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
-
冯其庸年谱叶君远《冯其庸年谱》记录冯其庸先生生平与治学经历基础、本真、详细的著作形式莫过于年谱。笔者从七十年代末受教于冯其庸先生,迄今已逾三十年,冯先生的著作绝大多数已经拜读,还多次亲聆冯先生口述个人历史,并且蒙先生信任,阅读了其大部分日记,收集了写作《冯其庸年谱》的大量第壹手资料。
-
八大山人在奉新耕香院萧鸿鸣本书所展现的八大山人在奉新芦田耕香院从事的禅修经历、艺术创作活动、交友出游状况等生活,不仅从一个禅门信徒的角度还从一个活生生“人”的角度,从一个内心深处不能解开“郁结”心理的落魄明王孙角度,为我们理解八大山人这位特殊的艺术、宗教人物,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
共和国少数民族科学家传乔继堂,乔盖乔《共和国少数民族科学家传》是“共和国民族之魂”丛书的第五本,书中收录共和国历目前的少数民族科家中的杰了人物,《共和国少数民族科学家传》文字与人物和历史文物图像配合,全面展示了少数民族科学家对共和国文化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通过阅读使读者对中国少数民族科学家的概况和具体事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感知,同时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豪感,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放射心,同德教育,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提升中化民族自豪感,向世界介绍中华民族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工程。
-
梁启超家书梁启超本书选摘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 “笔端饱含感情”,没有严厉的呵斥,也不做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喷薄而出的慈父之爱。这种爱完全是一位父亲情感的宣泄,赤裸奔放、情真意切。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同他们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他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对当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仍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
评弹艺术家侯莉君朱寅全暂缺简介...
-
西溪文献集成 第2册王国平 编西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西溪文明可追溯至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是杭州文明发源地之一。公元1129年,宋高宗“西溪且留下”的感叹,让西溪从此有了皇家文脉的玺印。历代有许多名人雅士钟情西溪,将其视为休闲、养生、隐居和吟诗作画的理想佳境。苏东坡、唐伯虎、董其昌、郁达夫等一大批名人,留下大量的诗词、匾额、碑刻、游记。清代康熙、乾隆两帝也曾游历西溪,并题写了若干御诗。西溪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龙舟胜会”、“集市灯会”、“西溪花朝节”等传统民俗历史悠久、雅俗共享。而今的西溪湿地景区,恢复了高庄、洪钟别业、河渚街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保存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钱塘望族洪氏家族文化,西溪文化、西溪影视创作和红学影响力与日俱增,文化名人云集西溪。众多的历史景观和深厚的人文积淀,丰富了西溪湿地的内涵,提升了西溪湿地的品位,奠定了西溪湿地在全国湿地中的独特地位。保护西溪文脉,当好西溪的“薪火传人”,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是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有力举措。这些散发着西溪本土气息的文字,映照着这一方宁静山水的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蕴藏着独特的人文内涵和格调韵味,诉说着古人和今人对它的情有独钟。
-
冯至评传蒋勤国本书是“南饶北季”文化巨擘合璧题签的个人著作,作者蒋勤国认真地研究和考察了冯至七十余年的文学道路,以自己敏感的心去体味、触摸冯至作品的灵魂;同时,作者思维敏捷,对冯至作品有深切的感悟、独特的见解、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通过优美的文笔将冯至为人为文的品德、襟怀和风格基本体现了出来。本书激情盈溢、获传主首肯、在某些方面填补了冯至研究的空白,是学术界第一部全面研究评价冯至的学术专著。
-
桐乡书画篆刻人物俞尚曦#N/A
-
家谱编修实用大全魏怀习编修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编修家谱由皇室到百姓逐渐形成规模。
-
和中华民族共同着生命的艺术家陈超南,陈历幸 著陈超南、陈历幸所*的《与中华民族共同着生命 的艺术家(陈烟桥传)》以陈烟桥的人生经历和艺术 生涯为主线,同时旁及同时期宋庆龄、鲁迅等政治、 文化人物与木刻艺术者的密切关系,试图以陈烟桥的 个人经历为切入点,为因种种原因而鲜为人知的早期 木刻学徒的情况做一定的资料补遗和历史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