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
公羊义疏[清] 陈立撰,刘尚慈点 校《公羊义疏》凡76卷,为清人陈立所撰。陈氏博通经史,于《春秋公羊》学用力尤深。陈氏上承何休《公羊解诂》解经宗旨,严守家法,于三科九旨、王鲁说、灾异说等均随文注 出,引用三礼,对相关礼制作详尽考释,在文字训诂、辨别经文异字、探求地理位置等方面亦多有所发明。《公羊义疏》以集解之体钩稽所见解经文献,举凡前人旧说,多加征引,具 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清代公羊学的集大成之作,资料丰富,注释详尽,颇具史料参考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本书整理者刘尚慈先生,十数年来精研春秋公羊学,编著有《春秋公羊传 辞典》、《春秋公羊传译注》,对《公羊传》一书做到了抽次剥茧、字斟句酌的整理。
-
尚书今古文注疏[清] 孙星衍 著全书共三十卷,其中经文二十九卷,书序一卷。经文依孔颖达《尚书正义》本,参用唐开成石经,注取五家三科之说,即司马迁的古文说,大传欧阳氏、夏侯氏的今文说及马融、郑玄的孔壁古文说,同时标示尚书异文。
-
论语正义[清] 刘宝楠 著本书是清代经学家刘宝楠为《论语》所作注疏。本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清人的注释考证。刘宝楠对前人的注解,在做了充分辩证的基础 上,指正谬误,兼采善说。对其他诸家好的注解,也时有甄采。
-
当代中国孟学研究王其俊 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出版了关于孟学研究的思想通史、儒学史、断代史、孟学专著、孟学论文集、孟学普及著作等论著200余部,发表孟学论文2000余篇,其主要内容大致划分为五个方面:孟学整体研究,孟学专题研究,孟学流传、影响研究,孟学中外比较研究,孟学普及研究。本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采用划分类别、突出重点、以时间为序的撰写原则和方法。
-
阮刻孟子注疏解经阮元 著《孟子》为先秦儒家核心典籍,宋代起从子部升格为经。《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注,旧题宋孙奭疏,清阮元校刻。本次出版以上海图书馆藏请嘉庆十年阮元校刻本为底本影印,原书版框高一六七毫米,宽一二四毫米,依然遵照四部要籍选刊单面影印的传统,期能为读者提供一套兼备点读与收藏功能的《孟子注疏》影印本。以这套嘉庆原刊本《孟子注疏解经》作为“四部要籍选刊”单面影印阮刻本《十三经注疏》的终点,也恰好呼应了《孟子》最晚升格至经书序列的史实。
-
周易艺术歌曲12首周易 著《周易艺术歌曲12首》是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易,采用“中国古典歌词”和“新诗歌”为词,谱写旋律和钢琴伴奏声部而创作的歌曲。作者选了12首作品,为了方便教学以及不同声部歌者的选用,每首歌曲都有不同的调号与歌曲解析,以及歌曲范唱的二维码链接,作品调号按照声部的适合度依次排列。其中的歌曲《钗头凤》,扑面而来的真实情爱、心性美善与曲式结构、调式、寓意、风格之吻合,可谓天衣无缝,令人感到旋律与诗词原本“就该如此”。该曲是考验歌者乐感及对作品风格把握的试金石,很快也成为我国艺术歌曲曲库中一颗耀眼的宝石。
-
怎样读懂论语李振宇 著这是一本文学类图书,阐述的核心怎样读懂《论语》。本书采用表格形式,把古文译成今文,逐句对照理解。在介绍孔子的一生、孔子的主张、孔子历史地位的基础上,以比较客观的态度来重新解读《论语》以及孔子其人。孔子的主张很多,主要是忠孝礼乐、仁义道德,核心是礼。孔子的礼,老子的道,代表中国人的思想。因此,想读懂中国,必先读懂什么是道,什么是礼。抓住这个核心,一切疑惑都可迎刃而解。本书紧密围绕孔子一生的活动轨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比较深入地解读《论语》。
-
孔子改变世界迈克尔·舒曼 著,路大虎,赵良峰 译随着孔子世界影响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深入研究孔子。本书作者从孔子的生平说起,探讨了孔子以不同身份所起到的作用。孔子也许是人类历伟大的老师。尽管他曾是小有成就的政治家和官员,但是他的主要工作还是教书育人,所以在亚洲他以教师的身份名垂青史。《论语》是关于孔子的著名的典籍,其中大部分内容记载的是他在教学中和弟子的言论,涉及美德、有道政府、人际关系、伦理和历史。孔子传播中国古典智慧、超越时空的道德准则和对人性的崇高憧憬,因此其思想至今仍能打动读者。他的弟子忠心耿耿,坚信他的学说,并代代相传。孔子逝世之后,每个世纪都会涌现新弟子学习、评注他的学说,甚至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后这种思想流派演变成了东亚的主导性理论基础和意识形态。倘若孔子的弟子不将他的思想发扬光大,孔子也不会成为孔圣人。作者尤其论证了孔子对未来世界将会起到的作用。本书价值不仅在于寻找真正的孔子,更在于洞识人类未来走向的脉络。本书尤其适合希望用中国传统智慧进行管理的管理者
-
仪礼集编盛世佐 著《仪礼集编》十七卷,清盛世佐撰。以嘉庆九年冯氏贮云轩刻本为底本,以乾隆间内府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进行点校。“中华礼藏·礼经卷·仪礼之属”之一种。《仪礼集编》是清代学者对历代《仪礼》文献的甄选、汇编,汇辑了由汉至清初《仪礼》相关问题的主要学说,资料详实,体例严整,时有新见,是清代“集解体”《仪礼》学文献的代表。具有淹通汉宋的特点,既遵循汉儒文字训诂、文献考证之法,同时采纳朱熹、杨复、敖继公、郝敬、张尔岐等后儒分章、绘图、明晰句读等治礼方法。在礼学观点上博采众说,既不墨守郑学,也能驳正后儒之误。
-
《大学》《中庸》导读鲍鹏山 著《大学》《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以后才与《论语》《孟子》合称儒家“四书”,成为每个中国读书人的之书。鲍鹏山著《大学中庸导读》,不仅保持了其一贯的写作风格:独立的思考、通达的文字,更写出了其中的圣贤气象。本书采用朱熹底本,以严谨的古文献研究为基础,对文本进行现代性解读,并与我们当下的生活相观照。每一章原文后,均有今译,有注释,有导读,并标注出成语,生僻字也标注拼音。在全书前,以《导言》做统领;在解读《大学》前,以《大学引》为统领;在解读《中庸》前,以《中庸引》为统领,系统总结《大学》《中庸》的地位、价值以及篇章结构、学习路径,让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够顺畅读懂,领悟修身之本,中庸之道。另附有梳理其成书脉络的《大学中庸的编撰与成书》。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的“鲍鹏山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系列”,含《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孟子导读》《道德经导读》《庄子导读》,并均有“诵读本”配套陆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