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
-
三希堂法帖郑红峰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皇帝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镌刻而成。法帖共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被当时乾隆帝视为3件稀世墨宝的东晋书迹,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珍藏这3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
-
不远复斋印存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广陵潮扬州博物馆 编暂缺简介...
-
芥子园画传(清)王概 等编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以数计的中国画名家。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的范本。山水画名家陆俨少也是通过临摹《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对此经世珍宝,作者竭尽心力,重新编辑了这本《芥子园画谱》,希图将其精髓尽皆展现于您眼前。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相信这本画坛传世经典之作一定会对学画、爱画者有所裨益,帮您开启绘画之门,更近距离地感受艺术大师之境界。
-
三希堂法帖(魏)钟繇 等书自魏晋至明末书法大家的名帖尽收其中。按年代顺序编次的一部书法通史。作为我国古代最高艺术成就的精品,它是我国古代书法家为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集中国传世法书之精萃。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书法艺术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人们既可以从中欣赏到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高古神韵,又可以用作临摹、学书的法帖。它的面世既能使书法艺术爱好者获得称心的精神食粮,又使历代名家翰墨得以重光于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鉴赏价值、史学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正续三希堂法帖》由《三希堂法帖》、《续刻三希堂法帖》和释文、书法家小传四分组成。《三希堂法帖》以后,酷爱书法的乾隆皇帝发现还有不少好法帖没有收进去。于是,他又命汪由敦等人编校出唐、宋、元三代的褚遂良等十六人的楷、行、草书,名为《续刻三希堂法帖》,共四册。
-
中华传世墨宝1霍宝珍 主编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书法历时久远,涉哉广泛,因面孳乳繁衍,种类渐多,就现存的书体面言,大体分篆、隶、楷、行、草五类,而本书首开先河,以现代藏家的独特视角将中国历代书法真品分为四大部份:“帝王墨宝”、“名家墨宝”“私家墨宝”“伟人墨宝”。一经问世,好评如潮,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已成为现代中高阶层首席原创品牌藏书。
-
芥子园画传(清)王概 等编这本《芥子园画传》,将全书分为树、山石卷,兰竹梅菊卷,人物昼宇、翎毛花卉卷, 名家画谱卷。
-
中华历代名案郑红峰 主编本书有如卜特点: (1)本书选材广,立意新颖,趣味性和哲理性强。本书所选编的千余件案例,引用著作三百余种,凡载有出处的案例无论正史、野史,都在收录范围之列。内容之丰富是同类书籍中无法比拟的。其中有名臣重将被冤至死,也有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的名案;有介绍侦破方法高超的事迹,也有不计个人安危,冒死执法的感人故事。(2)翻译精确,便于阅读。 因古代案例大部分用古汉语编写,今人读来难免有些吃力。为了便于阅读本书,我们将所有古文都加注了译文部分,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案件发生的状况,社会背景等情况,对案例故事进行了复原,并未逐字逐句翻译,这样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3)标注出处,方便查找。 为方便读者能查到案例原典,我们在每篇故事的末尾都标注了故事的出处。因一个故事出处会有很多书引用,在引用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出入。(4)按时间顺序编排。 本书案例按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宋辽金元,以及明清顺序排列而成,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历朝历代的法制面貌,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
新增格古要论王佐 著《新增格古要论》十三卷,明人江西吉水王佐撰。佐字功载,号竹斋,明宣德二年(1427)进士,官刑部主事,历员外郎,天顺间出守临安,以勤慎著闻於士大夫间。《新增格古要论》为王氏增补前人曹昭《格古要论》之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博物、赏鉴专著。原书仍名“格古要论”,后人更冠“新增”二字以与曹著区别。曹昭字明仲,明初江苏松江人,自幼嗜古,“凡见一物,必遍阅图谱,究其来历,别其是否”。曹氏因“常见近世纨袴子弟,习清事者亦有之,惜其心虽有好而目未之识”,遂“取古铜器、书画、异物,分高下、辨真赝,举其要略,书而成编,析门分类”(《格古要论》曹昭自序),撰《格古要论》,成书於明洪武二十一(1388)年三月,“於古今名玩器具真赝优劣之解,皆能剖析纤微。又谙悉典故,一切源流本末,无不厘然,故其书颇为赏鉴家所重。”(《四库提要》)明景泰七年(1456)四月,王佐据曹氏原考校增补,至其年七月完成。所录篇幅数倍於原书,除自家收藏、搜讨所得、耳目所闻外,又以宋元以来诸名人文集内相关篇章采入。全书共十三卷,新增、续补条目以小字注出,考校增补之外,又将原书重新编次:卷一为古琴论;卷二为古墨迹论上;卷三为古墨迹论下;卷四为金石遗文、法帖题跋;卷五为古画论及古人善画者小传;卷六为珍宝论、古铜论;卷七为古砚论、异石论、古窑器论;卷八为古漆器论、古锦论、异木论、竹论;卷九为文房论;卷十为古今敕诰题跋;卷十一至十三为杂考。其中,卷三新增各家“兰亭考”二十余篇,卷四新增各处碑帖数百项,卷十至卷十三录宋元以来名人敕诰题跋,历考秦玉玺、唐宋以来衣冠文物制度、宋元宫室等,俱为新增主要内容,然亦以杂抄多而识见少为人诟病。本次整理以《惜阴轩丛书》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明刻本、《丛书集成》本为校本,另参校《夷门广牍丛书》本、《四库全书》本《格古要论》。原书目录与正文篇目行文不同,但便于检索,今仍其旧。
-
鸿雪因缘图记完颜麟庆 ,汪春泉 著《鸿雪因缘图记(套装共3册)》每集分上、下两卷,一事一图,一图一记,凡二百四十图、记二百四十篇,系清完颜麟庆着文,汪春泉等绘图,为作者记述身世与亲历见闻之作。麟庆曾经宦游大江南北,加以性好山水,所至之地皆不废登临,留心考察,见闻宏广,并将自己所历所闻所见一一详加记录,复请当时著名画家汪英福(春泉)、陈鉴(朗斋)、汪圻(甸卿)等人按题绘成游历图,以期使生平雪泥鸿爪之印痕藉以长久保留。是书以图文相副相成的形式,实录其所至所闻的各地山川、古迹、风土、民俗、风俗、河防、水利、盐务等等,保存和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所载二百四十图,内涵涉及山水屋木、人物走兽、舟车桥梁,包罗万象,纤毫毕具。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著录此书,称其“以图来记叙自己生平,刻得很精彩,可考见当时的生活实况。《鸿雪因缘图记》凡三集,卷帙最为浩瀚。”此次整理以道光二十九年版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