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
易经新得邓球柏 著暂缺简介...
-
十三经精解刘松来 编,周洪 注《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典,到南宋时已经形成。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精解(尚书精解)(精)》精解的《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
-
诗经张南峭 注《诗经》是我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多年间的社会面貌。它是我国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为我国的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诗经》共305篇,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乃民间歌谣,共160篇,总称十五国风;“雅”乃西周京都正音,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多为官吏或文人创作;“颂”乃王侯在宗庙祭祀时用的乐歌或舞曲,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合称“三颂”(共40篇)。
-
诗经译注祝敏彻 等 著《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含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谣,有诗160篇;《雅 》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内容涵盖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风民俗等各个方面,大自然里的生命百态,人世间的万般情愫都入了诗,传诵数千年而成为不朽的经典。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本书是《诗经》全本全注全译无障碍读本,名家译注,博采众说,择善而从,以期帮助读者在读懂文字、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风雅颂之永恒的魅力。
-
楚辞新注聂石樵 著《楚辞》是中国文学浪漫精神的奠基之作,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源头,影响深远而广泛。 《楚辞》收录屈原、宋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刘向、王逸等人的辞赋作品。它们“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被称为“楚辞”。其中,屈原所作《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感情热烈奔放,想象奇幻优美,文辞惊采绝艳,志行高洁坚贞,被鲁迅誉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本书由古典文学研究名家聂石樵先生根据明人复印的宋刊本《楚辞补注》和宋端平本《楚辞集注》编注,同时参考了历代其他重要注本。文字校订择善而从,注释注重文字训诂和阐明词句的含义,以便于读者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品味作品的风雅和浪漫。
-
书苑拾遗·黄道周书孝经赞义王祎,冯威 著“书苑拾珍”系列,书法精品补遗。在目前社内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选民国时期曾出版,1949年后再无出版的具有影响力的书法作品和范本,这些作品原迹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为读者提供临摹观赏佳本。《黄道周书孝经赞义》为其一种。黄道周(1585 -1646 ),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人,隆武二年(1646年)壮烈殉国。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黄道周写过多种版本的《孝经》,其中一版为在每章之后加带赞语的《孝经》,称为《孝经赞义》。此册墨迹原藏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藏二十七”卷。这一小楷作品写于崇祯十四年(一六四一)九月,是黄氏晚年力作,后流出清宫。本编以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四月天津印本略作放大影印,以广流传。
-
儒藏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最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尚书集注音疏》,清著名经学家江声撰。该书是注释《尚书》全文之作,初以篆文写成,后收入《清经解》本,改用楷体重刻,后于咸丰年间重校补刻。《儒藏》整理本以《清经解》庚申补刊本为底本,以近市居刻本为校本。由曲文、徐阳校点。是该书首次整理出版。
-
《四书五经》全解韩东坡 著国学经典,儒家传道受业解惑的原典荟萃,中国人的精神基石,东方文化的集大成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智慧之书,古圣先贤千年一系的正心之道。
-
《孟子》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杨颖育 著书稿从政治、经济、学术自由和科学技术进步四个方面爬梳了《孟子》 在西方世界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首先从历时角度,分析《孟子》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的论著和论文,挖掘它们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翻译者和研究者们所呈现出的语言解读模式、翻译策略的选取、观点和研究的目的各有不同。其次,以社会文化背景为参照,探索孟学及以其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西方世界发 展的脉络与特点,揭示它与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文艺思潮、文化动态以及文学系统的关系,还原《孟子》在他文化中流变、发展以及人文精神构建过 程中的跨文化传播痕迹。再次,从跨文明、跨学科的角度,综合应用译介学、比 较哲学、传播学、影响研究等学科知识对具体的文本进行详尽的实证分析,对西 方世界中,中国文化经典被“误读”、“过滤”、“改写”或者“创造性”误读过程 中所产生的“变异”给予描述,通过描述性对比,探析跨文化语境中《孟子》研究的特色以及源语国文化对汉学家们阐释与接受策略的影响,解码跨异质文明、文化对话的种种可能性,建构中西文明的互补性。
-
论语[春秋] 孔子 著,李楠 译《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思想的记录,共二十篇,约一万二千字,成书于战国时期。今本《论语:》是东汉学者郑玄综合多种版本编辑而成的。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鲁国人。《论语》集中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体现了他的思想,全文采用语录体,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其相互之间的谈论。章节简短,每件事自成一段,既不前后相属,亦无长篇大论,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二十篇的标题均取自每篇首章的两三个字,并无实际意义。《论语》内容广博,涉及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多个方面。虽然如此,《论语》的基本内容还是孔子的伦理思想。孔子博学多才,教学生“六艺”,但更重视人格的培养,他认为“仁”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必备的品德。在《论语》中,孔子的伦理思想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仁”,而“礼”则是贯彻“仁”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除了“仁”和“礼”的思想,《论语》中对孔子的认识论观点、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政治哲学以及中庸思想都有所述及。《论语》成书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重视。在汉代,《论语》被视为辅翼《五经》的“传”或“记”,西汉文帝时将其列入学宫,东汉时被尊为经,位列“七经”之一。东汉赵岐曾说:“《论语》者,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喉衿也”。至宋代,朱熹对《论语》极为推崇,他曾这样说:“F今欲直得圣人本意不差,未须理会经,先于《论语》《孟子》中专意看他。”不仅如此,朱熹还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连同《孟子》合为“四书”,自此《论语》更加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尊崇,它不但是士人必读之书,还是统治者言行的标准。《论语》一书体现的思想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和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等,都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论语》内容博大精深、语言简练朴实、含蓄生动,至今仍有较大的价值。它不仅是研究孔子、孔门弟子和早期儒家思想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重要典籍,因此它的推广和流传,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