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
-
资治通鉴贺生达,王远望,刘朔岑 编著贺生达、王远望、刘朔岑编写的这本书精选了《资治通鉴》中比较有影响的篇目,选文简短故事性强,富有哲理,便于读者理解接受。此外,为了更深入的展示《资治通鉴》对于政治、人文等现实意义,本书还设置了“扩展阅读”这个版块,让读者深入了解《资治通鉴》一书带给人们的智慧灵光。
-
罪惟录(清)查继 著这是一个王朝的余音,这是一个书生的抵抗。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明朝大势已去。这一年,一个书生举起了笔。此后经年,江山易色,生灵涂炭。国破家亡,而史不可亡,铁笔如椽,汗青心祭,洋洋百卷,有明二百余年数千人物是非功过,怆然笔底。《罪惟录》,原名《明书》,为明代史事纪传体史书。《罪惟录》的史料,有作者亲历者,有耳闻于当事人者,亦有采自庄廷鑨《明书》以及明纂国史和实录者,多有清廷官修正史所未录者,于史迹人物,亦有品评臧否,可谓存心之作。该书写成后,即复壁深藏,秘不示人,冀以免祸。原稿涂抹殆遍,不可卒读。辛亥革命后,始见于世,藏于吴兴刘氏嘉业堂。1931年,张宗祥借得嘉业堂所藏原稿加以校补,原稿《帝纪》二十二卷,《志》三十二卷,《列传》三十六卷,重新厘定后共一百零二卷。1936年,商务印书馆据该藏本影印出版,收于《四部丛刻》三编中。浙江古籍出版社于19... (展开全部)这是一个王朝的余音,这是一个书生的抵抗。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明朝大势已去。这一年,一个书生举起了笔。此后经年,江山易色,生灵涂炭。国破家亡,而史不可亡,铁笔如椽,汗青心祭,洋洋百卷,有明二百余年数千人物是非功过,怆然笔底。《罪惟录》,原名《明书》,为明代史事纪传体史书。《罪惟录》的史料,有作者亲历者,有耳闻于当事人者,亦有采自庄廷鑨《明书》以及明纂国史和实录者,多有清廷官修正史所未录者,于史迹人物,亦有品评臧否,可谓存心之作。该书写成后,即复壁深藏,秘不示人,冀以免祸。原稿涂抹殆遍,不可卒读。辛亥革命后,始见于世,藏于吴兴刘氏嘉业堂。1931年,张宗祥借得嘉业堂所藏原稿加以校补,原稿《帝纪》二十二卷,《志》三十二卷,《列传》三十六卷,重新厘定后共一百零二卷。1936年,商务印书馆据该藏本影印出版,收于《四部丛刻》三编中。浙江古籍出版社于1986年将《罪惟录》点校排印出版,在四部丛刊影印本的基础上又补校了一些内容,并对原书的个别错简进行了修正。本次出版,以本社原有排印本影印,并修正若干文字错漏。
-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王承略,刘心明 主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11卷)》收录二十五史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及其在宋代至民国间的考证、注释与补遗之作,收录清代至民国间补撰的各朝艺文志或经籍志,收录宋、明。清三朝的阂史艺文志或经籍志,共计83种,每一种部作了标点,校勘,大致根据时代和篇幅分为27卷30册。这足史志日录首次大规模的汇辑和整理,显示丫各代藏书与著述之盛,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家底,反映了各个时代各种学术的兴起、发展与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的繁荣,为贯通考察典籍的成书、著者、卷帙、真伪,流传等情况,提供了最基本、最可信的依据。
-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王承略,刘心明 主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9卷)》收录二十五史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及其在宋代至民国间的考证,注释与补遗之作,收录清代至民国间补撰的各朝艺文志或经籍志,收录宋、明。清三朝的国史艺文志或经籍志,共计83种,每一种都作了标点、校勘,大致根据时代和篇幅分为27卷30册。这是史志目录首次大规模的汇辑和整理,显示了各代藏书与著述之盛,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家底,反映了各个时代各种学术的兴起、发展与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的繁荣,为贯通考察典籍的成书、著者、卷帙,真伪、流传等情况,提供了最基本、最可信的依据。
-
资治通鉴司马光 著《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本书精选资治通鉴部分经典篇目,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也通过精美配图给读者以感观享受。
-
治湖录等(清)吴兴祚 等著一、《文庫》所收為無錫籍作家的著述和與無錫相關的歷代文獻,分為《官修舊志》、《地方史料專著》、《年譜家乘》、《無錫文存》和《近現代名家名著存目》五輯。 二、無錫地域範圍以現行行政轄區為準。《文庫》立足無錫市區,兼顧江陰、宜興,適當選收江陰、宜興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三、《文庫》所收著作,以史料價值高、使用價值大為原則,適當兼顧其版本價值。四、《文庫》主要采用影印方式出版,《近現代名家名著存目》收入作家小傳和主要著述目錄。五、《文庫》所收著作,其编纂年代下限為一九四九年;《近現代名家名著存目》則不受此限。 六、《文庫》所收著作,原書如有蠢損、殘缺、漫漶不清處,原則上以相同版本予以換頁、補頁,使全書清晰、整齊。 七、《文庫》對所收每種圖書,均撰寫提要,置於每種書扉頁之背面;每册均新编頁碼,自為起訖。八、《文庫》编制書名索引和著者索引,以方便讀者使用。
-
无锡富安乡志等(清)奚铮 等编《无锡文库(第2辑):无锡富安乡志等》为《无锡文库》第二辑之一。这些书籍皆为个人著作,它们是官修方志之外最重要的地方史料,是对地方历史更为精细的记录和阐述。其中保存了官志中看不到的材料,所以也是官志极其重要的补充。无锡自古以来人文苍萃,所以历史上存留下来的地方史料专著也非常丰富。明清以来这些著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方志体裁的史书,这些著作所述史事已细化到一个乡村,一座寺庙,一幢宅第,一座园林,一所学府,一项工程,一个专题等,从而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第一手的史料。进入民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专门的出皈物,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献,为我们保存了民国时期原生态的历史材料。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到当时无锡向现代都市迈进的步伐。
-
邁世之風祁小春第一,有關王羲之尺牍。祁小春將之解構,除了了解整體書式構造外,並旁參其它同時代或稍晚的書簡數據,考釋、歸納王羲之尺牍書式的特征與規律。此項研究,目前在相關學術領域中具有獨創性。第二,有關《蘭亭序》。不落以往局限于書風、書迹的考證的俗套,跳出非具體的經驗性概觀,著重文獻學方法,對《蘭亭序》的背景傳說與文本內容層層推衍,同時也對數據的本身,如文獻內容、文獻出現時間、獲取“真迹”時間、文獻涉及人物、蘭亭複制品出現時間、與文獻的「史料」價值等,作了進一步驗證與歸納。第三,有關東晉的避諱。祁小春先生藉由《蘭亭序》傳世帖本中出現的“攬”字作爲疑點,將六朝士族的避諱習俗與方式作了詳盡分析。除了音、義、形這三個方面,更參考古禮,旁徴博引大量史料,歸納秦漢至魏晉南北朝避諱改字的方法,缜密探討該時代的避諱規則,再次揭示《蘭亭序》的真僞本質。第四,有關王羲之的人物。這是本書下編,也是最具趣味的部分。根據上編所引述文獻,結合現今學界研究成果,從王羲之的生卒年、家世家族、人物性格、宗教信仰等各個方面,引導讀者一睹此千古風流人物的真實風貌。讀者將欣賞到小春先生對于历代文獻典籍,有系統地掌握、歸納與爬梳剔抉的風格。跟隨作者缜密的考據推證思路,一步步接近真實的王羲之,正是閱讀本書最大的樂趣。
-
秦氏献征录秦毓钧 著《无锡文库(第3辑):秦氏献征录》收录无锡(含江阴、宜兴)历代名人年谱以及部分著姓望族家谱。年谱是史籍中一种人物传记体裁。但和一般的传记有所不同,一般的传记主要纪传主的生平大要,而年谱则是以谱主为中心,以年月为经纬,比较全面细致地叙述谱主一生事迹。所谓「叙一人之道德、学问、事业,纤悉无遣而系以年月者,谓之年谱」(朱士嘉《中国历代名人年谱序》)。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图书体裁,主要包含谱序、题辞、恩荣、凡例、像赞、世系、传记、宗规、家训、祠墓、义田、艺文等内容。
-
清宫扬州御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扬州大学,扬州市档案局(馆) 编扬州是一座有着近两千五百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历史上曾数度辉煌,清代康乾时臻于极盛,成为当时富甲天下的繁华都市。《清宫扬州御档精编(套装共4册)》收录了历史档案馆所藏扬州档案五千余件,以其所选内容独具专业性和资料性被列入国家清史工程的出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