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
-
海东杂记·台湾杂记·巡台退思录·台海思痛录(清)黄逢昶 撰,巡台退思 录,(清)刘璈 撰,台海思痛 录,(清)黎景嵩 撰,钟启河,喻几凡,廖芳芳 校点本书是四位清代在台湾任职的湘籍官员著述的合刊,包括朱景英《海东札记》、黄逢昶《台湾杂记》、刘璈《巡台退思录》和黎景嵩《台海思痛录》(托名思痛子撰,今整理者据陈恭沅撰《黎景嵩墓志铭》,认定思痛子即黎景嵩,详见后文),所著皆是关于台湾社会变迁、风土人情等,均被收入《台湾文献丛刊》。
-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史部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 编汉籍是中国精神文化的载体,汉籍之路是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沿着汉籍传播的轨迹,寻找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应该是当代学者和出版人的责任。这些年,有志于此的学者,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学者就提出用书籍之路的概念,来研究中日文化交流。但是仔细想来,书籍之路的提法不如汉籍之路明确,探究的范围也不应该局限在两国之间,应该把汉籍之路作为打开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史的钥匙。 汉籍之路的概念发萌于《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丛书的编纂工作。在海外汉籍的版本调查、珍稀文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汉籍文献流传海外的一些特点。
-
宋刻十四行本史记(西汉)司马迁 著,(南朝宋)裴骃集 解《史记》作者司马迁,全书计130卷,详细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余年的历史。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更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成书后,广为流传。但是史事错综,内容博杂,后世学者纷纷为之注疏。最有影响者为南朝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俗称“三家注”。其中,裴骃兼采当时所见到的前人研究《史记》的成果,将传统的经史注释方法与史注新法融合,完成《史记集解?,影响至为深远。《史记》刊刻最早见于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但原刻本早已亡佚。其修补刻本流传于后世,较为著名的就是十四行的杏雨藏本。该本刊刻于北宋真宗至仁宗年间,是在淳化本的基础上,经勘校后重新开雕。今存十四行本《史记集解》即南宋绍兴初年覆刻于杭州的杏雨藏本。在后世流传中曾藏于毛氏汲古阁、传是楼、瞿氏铁琴铜剑楼等处,其中原版102卷,其余各卷为他本配补,具有极高的版本和收藏价值,是为不可多得之善本。
-
历代岭南笔记八种(唐)刘恂 等,鲁迅,杨伟群 点样《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广东以及与广东在历史上、地理上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岭南地域)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并从历代有关岭南之名著中选择若干为读者所需的典籍,编校注释,选粹重印。个别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译著,亦在选辑之列。《岭南文库》书目为350种左右,计划在五至七年内将主要门类的重点书目基本出齐, 以后陆续补充,使之逐渐成为一套较为齐全的地域性百科文库,并作为一份?价值的文化积累,在祖国文化宝库中占一席之地。
-
崖州志(清)张嶲,(清)邢定纶,(清)赵以谦 纂修,郭沫若 点校《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广东以及与广东在历史上、地理上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岭南地域)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并从历代有关岭南之名著中选择若干为读者所需的典籍,编校注释,选粹重印。个别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译著,亦在选辑之列。 《岭南文库》书目为350种左右,计划在五至七年内将主要门类的重点书目基本出齐,以后陆续补充,使之逐渐成为一套较为齐全的地域性百科文库,并作为一份有价值的文化积累,在祖国文化宝库中占一席之地。
-
唐书兵志笺正精唐长孺 著唐长孺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古代史分期魏晋封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一生治学谨严,论著宏富。《唐书兵志笺正(外2种)》为《唐长孺文集》之一种,本册收入唐先生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两部名作《唐书兵志笺正》与《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所有制的发展》,另外收入了唐先生多年讲授、曾内部刊印的《魏晋南北朝史籍举要》。
-
吕氏春秋选译刘文忠 译注《吕氏春秋选译(修订版)》是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它是在秦相国吕不韦主持下,由他的宾客门下集体编撰而成,其指导思想与吕不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昭襄王立其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虽有子二十余人,但他宠幸的华阳夫人无子,而庶出的公子楚,因其母夏姬不受宠幸,被派往赵国做“质子”(人质)。秦国数次攻伐赵国,赵国因此对子楚很不礼貌,子楚陷入困难的处境。吕不韦本是阳翟富商,正好此时在赵都邯郸遇到子楚,以子楚为奇货可居,于是出千金而西入秦,通过多方活动,使子楚立为华阳夫人的嫡嗣。
-
史通选译侯昌吉,钱安琪 译注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对上古器物图识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早在公元前二千三四百年之间,我国就有了文字。据《史记》记载,公元前十六世纪的成汤时代,就有了史官的设置,出现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典册,可惜没有留传下来。直至公元前十五世纪的盘庚时代,才留下了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从此我国进入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继殷商之后建立起来的周朝,典章制度更趋完美,史官设置更为周备,文化发展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推动了文化学术的繁荣。
-
贞观政要选译裴汝诚,王义耀 译注《贞观政要》由唐代史家吴兢编著,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太宗君臣论政的主要内容。选译时对全书40篇的内容,每篇写一段提示,简要说明该篇的背景及思想内容。从每篇分别择取若看章节进行今译和注释。
-
通鉴纪事本末选译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 编 谈蓓芳 注《通鉴纪事本末(修订版)》弥补了《资治通鉴》的不足,可以清楚理清每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脉络,创造了一种新的纪事本末体的史学体裁。《通鉴纪事本末选译(修订版)》在选译时对于原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和生僻的字、词,做了简要的注释。译文采用忠实于原文的直译的办法,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