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
-
黎锦晖与黎派音乐孙继南孙继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旨在通过已掌握的可靠史料、史实,对黎锦晖其人、其作加以评述,具体包括:人生道路、音乐道路、历史评价三个部分。其中,音乐创作涉及“儿童歌曲”“时代曲”“爱国救亡歌曲”三个方面。在人物评价部分,对黎锦晖在音乐史上的贡献作出了正面积极的评价,冀盼有助于读者对历史上“黎锦晖现象”的进一步思考,认识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
-
初心如歌艾努瓦尔《初心如歌》书写在艾努瓦尔同志的一生中从出生到现在的所见所闻和人生感受,他在开篇中写他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等内容;第二部分描述刚入职的年轻人的工作热情;第三部分写作者作为一个单位领导的经历;最后一部分属于总结。
-
杨时兰宗荣,张品端 著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南剑西镛州龙池团(今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 南剑三先生 。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杨时是早期洛学南传的一代理学宗师。他不仅留下了“吾道南矣”“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而且上承二程洛学之传,下开闽学之绪。本书以六个部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地从出生、求学、为官、理学研究、传播理学思想等方面讲述杨时的一生,讲述了杨时承续二程洛学、奠基朱熹闽学的丰功伟绩,详细讲述了杨时的理学思想理论。此外,本书还讲述了杨时理学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以及后人对杨时文化的研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潘建红本书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时代价值为分析切入点,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分析方法,揭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科学规律。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其现实逻辑进行梳理,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力求掌握手材料。分析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概括和提炼。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念、原则、机制、途径与方法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运行提供指导。本书构建多方面、全过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
翁洮评传李新富,翁伟民翁洮是建德籍晚唐诗人,考取进士,仅在京城有过短短几年的礼部司员外郎、殿中侍御史的出仕经历,随后便辞官回到寿昌家乡航头,过起了隐居从教、低调闲散的田园居士生活,所以史志上多称他为翁隐君、翁聘君,因而关于翁洮的生平活动、事迹记载等,在严州府志、寿昌县志中也是寥寥几处,语焉不详。本书作为首部介绍唐代诗人翁洮的专著,主要分为四章,依次为翁洮及寿邑翁氏、翁洮生平考、翁洮诗话、翁洮与《青山集》以及有关附录资料。主要通过地方史志及有关权威历史文献的查阅,同时对这些年来所收集的各地青山翁氏宗谱等民间资料进行研究、整理,最大程度地展现翁洮作为唐代建德寿昌历史文化名人的丰富完整形象,以期对古睦州和寿昌历史文化的全方位发掘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
中国灶神宋国兴要成为一个行业中的大工匠,就要有一辈子就做好一件事情的准备。这是源自内心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不图名利,只是单纯地想把一件事情做到非常好,所以必须要有淡泊名利的精神。这些大师,谁也不是刚当上厨师,就想着有一天能功成名就,都是凭着股要强劲儿,每天尽心尽力做好每一道菜、每一份面点。日久天长,不知不觉成为烹饪大师。常说做事先做人。做人做不好,事自然也做不好。工匠精神的真谛,其实就是对做人的本真要求。这么看来,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一种文化,贯穿在我们整个人生当中,让它成为我们个人成长的营养、民族强大的力量、国家富强的根基。宋国兴先生写作《中国灶神》的初衷,也是把大师们的这种工匠精神传给后人,让一代代的后来人继承、光大这种精神,用我们的精湛技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茶人传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 著《茶人传·卷二》是一本专注于记载茶人故事的传记集合。它收录50位现当代中国茶人精神的茶业人物,收录的基本门槛是茶人有二十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并且在自己的领域中有一定建树,在当地乃至全国有不凡的影响力,收录范围包括文化学者、非遗传人、品牌掌门及匠心茶人。本书深度挖掘中国绝大部分茶区的匠心茶人,记录了他们数十年的茶路历程,从他们怀着憧憬踏上茶人之路开始,到历经挫折仍咬牙坚持,再到功成名就、提携后辈,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去阐述他们的人生与经历,揭秘茶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50个故事,50种人生,50种坚持,凝聚成茶人匠心精神。
-
永远的马兰花任晓燕 王彦艳 主编暂缺简介...
-
名人与武昌姚伟钧 杨鹏著近代以来,武昌一直是全国的教育重镇,科教实力雄厚。清末,张之洞在武昌兴办新学,开湖北近代教育之先河。民国时期,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武汉中学、共进中学、充实中学等各类学校先后在武昌创办,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人才,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近代教育史谱写了不朽的篇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武昌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今的武昌,科研院所林立,是中国闻名的智力密集区,其密集程度仅次于北京的海淀区。辖区内有武汉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有中科院武汉分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等48家科研设计机构,拥有10多万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两院”院士达28人,每年产出800余项科研成果,被誉为“中部设计之都”。在这里,一批批政治家、革命家、文化科教大师、工商名人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见证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壮阔波澜。为此,《名人与武昌/人物系列/武昌历史文化丛书》精心挑选了38位长期生活或工作在武昌的政治、文化、科技、工商名人,向读者介绍他们丰富多彩的革命人生、崇高的文化理想、举世瞩目的科教成就,以及富于个性的生活情节,并加以精辟的分析,让读者去感悟他们在革命斗争、科研创新、为人处世及经商致富中展现出的超常智慧、敏锐眼光和从容心态。
-
汤显祖家族研究刘昌衍《汤显祖家族研究》是一部研究汤显祖家族的文集。收集了作者近20年来有关汤学研究文稿19篇。《远祖之源》《文昌汤氏》《墓志考说》以2016年12月抚州文昌里汤显祖家族墓园发掘的六方《墓志铭》为依据,以地方志及抚州区域内的汤氏家谱等文献为补充,严谨考辨,去伪存真,还原了文昌汤氏家族诸多的历史真实。《拾遗补阙》通过田野调查与史料钩沉,有所发现,解决了困惑汤学界的一些难题。《访谈笔录》中,2002年对我国汤学泰斗徐朔方先生的采访,首次公开,很宥资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