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
-
老子新解张松辉 译《老子》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老子》,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多的文化名著。
-
向五位大师学做教师暂缺作者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需要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因循守旧,不能闭门造车,应广开言路,放开心神,多多接纳各种教学思想,多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多了解名师的品德和教学技巧。《向五位大师学做教师(孔子、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的为师之道)》举古今中外五位名师,从师德、师责、师魂、师识、教法、师智六方面阐述教师应该学习并具有的品质与能力。《向五位大师学做教师(孔子、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的为师之道)》分为六个专题:专题一,师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专题二,师责:以造就真正的人为己任;专题三,师魂:以爱书写教育的明天;专题四,师识:引导学生找到为学之路;专题五,教法:教学有法无定法;专题六,师智:善把金针度与人。
-
孙子兵法[春秋] 孙武 著,马一夫 译《孙子兵法/书香口袋丛书》为孙武所著,是我国和世界军事理论早形成战略体系的一部兵学专著。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完美体现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被誉为“兵学圣典”。
-
鬼谷子(战国)鬼谷子《鬼谷子》阐述了战国纵横家所崇尚的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技巧。以阴阳捭阖为基础,说的是各种谋略权术的使用,颇适用于竞争环境。下卷述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等其中自我修炼方法,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因其主旨与儒家推崇的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在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代里,《鬼谷子》颇受冷遇,一度被贬为“小夫蛇鼠之智”,对它的讥讽之声不绝于史。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谋略的大众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鬼谷子》的不朽价值,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 汲黯传陈晓勇《赵孟頫小楷道德经 汲黯传》精选中国楷书碑帖名品,彩色精印,配以简明释文。《赵孟頫小楷道德经 汲黯传》装订方式上,书脊做成裸脊,使书可以完全平摊,像信笺一样。《赵孟頫小楷道德经 汲黯传》读者可以轻易撕下来,变成单张,方便近距离平摊临摹学习。《赵孟頫小楷道德经 汲黯传》封面和封底可以将书包起来,附送一根皮筋可以将书捆起来,方便携带保存。
-
孔子与朽木董铁柱“学不可以已”,古人到底在学什么?“克己复礼为仁”,我们怎样才是有仁有义?“存天理,灭人欲”,我们如何处理天理与人欲?“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怎么会无不为?作者通过对经典的解读和梳理,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提出了不少对于中国哲学的独特理解,让我们对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和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和体悟。《孔子与朽木 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适合广大青少年和其他对中国古代思想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梦溪笔谈全编(宋)沈括现代汉语用“图书”表示文献的总称,这一称谓可以追溯到古史传说时代的河图、洛书。在文化史中,图像始终承担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传说时代的大禹“铸鼎象物”,将物怪的形象铸到鼎上,使“民知神奸”。在《周易》中也有“制器尚象”之说。一般而论,文化生活皆有其对应的物质层面的表现。在中国古代文献研究活动中,学者也多注意器物、图像的研究,如《诗》中的草木、鸟兽,《山海经》中的神灵物怪,礼仪中的礼器、行礼方位等,学者多画为图像,与文字互相说明,成为经学研究中的“图说”类着述。又宋元以后,庶民文化兴起,出版业高度发达,版刻印刷益发普及,在普通文献中也逐渐出现了图像资料。它们广泛地涉及植物、动物、日常的物质生产程序与工具、平民教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流传至今者,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凭藉。通过这些图文并茂的文本,读者可以获得对古代文化生动而直观的感知。为了方便读者利用,我们将古代文献中有关图像、版画、彩色套印本等文献辑为丛刊正式出版。本编选目兼顾文献学、古代美术、考古、社会史等多种兴趣,范围广泛,版本选择也兼顾古代东亚地区汉文化圈的范围。图像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一大作用涉及平民教化,即古人所谓的“图象古昔,以当箴规”。(语出何晏《景福殿赋》)明清以来,民间劝善之书,如《阴骘文》《闺范》等,皆有图解,其中所宣扬的古代道德意识中的部分条目固然为我们所不取,甚至是应该批判的对象,但其中多有精美的版画,除了作为古代美术史文献以外,由此也可考见古代一般平民的伦理意识,实为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材料。本编拟目涉及多种类型的文献,兹辑为丛刊,然亦以单种别行为主,只有部分社会史性质的文本,因为篇卷无多,若独立成册则面临装帧等方面的困难,则取同类文本合为一册。文献卷首都新编了目录以便检索,但为了避免与书中内容大量重复,无谓地增加篇幅,有部分新编目录视原书目录为简略,也有部分文本性质特殊,原书中本无卷次目录之类,则约举其要,新拟条目,其拟议未必全然恰当。所有文献皆影印,版式色泽,一存古韵。
-
晏子春秋晏子 著《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言行事迹的古典文献,是研究晏子以及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该书全书共二百一十五章,各章长者数百字,短者几十字。这些篇章,既有历史上真实的晏子的言论事迹,又杂合了大量民间传说,记载了人们心目中的晏子的思想言行,塑造了晏子这位为政贤明、堪称楷模的杰出政治家形象。文字古朴,内容丰富而广泛,涉及政治、思想、外交、军事、法律、经济、文化、婚姻、风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和研究先秦历史文化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晏子春秋》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古书,被称为中国Z古老的传说故事集。《晏子春秋》既有子书的特点,又有诸如《战国策》等史书的风貌,共8卷,由短篇故事组成,刻画了晏子及其身边诸人物形象,所载史实,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
-
晏子春秋[春秋] 晏婴 著《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齐国晏子(即晏婴)的思想言行、反映晏子政治主张的古代文学名著。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晏子春秋/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注释和白话翻译。
-
庄子陶玮《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后到魏晋时成为玄学的“三玄”之一。分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其中,内篇为庄子思想的核心,有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大道、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生命的价值、道德的标准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内容广博而不散杂,自始至终都围绕一套哲学观点来阐述自然、生命、政治和社会。历来《庄子》一书备受推崇。《庄子/无障碍阅读国学经典》将《庄子》的三十一篇全部收录其中,并参考了大量和《庄子》有关的资料,以确保全书的严谨性,不仅可以当作了解庄子的读物,还可以当作学习古文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