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
-
老子暂缺作者《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也是道教所尊奉的“**经典”。它是中国文在世界历史“轴心时期”产生的一部伟大经典。李存山编译的《老子(典藏版)(精)/国学经典》以王弼本为底本,参校马王堆帛书本和郭店竹简本以及传世本中的河上公本、傅奕本、景龙碑本,等等。
-
近思录暂缺作者《近思录(典藏版)(精)》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此本共623条,多出的一条,乃前人录白杨伯岩本,即第五卷*后一条。
-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暂缺作者刘国建、戴庞海编译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典藏版)(精)》是“国学经典”系列之一。《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早的军事* 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膑兵法》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又名《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
菜根谭暂缺作者毛德富、毛曼编译的《菜根谭(典藏版)(精)》是 “国学经典”系列之一。《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的一部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集。其中凝聚着作者对整个人生社会万种世态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分析,饱含着作者企图拯救社会、劝人为善的一片苦心,显示了他对儒、释、道三教思想融会贯通的灵活运用。本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所不及,促人警觉,言近旨远,趣味盎然,富有哲理,颇多独特见解。其儒家的道德,佛道的妙理,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此书文笔优美、比喻生动、对仗工整,情文并茂,反复阅读,意味无穷。
-
传习录暂缺作者《传习录》是明朝*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的心学代表作。全书共三卷,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全部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堪称王门之圣书、心学之经典,是研究修习阳明心学的*基本的*作。
-
黄帝内经素问暂缺作者《黄帝内经素问》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二十四卷,八十一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备养生、运气学说等,一直被视为学医**之书。《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素”字,可作根本解释;“问”就是黄帝问岐伯的意思,合起来“素问”意思即为对万物之根本的问答。全文假托黄帝一问、医学家岐伯一答的形式来论述。所*多以黄帝与岐伯对答而成书,此实为上古数期医理所蕴、多番先哲之汇。这本由崔应珉、王淼注译的《黄帝内经素问(典藏版)(精)/国学经典》采用王冰所整理过的《黄帝内经素问》为底本,仍分为二十四卷、八十一篇。为易于读者阅览,本书将原文细分段落,每一段落下面分别添加“注释”和“译文”,详细解释原文中晦涩难懂的字词,并随后将整段落翻译成通俗语言,且“原文”、“注释”、“译文”三者分别采用不同字体,如此,则条理清晰可辨,研读之时,方便迅捷。《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刺法论篇第七十二》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内容已失,后世所载,难免错讹,故本书中不再收录。
-
六韬 鬼谷子暂缺作者徐玉清、王国民、郭孟春注译的《六韬鬼谷子(典藏版)(精)》包含了两部作品: 《鬼谷子》涵盖内容丰富、庞杂,理论系统完整,不仅是一部纵横家之书,同时也是一部对当今很有借鉴意义的外交书、兵书、商书。它不仅阐述了一个人们要利用阴阳互生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的理论主张,开创了战国时期重人轻神的人文思潮,而且通过具体的游说过程和游说策略的精到描述,教出了一代又一代滔滔雄辩、叱咤风云的名臣谋士,再配以交友术、御臣术、取宠术娓娓道来,上至人君,下至黎民,无不把它视为至宝。 《六韬》,即谓指导战争的六种韬略。全书前两卷阐述战略问题,后四卷重在阐述战争指导的一些重要原则及战术、技术问题。内容广博,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战略理论、军队建设、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参谋业务以及保密等问题。体系完整,堪称我国先秦时期兵学发展的集大成之作。
-
中说校释李小成 著本书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隋代大儒王通的自然观、发展现、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用讲授记录的形式保存下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众弟子、学友、时人的对话,共为10个部分,是后人研究王通思想以及隋唐之际儒家思想发展的主要依据。另外,本书还对王通的生平事迹、年谱进行了详细考证。
-
白话精编四书全本黎孟德暂缺简介...
-
春秋繁露义证(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是西汉董仲舒的主要著作,内容为推崇公羊学,阐发“春秋大统一”之旨,杂糅儒家思想和五行学说,对自然和人事作各种牵强比附,建立“天人感应”论的神秘主义体系,其中包括“三纲”,“五常”,“三统”,“性三品”学说。至清代,才出现两个较完善的校注读本(卢文弨校本和凌曙注本)。宣统年间,湖南平江人苏舆兼取庐校凌注,广采前人研究成果,“随时札录”,成《春秋繁露义证》,是目前为止校订《春秋繁露》较完善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