徐氏庖言(外4种)(繁体竖排版)》包括徐光启著译五种:《徐氏庖言》是徐氏论兵政边务的奏疏和信札等的汇编,《兵机要诀》、《选练条格》则是徐氏的军事著作,这三种集中反映了徐光启兵政军事思想和针对明末政局危机的设想和具体措施。《诗经传稿》是徐氏备科举和应试的文稿。
-
郑板桥诗词笺注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铜官感旧图题咏册校订袁慧光 校注《铜官感旧图题咏册校订》原名《铜官感旧图题咏册》,系晚清官宦章价人之子章同、章华昆仲按所征集而来的诗文之书写体原件影印而成,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刊行,至今已逾百年。1949年以来,我国内地各出版社从未再版过此书,仅台湾文海出版社于1969年出版过该书的影印本。此次整理出版该书,是以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为底本。此次校注,为了保留该书原貌,拟将原书三百来页手稿用作插图,既使读者能够看到原作不同的书法风格,同时也便于新旧对照。
-
联灯会要(宋)悟明 集,朱俊红 点校《联灯会要》,凡三十卷,宋·悟明辑。又名《宗门联灯会要》、《禅宗联灯录》。是书选录自《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书。自卷一至卷二十九前半部分计收录过去七佛以迄天童正觉法嗣净慈慧晖等六百余人之示众法语与机缘问答。卷二十九后半部分为《应化贤圣》、《亡名尊者》,收录佛陀波利等二十一位应化贤圣,以及二十七位无名尊者。卷三十为傅大士《心王铭》等十四篇短文。卷首载有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淡齐李泳之序文、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思忠重刊序,以及淳熙十年编者之自序。此书现存版本稀少,此次点校以上海涵芬楼影印之《续藏经》为底本,旁参《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及诸家语录,以期将是书相对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花间集(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后蜀时赵崇祚编的一部词集,它收录了晚唐止代时期温诞筠、皇琢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孙光宪、魏承斑、尹鹗、毛熙震、李洵等十八家词,共词,共五丰首,分为十卷。这是现存最早的词总庥。所收词的内容多为女子生活,表达男女相思之情。五代时期,中原动荡戎马倥偬,天下岌岌,笔观难安。西蜀、南唐因地处编僻,君苫尚可苟且偷安,寄情声色。《花间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集中之词多为冶游享乐之作,风格以婉丽柔靡为主,语多浓艳。风格香艳的“花间词派”即由此形成。在词的发展上,这些作品居于一定的枢纽地位,是汉魏乐府的蜕变和唐诗流派的发展,并直接成为宋词的先导。书韵楼丛刊 (共42册), 这套丛书还有《老子/书韵楼丛刊》,《书韵楼丛刊(第八函)》,《李贺歌诗编/书韵楼丛刊(书韵楼丛刊)》,《周易(共二册)――书韵楼丛刊》,《清真集(书韵楼丛刊.第三辑)》 等。
-
珠玉词(宋)晏殊《珠玉词》多是男欢女爱、离情别绪之作,深情婉妙而又雍容闲雅,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本书以明汲古阁《六十名家词》本为底本,校以多种善本,以线装形式出版。本书列入《书韵楼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