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
礼记注徐渊 著,[东汉] 郑玄 注,徐渊 整理郑玄《礼记注》是历代《礼记》注释本中最权威的注本。东汉末年,郑玄受业于马融,为《周官》六篇、《古经》十七篇(即《仪礼》十七篇)、小戴《礼记》三种礼书作注。郑玄将小戴《礼记》诸本相互参校,并为之注,形成今日所见的郑玄《礼记注》的面貌。本次整理选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礼记注》为底本,选取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唐开成刻《十二经》刻石《礼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婺州义乌蒋宅崇知斋刻本《礼记注》、南宋余仁仲万卷堂家塾刻本《礼记注》、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清嘉靖刊本)》为参校本。本次整理,对《礼记》各篇分章施加编号,便于读者阅读使用。
-
周礼注石瑊 著,[东汉] 郑玄 注,石瑊 整理《周礼注》,东汉郑玄撰。“三礼”之一的《周礼》在内容上偏重于制度,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王权政治中职官体系和行政运作的一种理想化设计。东汉郑玄网罗众家之说,博收约取,择善而从,撰《周礼注》十二卷,是汉代《周礼》研究之集大成者。本次整理,底本选用《四部丛刊》初编《周礼注》影印本,删去《释音》及句读,而施以现代标点。又取黄丕烈《士礼居丛书》本《周礼注》通校,并参考殿本及阮刻《十三经注疏》的相关校勘成果。
-
诗经杨合鸣 著《诗经》是我国首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诗经》起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按《风》 《雅》 《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是三百篇中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本书以权威版本为核校底本,约请业内专家进行选录、注释、翻译和评析。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评析精准到位,画龙点睛,非常有助于非专业水平的读者阅读理解原著。
-
大学·中庸颜培金,王谦 译《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以前没有独立成编。南宋理学家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在一起,并为其作章句集注,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 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中庸》强调诚,把诚视作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将对诚的追求作为人道的准则, 同时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与认知方法。
-
周易曾凡朝 著《周易》即《易经》,相传为周文王所作,是我国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被称为“群经之首”。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称《易经》,包括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卦象、卦辞、爻辞,是《周易》的主体;“传”由《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共七种十篇构成,称“十翼”,又自成体系而为“易传”。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次出版,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进行注释和翻译,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
孟子杨逢彬,杨柳岸 著《孟子》共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
-
先秦两汉典籍引《尚书》资料汇编陈雄根,何志华 编著1.本书所列《尚书》经文,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的《尚书逐字索引》为底本。《尚书》经文之标点,问或不从《尚书逐字索引》,而参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整理本或其它《尚书》注本酌予修订,修改处不逐一加注说明。2.本书校录先秦两汉典籍所见《尚书》异文,是按《尚书》篇名次序分句或语段罗列,异文所据版本及卷页参见本书“征引书目”。3.每条经文下所列诸书异文,是按《四库全书总目》所列书序分经、史、子,集依次排列,详见本书“征引典籍次序表”。4.如某条经文的异文于某书出现超过一次的,相同的异文便按其所在该书的篇章或卷数先后排序。5.如某条经文的异文前后的内容分别见于某书,则见于该书异文的前后内容,便按其在经文的先后位置排序。6.某书所录异文,如与经文相同的,则以“同”字表示,不另录异文内容。7.下列典籍虽成书于两汉以后,惟因所收材料珍贵,破格收录:《十三经注疏》中汉以后部分;《急就篇》颜师古《注》、王应麟《补注》:《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古《注》;《国语》韦昭《注》:《水经注》;《楚辞》洪兴祖《补注》。
-
先秦两汉典籍引《诗经》资料汇编何志华,朱国藩 主编本书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编辑之《毛诗逐字索引》为底本,然后用研究所[汉达古文献数据库]计算机检索系统,将先秦两汉典籍直接引录《诗经》的数据辑录出来。至于暗引或暗用《诗经》者,则由研究人员先行编纂《诗经》所见词汇表,然后利用数据库逐条检索,再反复核实,然后定稿。本书主要收录先秦两汉典籍引用《诗经》相关资料,不论经、史、子、集,举凡引用《诗经》者,皆予收录。王于汉世传注,例如群经郑玄《注》,《淮南子》、《吕氏春秋》高诱《注》,《楚辞》王逸《注》,如有称引《诗经》者,因属两汉范畴,亦予收录。另先秦两汉典籍文句有与《诗》文相彷佛者,而该典籍之传注注出《诗》句,凡此皆可能是用《诗》之例。如有上述情况,即使此等传注之年代后于两汉,为便读者了解典籍用《诗》之意,本书亦将连同注文一并收录。例如:《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楚辞·九辩》:无衣裘以御冬兮。洪兴祖《补注》引《诗》:我有旨蓄,亦以御多。至于两汉以后,诸如郭璞《尔雅注》、陆德明《经典释文》,虽曾大量引用《诗经》,并于三家《诗》异文之研究有重要参考作用,然而限于体例,本书皆不予收录。
-
儒藏·论部·礼教类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儒藏?论部》是儒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藏?经部》《儒藏?史部》一起共同构成儒学文献大厦。《儒藏?论部》基本是儒家理论,即儒学思想的资料汇编,按儒学的时代特征和专题,分为“儒家”“性理”“政治”“礼教”“杂论”五类,拟收书870种左右,预计分装114册。本次拟出版“礼教类”,收书百余种,分装16册。
-
儒藏·论部·杂论类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儒藏?论部》是儒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藏?经部》《儒藏?史部》一起共同构成儒学文献大厦。《儒藏?论部》基本是儒家理论,即儒学思想的资料汇编,按儒学的时代特征和专题,分为“儒家”“性理”“政治”“礼教”“杂论”五类,拟收书870种左右,预计分装114册。本次拟出版“杂论类”,收书两百余种,分装4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