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
-
吴越春秋选译郁默 译注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是一个风云际会、列强争霸的时代。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越国,本来是两个落后的诸侯国,僻居东南一隅,被中原各国鄙视为“蛮夷之邦”。但春秋中叶以后,吴、越两国相继崛起,凭借强盛的军事力量,东征西讨,问鼎中原,一度跻身霸强之列。《吴越春秋》记叙的就是吴国、越国的这段历史,特别是吴、越两国争霸之事。《吴越春秋》的撰者赵晔,字长君,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据《后汉书?儒林传》记载,赵晔因耻于做一个侍奉别人的县吏,遂不远数千里,到犍为资中(今四川资阳),从著名经师杜抚学习《韩诗》,潜心经籍,长达二十年。
-
水经注选译赵望秦,张艳云,段塔丽 译注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是一个动乱的时期。在中国北方,到了北魏后期,社会上以及政治领域都笼罩着不安定的气氛,战乱一触即发。但就在这种阴暗惊恐的政治气氛中,学术事业并没有停顿,有价值的著作仍先后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至今仍为人们称赏的,就是这里要给读者介绍选译的《水经注》。《水经注》是给《水经》做的注。《水经》是一部专门记载我国江河水道的古书,分三卷,作者是谁已弄不清楚。从内容来看,应该是新莽、东汉时人起草,以后又经多次修订,到魏、晋时才最后写成,讲到的河流有一百三十七条,这当然很有价值。
-
钱遵王读书敏求记校证(清)钱曾 撰,(清)管庭芬 辑,章钰补 辑《錢遵王讀書敏求記校證》,是清初藏書家錢曾所撰的一部書目解題名著,收書多為宋元善本及舊鈔本,然而該書傳抄刊刻多有疏誤。民國時管庭芬、章鈕作了精心校勘和考證,補闕訂訛數千條,是《讀書敏求記》的最佳讀本。
-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 译,(唐)辯机 撰本书为套装书,分为上下2册。本书内容简介:窃以穹仪方载之广,蕴识怀灵之异,《谈天》无以究其极《括地》诅足辩其原?是知方志所末传声教所不暨者,岂可胜道哉!本书包含上、下册。
-
郡斋读书志校证(宋)晁公式 撰,孙猛 校注《郡斋读书志校证(套装全2册)》收入的图书达1492部,基本上包括了宋代以前各类重要的典籍,尤以搜罗唐代和北宋时期的典籍最为完备。这些典籍至今不少已亡佚和残缺,后世可据书目的提要而窥其大略。 由孙猛整理的《郡斋读书志校证》,以清汪士钟初刊本为底本,用宋刊袁本合校,参校其他十余种善本和历代史志书目,为现存各种版本和前人研究成果之集大成者。
-
彩印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上下五千年》编委会编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字讲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
三国智谋全集萧枫 编著暂缺简介...
-
资治通鉴谋略陈君慧,刘洋 主编《资治通鉴谋略(套装全4册)》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取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以记载重大政治、军事事件为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制度等情况。全书共分二百九十四卷,三百余万字。《资治通鉴谋略(套装全4册)》史实考信,史论精当,考评历史兴衰,镜鉴后世治道。该书自成书以来受到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的青睐,成为他们常看不厌常看常新的佐政良史。马上皇帝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重视《资治通鉴谋略(套装全4册)》,专请儒士为他们讲解其中的治国之道,用蒙古语言写了《通鉴节要》作为教材。明太祖朱元璋更对此书倍加推崇,他每天清晨早起研读《资治通鉴谋略(套装全4册)》,认为“习闻明知古代帝王之道,身体力行《通鉴》原则”,并常常以此训诫左右大臣。清圣祖康熙对《资治通鉴谋略(套装全4册)》更是达到了痴迷程度,经常翻阅,认为《资治通鉴谋略(套装全4册)》“事关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资治通鉴谋略(套装全4册)》作者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西夏县(今属山西)人。自小聪明好学,20岁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学术和政治生涯。他在政治失意的情况下,开始钻研史学。司马光认为,《春秋》之后至北宋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余卷,历代史书繁杂,人们不能便览。他要以左丘明《左传》的形式,写一部简明扼要的编年体通史,以成一家之书,为方便读者阅读。这是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谋略(套装全4册)》的主要原因.
-
三国志(晋)陈寿 著,陈君慧 译注《三国志(套装全4册)》是我国著名史学家、西晋学者陈寿撰写的一部史学著作,后人把它列为“正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第四种。《三国志(套装全4册)》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60年的历史,共65卷,包括《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后人又称为《魏志》、《蜀志》、《吴志》。,因为,陈寿是从三国进入晋朝的,并且在晋朝担任官职,所以,他在著书时必须要为晋国的政治需要着想。晋朝是直接继承魏政权而统一全国的,陈寿在《三国志(套装全4册)》一书中,就把魏摆在正统的地位,用本纪的名称来记述魏国君主的行事,而蜀、吴二国,一律称传。尽管如此,陈寿在蜀、吴二书中,仍然用本纪的方法,即编年体的方式,按年月日记载蜀、吴国君的政事。因此,在《三国志(套装全4册)》中,魏、蜀、吴三国是并列为书的。应该说,陈寿撰写三个王朝并列的历史巨著,是冒很大风险且很有独特的眼光的。如果没有陈寿的《三国志(套装全4册)》,我们对那时是三国鼎峙的认识就不一定会这么明确。因而,《三国志(套装全4册)》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文学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著《资治通鉴》全册暴294卷,300万字,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囊括了1362年的历史,堪称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几乎相伴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他非常痴迷这部史学巨著,前后共读了17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