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
-
本色朱德余玮 著朱德的一生曲折而传奇,他参加过科举考试,加入过同盟会,投身过护国运动,留学过德国和苏联,经历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他被视为“红军之父”,被西方人称为“红色拿破仑”。毛主席称赞“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周恩来称赞他的一生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他还是新中国第一任中纪委书记,最早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构想。他的一生跌宕起伏:陈独秀为何拒绝他的入党请求?他在德国留学期间为何两次被捕?在遵义会议上他为何流泪?为何说长征中他走过的路zuichang?他如何将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抗战时他与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亦敌亦友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庐山会议上他为何被毛主席批评为“隔靴搔痒”?他为何严词拒绝家乡为他修建纪念馆?为何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革命到底”?作者历时多年,深入采访朱德的爱女朱敏等知情人士,以丰富的一手资料,讲述朱德生平鲜为人知故事,解开一个个历史谜团,同时也描绘了伟人光环之外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带领读者领略不一样的伟人的传奇人生。
-
上美足迹. 陈家泠许根顺“上美·足迹”系列丛书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代表性美术教育家的访谈采写,记载留存上海美术教育中鲜活的一手史料,同时搜集整理教育家的作品图像与文字资料,总结美术教育家们的艺术教育经历。2014年,这套丛书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以及学院领导班子的集体讨论,决定予以立项,并获得了上海高校“美术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的经费资助。美院史论系、设计系的师生们予以本项目大力支持。陈家泠,193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潘天寿。1963-1983年,任教于上海美术学院。70年代,师从陆俨少习山水画书法。1983年,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1987年,美国ABRAMS出版科恩夫人(Joan Lebold Cohen)所著《新中国绘画(1949-1986)》,对陈家泠进行专文介绍并以其荷花作品《霞光》作该书封面。1989年,作品《不染》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1986-2017年,分别在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20个国家地区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中心及著名画廊举办画展和联展。2007-2017年国内个展有:上海中国画院、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陕西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安徽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型个展博物馆举办的艺术大展。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大型宽荧幕纪录片《陈家泠》分别在第9届罗马国际电影节、第11届中美电影节、第2届中澳电影节、夏威夷第35届国际电影节展映,并荣获3项纪录片大奖,陈家泠被夏威夷第35届国际电影节授予文化大使奖。2016年9月4日,作品《西湖景色》成为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欢迎会见世界35个国家元首和地区领导人合影的背景画。2018年1月13日,上海玉佛禅寺陈家冷佛教艺术馆正式开馆。
-
上美足迹. 孟光刘向娟“上美·足迹”系列丛书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美术教育家的访谈采写,记载留存上海美术教育的鲜活的一手史料,同时搜集整理教育家的作品、文章、评论等文献,总结大师们的艺术创作与教育经历。2014年,这套丛书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以及学院领导班子的集体讨论决定,予以项目立项,并获得上海大学“美术学”高峰建设项目的经费资助。美院史论系、设计系的师生们予以本项目大力支持。孟光(1921-1996),别名孟尔顿,江苏常州人。1940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参加新四军进行抗战革命工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49年起历任常州美协主席兼文联秘书长、上海市美术学校副校长、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文学艺术办公室主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科学技术大学艺术院院长等职。
-
康熙立言康熙自幼好学不倦,16岁除掉辅政大臣鳌拜,20就迎战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历经八年平定“三藩之乱”。他文武兼备,较好地处理了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清朝初年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为开创康乾盛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又不乏生动的叙事和巧妙的结构,从而立体地塑造出康熙皇帝的形象,对于重新了解康熙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
咸丰立文咸丰皇帝在位期间,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天灾人祸不断发生。年少气盛、胸无韬略的咸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面对战争,他时而主战,时而主和,优柔寡断,直到他撒手人寰,半壁江山依然硝烟弥漫。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又不乏生动的叙事和巧妙的结构,从而立体地塑造出咸丰皇帝的形象,对于重新了解咸丰皇帝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
皇太极立行天聪汗皇太极的一生,基本是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度过的。为了入主中原、统一天下,他每每亲冒弩矢、不避风险,称得上是一位马上皇帝。但他又不是一位只知砍砍杀杀的君主,在政治、经济、邦交等方面,他也颇有建树。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又不乏生动的叙事和巧妙的结构,从而立体地塑造出皇太极的形象,对于重新了解皇太极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
光绪立德光绪幼年继位,一直在慈禧的掌控下成长。他是一国之君,却是空有其名;他有年轻人的热血和锐气,却不得施展,身不由己。光绪帝在位期间想要施展抱负,驱除鞑虏,但由于他没有实权,只能看着国家一步步地衰落而无法挽救。光绪朝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使中国加速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又不乏生动的叙事和巧妙的结构,从而立体地塑造了较为真实的光绪皇帝的形象,对于读者了解光绪皇帝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
雍正立言雍正继位后,高瞻远瞩,励精图治,有序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使清朝各方面在康熙时期的盛世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亦为“康乾盛世”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又不乏生动的叙事和巧妙的结构,从而立体地塑造出雍正皇帝的形象,对于读者了解雍正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
乾隆立清乾隆继位后,实行宽猛相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鼓励垦荒,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网罗人才,访求书籍等,在一系列治国举措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与文治武功。他把“康乾盛世”推上高峰,使大清王朝进入全盛时期。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又不乏生动的叙事和巧妙的结构,从而立体地塑造出乾隆皇帝的形象,对于重新了解乾隆皇帝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
宣统立文溥仪3岁登基为帝,6岁退位为公民。从皇宫、寓所到监狱,他在动荡的社会时局下辗转流离。最后,这位末代皇帝经过蜕变,成为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又不乏生动的叙事和巧妙的结构,从而立体地塑造出宣统皇帝的形象,对于重新了解宣统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