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
-
山海经[西汉] 刘向,[西汉] 刘歆 著;崇贤书院 注《山海经(评注本 套装共2册)》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巫术、宗教的知识,以及古史、医物、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并保存了大量的神话资料,堪称“中国文学的宝矿”。《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其中《山经》共五篇,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有《海外经》四篇,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四篇,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五篇,记载黄帝、女娲和大禹等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
资治通鉴全译[北宋] 司马光 著;黄锦宏 等 译《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撰写的一部历史巨著,因其记述的历史事件具有政治上的借鉴意义并可作为治国理政的典型经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帝王之书”,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史学典籍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司马光之前,历代史书已卷帙浩繁,且文字繁多,体裁各异,布衣尚“读之不遍”,日理万机的人君更无暇周览。故司马光属意编纂一部编年体通史,意在“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是书编成后,贯通历代,上起战国,下终五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两晋、南北朝学者所纂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变而为联续古今之大编年史,为中国史学一大创作,成为与司马迁纪传体著作《史记》并列的史学著作双峰之一。目前的这套《资治通鉴全译》,译著者为台湾二十七位著名学者、教授。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费时三年,数易其稿,始告完成译著工作。这部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资治通鉴》的中文全译本。因此,此书问世当年,在台湾的著名文学家、出版家台静农先生就称赞其为,意在“使中国历史文化不专属于少数学人的知识”。
-
史记[西汉] 司马迁 著;冯慧娟 编《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如项羽、刘邦、李广、荆轲等,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他还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典型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叙事技巧上,剪裁有致,繁简得当,使文字极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此外,《史记》里还汲取了大量民间口语,把书中人物的言语写得口吻毕肖、确切传神。这些成就使得《史记》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
吕留良全集[清] 吕留良 著;俞国林 编吕留良(1629—1683),号晚村,浙江省崇德县(今桐乡市)人。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死后,雍正十年被剖棺戮尸,子孙及门人等或被戮尸,或被斩首,或流徙为奴,罹难之酷烈,为清代文字狱之首。吕氏身丁明亡清兴之际,陵谷变易,看东海之扬尘;神州陆沉,睹铜驼于荆棘。世故人情,历之弥多,故其诗文沉郁,寄寓深远,洵清初文坛一大家。然其著述,遭乾隆朝全面禁毁,流传甚少。本书作者以二十年之力,多方搜求,得吕氏传世文字近六百万,成《吕留良全集》十册,为目前对吕氏著作全面之汇辑。《吕留良全集》收录《吕晚村先生文集》八卷《续集》四卷《补遗》十卷(卷一卷二为友朋书信、卷三为家书,卷四为序评、墓志铭、祭文,卷五为《惭书》,卷六为《吕晚村先生论文汇钞》,卷七为《天盖楼杜诗评语》,卷八为《天盖楼砚铭》,卷九为《御儿吕氏昏礼通俗仪节》,卷十为《东庄医案》、《东庄医论》)、《吕留良诗笺释》八卷、《四书讲义》四十三卷、《吕子评语》正编四十二卷《馀编》八卷。全书整理,搜罗众本,精加校订,去重辑佚,可谓片纸不遗,洵为吕氏著作精善之本。末附生平资料、序跋资料、著述目录、年谱简编,以便读者研究参考。
-
史记精华《百科国学坊》编委会 编《史记精华(套装共4册)》选取《史记》中精彩引人的部分编修成书。编修方式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三大类,精选三类下有代表性、惊心动魄的事件。并在选取的原文后附有注释和译文两部分内容,帮助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更全面深入了解作品内涵。《史记精华(套装共4册)》竖版印刷并采用古法线装,将图书从内容到形式均以古籍原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全书共4个分册,外置函套,整体装帧典雅,阅读的同时感受浓浓古韵。深邃的文字和雅致的外观完美结合,充分展示出中国古籍的神韵。
-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 编《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五辑) 史部(套装1-30册 1套3箱)》所收著作为海内外各机构或个人收藏之域外汉籍善本、孤本、稀见本。本丛书收书,大致包含三类:一、中国历史上流失到海外的汉文著述。二、域外钞录、翻刻、整理、注释的汉文著作(如和刻本、高丽刻本、安南刻本等)。三、原采用汉字的国家与地区学人用汉文撰写的、与汉文化有关的著述。此外,近数百年来欧美来华传教士用汉字或双语撰写的、与汉文化有关的著述,作为附类也酌情收入。
-
资治通鉴[北宋] 司马光 著《资治通鉴(套装共4册)》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书。
-
三国志岳麓书社 编《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陈寿(233—297年),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高的“前四史”之一。
-
尚书正读曾运乾 著《尚书正读》是曾运乾先生的遗著。作者生前,曽以本书为讲稿,授课中山大学和湖南大学。本书所释以今文二十八篇为主,其余只存篇目与书序。作者对汉唐以来诸家的注疏考证,多所折衷,虽未能精治金文,以为参证,但注说简明,于训诂文法,两者兼顾,使素称诘诎的《尚书》略可通读。现据湖南大学油印讲义加以整理,以供研读《尚书》者参考。
-
战国策[汉] 刘向 著;[南宋] 姚宏,鲍彪 等 注《战国策》简称《国策》,相传系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不同名称。西汉刘向进行了整理,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删去重复,编订为三十三篇,并定今名。这部书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各集团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文字生动流畅,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本书是《战国策》的注释本,由南宋姚宏、鲍彪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