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集类
-
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建安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自觉而辉煌的时期。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时期十分优秀的三位诗人,他们雅爱词章,提倡文学,并且身体力行, 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余冠英先生的《三曹诗选》遴选三曹诗作83首,其中曹操八首,曹丕二十一首,曹植五十四首,进行讲解、出注,皆以深厚相关的研究为依据,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三曹的创作情况与作品魅力的经典读本。
-
唐宋八大家集茅坤 选编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八位散文大家的合称;他们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唐宋八大家集》兼顾八家、风格多样,所选文体除名声在外的散文外、还包括书信、杂记、游记、赠序、书序、传记、祭文、寓言、诗歌等众多文体,使读者对八大家的全貌和唐宋散文的精妙一览无余。
-
曾文正公集曾国藩四月十一日由折差发第六号家信,十六日折弁又到。孙男等平安如常,孙妇亦起居维慎,曾孙数日内添吃粥一顿,因母乳日少,饭食难喂,每日两饭一粥。今年散馆,湖南三人皆留,全单内共留五十二人,仅三人改部属,三人改知县。翰林衙门现已多至百四五十人,可谓极盛。琦善已于十四日押解到京,奉上谕派亲王三人、郡王一人、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同审讯,现未定案。梅霖生同年因去岁咳嗽未愈,日内颇患咯血。同乡各京官宅皆如故。
-
曾国藩家书(清)曾国藩 著《曾國藩家書》現行版本頗多。傳忠書局刊刻的這一版本無疑是第一個成集的本子,又因编校者的聲望、地位而享有盛譽,以後的各種讀本,或增或减,都是以此為藍本的。現我社即以傳忠書局刻本為底本,并參校一九八五年岳麓書社编輯整理的简體横排本,重新點校整理,繁體豎排,线裝出版,以饗讀者。需要說明的是,為保存文献本來面目,异體字盡量保留,通假字一般不改;原有的錯漏一般保留原貌(其中的一些誤刻字徑改》,而于其後加方括號注明正字或作簡要說明;所有表示尊稱的抬頭、空格取消;夾注改用小號字,而表示謙稱、卑稱的小號字改用和正文相同的字體。
-
姚鵷雏文集杂著卷姚鹓雏 著《姚鹓雏文集(杂著卷上下)》编著者姚鹓雏。《姚鹓雏文集(杂著卷上下)》为姚鹓雏文集之一种,收录姚鹓雏先生所作除小说、诗词以外的其他著作,以类相从,分为十篇:政论篇、学术篇、笔记篇、艺文篇、序跋篇、书信篇、游戏文篇、传记篇、戏剧篇、补遗篇约六百篇文章。内容涉猎广泛,文笔精到,充分展示作者各体无不工妙的出色才华。书中的各体文章,不仅是杰出的个人创作,也是丰富珍贵的文献资料,对于研究姚鹓雏的生平,研究南社以及中国近代革命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曾国藩全书(清)曾国藩 著,邹博 主编为官治国的宝典修身齐家的圣经曾国藩不仅是“千古完人”、“官场楷模”,还是中国历史上留下文字最多的人之一。1875年,曾国藩去世后的第三年,为彰显这位“中兴第一名臣”文章功业,清廷颁下谕旨,令李翰章等人编撰出《曾文正公全集》156卷,约350万字。但它的辑的仅仅是曾国藩文章中的一部分。曾国藩生前的所有文字的底本、副本以及大量藏书都被曾氏后人藏在湖南湘乡曾氏老家中,由专人看管曾藩生前的所有文字的所有文字的底本、副本以及大量藏国藩的曾孙曾约农带走了曾国藩的亲等日记,秘不示人。解放前夕,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带走了曾国藩的亲笔日记和一部分家书原件去了台湾,其余仍留在老家,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新编的《曾国藩全集》正是依据大陆和台湾保存的这些资料,参照有关书籍整理而成,它的总字数约1500万字,大大超过了以前的《曾文正公全集》,是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最大的一部名人全集。曾国藩既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外交家,又是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鼻祖;是最好的父亲、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兄长。如此多、如此高的美誉加于一身,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曾国藩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他之所以魅力永存,之所以“热度”不减,之所以令那么多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在于他给后人留下很多极具实用价值、任何人都可以“照本宣科”的东西。曾氏著作称得上千古不朽之作,无论是家书、书信、日记、奏稿,还是诗词、文集、论文,都通俗易懂,语意精深,文笔流畅,文理清澈,极富阅读和收藏价值
-
唐诗宋词元曲马松源 编暂缺简介...
-
夢窗詞彙校箋釋集(宋)吴文英 著,吴蓓 注夢窗詞刻本,現存最早的是明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的《夢窗甲乙丙丁稿》,清代杜文瀾重加校勘,改正了毛本的錯簡和脫誤。王鵬運、朱祖謀二人合校之《夢窗詞甲乙丙丁稿》,于光緒二十五年刊行。以後朱祖謀又多次復校,刻入《彊村叢書》者為三校本,刻入《彊村遺書》者為四校定本。本次整理,以《彊村叢書》三校本為底本,彙校了杜文瀾本,王鵬運本,朱祖謀二校、四校本,《四明叢書》本,參校了《欽定詞譜》《歷代詩餘》《詞綜》《絕妙好詞》《詞繋》等。本次彙校中,全部迻錄了鄭文焯手批夢窗詞的校語,是為首舉。箋釋工作,吸收了前賢和今人的諸多成果,如朱祖謀、夏承燾、陳洵、劉永濟、楊鐵夫等,凡有徵引,皆冠以姓名,以示不敢掠美。諸家評說則歸入集評。在全書之末,附諸刻序跋、歷代評論、論文選錄等吴文英研究中有標誌性意義和影響的資料。
-
兩浙輶軒録(清)阮元,杨秉初 辑,夏勇 等整理《两浙輶轩录》为清代地方诗总集。清人阮元、杨秉初编选。40卷。共收录两浙作者3133人,录诗9241首。前38卷按作者生活时代先后排列;卷39为“方外”;卷40为“闺秀”。书中所录始于顺治,终于乾隆、嘉庆之际,“皆取其人已经可以沦定者录之”。“前明遗老凡已列《明诗综》者,不复录入。其有入本朝至二三十年之久者,间为甄录”。“是选因人存诗,因诗存人。因诗存人。则涛在所详;因人存诗,则逝在所略”。入选作者皆附小传,注明字号爵里,并说明小传材料之所在,入选作品则详于小家而略于大家。釆录之作品,或从汇选,或从单刻,或从传钞,或从手稿,其间字句差异,编者择善而从。有一篇中警句之可传,而首尾不称,编者亦稍加改动,以期完善。至于试帖、应制等馆阁之作,慨不收录。此编有嘉庆间仁和朱氏碧溪草堂、钱唐陈氏种榆仙馆合刊本。光绪间重刊本又增补遗10卷。
-
萚石斋诗集萚石斋文集(清)钱载,丁小明 整理一国一郡文献之兴替,其大端往往与世运相陵谷。予观夫嘉禾一府而略知天下之变,岂不信哉!嘉兴艺文肇自前汉。自汉以来,严忌之赋,见录班书;陆玑之注,荣列四库。迄两晋舆宋,陆、颅大族屡变文华。唐宋之际,若陆德明、刘禹锡、张九成,思极人文,缛彩郁于云天,逸响振于金石。元之吴镇,英华秀发,波澜浩荡,笔有余力,词无竭源。明清之降,更成大观。若清江有诗、士林有品、墨林有琴、倦圃有书,绿情托兴,比符诗骚,皆一时之选也。推延至清,则嘉禾文光,照映当时,胜流遍地,诗家如云。若李维钧有梅会之选,钱陈群有八子之集,沈季友、胡昌基更谱一郡之诗系。若竹坨大佬,词兼诸体,才思横溢,闻其风者,海内景慕,后之文者,往往继踵芳尘;若孟举、悔余辈,皆高吟宋调,宏利苍然,非同凡流;若簿石宗伯,淳然古音,视曝书亭较深,视樊榭山房较大,张秀水诗帜而自成一宗;若寐叟鸿儒,植经入史,沈酣佛典,发马辞章,则奇气喷溉,鱼龙变幻,莫识其端,其波澜巨笔,同光之中,推为魁鳖。长水文华,秀州伟杰,千载而来,气逼云天,冠盖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