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类
-
墨子方勇 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墨子》一书是由其门人后学记录辑集而成,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略晚于《孟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墨子》原为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墨家的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本次约请专家以中华书局1986年版《新编诸子集成》所收孙诒让的《墨子间诂》为底本,并广泛参考了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进行注释、翻译。
-
彩印四书五经春秋孔子等本书收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诗经、礼记、春秋、左传等四书五经的经典篇章,对疑难字句进行解释,文意进行解读,便于普通读者阅读。
-
管子选译缪文远,缪伟 译注《管子选译(修订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丛书编委会的同志与众多专家学者通力协作、辛勤耕耘的结果。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今天,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整理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做到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人们在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
列子选译王丽萍 译注《列子选译(修订版)》讲述了列子,是战国前期思想家,其学本于黄老,主张清静无为。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一般认为是东晋人张湛辑录增补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今选译本择善而从,力求准确通顺,便于阅读。
-
庄子选译马美信 译注《庄子选译》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丛书编委会的同志与众多专家学者通力协作、辛勤耕耘的结果。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今天,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整理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做到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人们在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
论语选译孙钦善 译注《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本书在注释上除注明字面意思外,尤其注意用材料互证,特别是以本书前后互证的方法阐明孔子的思想。
-
申鉴中论选译张涛,傅根清 译注东汉末年,随着封建一体化政治的衰微和儒家神学经学的没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股强烈的社会批判思潮。在这一思潮中,荀悦的《申鉴》和徐斡的《中论》,都是颇有影响而又极具特色的著作。它们通过对历史与现状的深刻反思和理性分析,通过对封建时代各种矛盾的大胆揭露和批判,成为忠实反映当时社会政治危机的一面镜子。它们提出的一系列匡救时弊的思想主张,对后人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
荀子选译雪克,王云路 译注《荀子选译(修订版)》讲述了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晚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荀子》版本较多,今以汇录20多家校释成果的梁启雄《荀子简释》本为底本,选出名篇,参校前人成果,进行译注。
-
韩非子选译刘乾先,张在义 译注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思想家,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早年就喜爱刑名法术之学,曾与李斯一起受业于荀子。他生长在空前动荡的战国时代,切望韩国的强大,曾多次上书建议韩王改革政治,富国强兵,但一直未被采纳。于是他发愤著书,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据载,秦王政读到他所著《孤愤》、《五蠹》等篇,极为赞赏,感叹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秦王便出兵伐韩,想把韩非弄到秦国。
-
墨子选译刘继华 译注墨子,名翟,鲁国人。他的生卒年不能确考,大约生于公元前479年,死于公元前403年左右。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做过工匠,长于机械制造。他承认自己是“贱人”。但从墨子一生的活动看,他属于“士”这个阶层,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他早年在鲁国曾受过儒家的教育,是个很博学的人。他发觉儒家非常强调礼乐,主张厚葬久丧,不利于人民,违背古代圣王之道,于是他就反对儒家。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学派。他用上说下教的方法向当时的国君诸侯进行宣传,希望国君诸侯采纳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